揭阳书斋对联漫谈

揭阳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文风昌盛,历史上出现了一大批名宦、学者、乡贤等,他们喜欢藏书,重视教育,在各地建设了不少书院、书斋、私塾,为保存、传播历史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黄岐山“海滨邹鲁” 石刻

书斋分为供个人读书或教族中子弟两类,后者也称为馆。供个人读书或兼授徒的书斋,或直称书斋、私塾和学堂,也有称为轩、书屋、书庄、书院、山房,名目繁多,遍布城乡各地。在城乡各地这类场所的建设,因人口、经济等原因而有差别。未有学堂之前,子弟的启蒙教育,都是延请名师在书斋或家塾课授。书斋一直是培养人才的主体与中坚,是与社学、义学相辅相承和重要辅助,是人才产出的摇篮与渊薮。民国开始,随着新学的兴起,城乡各地新型学堂、学校,逐渐取代了书斋。

仙桥塗库瞻菉斋书斋重修进宅

书斋传承着历史文化,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一个地方教育、文化底蕴的体现和反映。书斋的对联是对联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既有较高的艺术、历史、文化价值,又有着积极的教育和现实意义,是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这些书斋的对联各具特色,本文特将搜集、整理到的部分书斋对联和朋友们分享。

郭之奇故旧

郭之奇(1607-1662),字仲常,一字菽子,号正夫,别号若菽、玉溪子,自号三士道人。明朝崇祯元年(1628)进士,历任福建提学参议,詹事府詹事,南明时追随桂王及永历跋涉于粤桂南交等地抵抗清廷,累官至礼、兵二部尚书,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康熙元年(1662)殉难,清乾隆时赐谥忠节。著有《宛在堂诗文集》,文录入《潮州耆旧集》,其诗共分十八集,为潮州地区历代存世诗作最多的诗人。郭之奇吹黎轩书斋联:“吹箫响彻三更月,黎火光燃万卷书。”,联语借用“燃藜”故事指夜读或勤学,《刘向别传》记载:汉代刘向在黑夜里独坐诵书,来了一个神人,手持青藜杖,吹杖头出火照着他,教给他许多古书。此联用典贴切,对仗工整,写出了读书人勤奋读书的情景。

揭西县棉湖镇兴道书院位于棉湖镇内东南隅,面向铁山笔架峰,临名胜云湖,是清代棉湖童生课读准备科举的学堂。清雍正八年(1730)建,初为棉湖社学,同治六年(1867)经广东水师提督方耀重修建,易名为“兴道书院”。

书院大门顶的石匾是清朝同治状元刘桂年题写,背面是方耀手书的“砥行立名”四字。兴道书院历来文风昌盛,代出名流,有被梁启超誉为“清易代之际第一完人”的清朝进士曾习经,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前厦门大学校长曾鸣等,都曾在兴道书院接受启蒙教育。

清朝庠生杨少白(揭西棉湖人)为兴道书院作一冠首对联:“兴纪五百年,见知闻知自昔皆称名世;道传十六字 ,国学乡学于今共颂作人。”上联的“兴纪五百年”出自《孟子·公孙丑》:“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下联的“道传十六字”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其大意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光明的品德;在于反省提高自己的道德并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改过自新、弃恶从善;在于让整个社会都能达到完美的道德之境并长久地保持下去。作者借此二句,表达对书院和年轻学子的希望。

清朝秀才林香洲为兴道书院造凤楼撰一联:“是楼上主人,云水湖桥资览胜;幸棉中学子,凤麟台阁定初基。”此联写景抒情,上联写景,下联对学子提出希望,期望棉湖学子学有所成。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揭西县棉湖镇郭氏大楼,是郭氏先祖郭来从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开工,历时14年建成的民居住宅群,为潮汕地区典型的“驷马拖车、百鸟朝凰”格局,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郭氏大楼虽经数百年沧桑,但保存完好,风采依旧,郭氏所建的带湖书斋原在会元居后,郭氏大楼建成后,书斋迁往后楼。当时在带湖书斋任教的客家名士邱玖华,曾为书斋撰书一门联:“五六月间无暑气,二三更后有书声。”此联一直广为传颂,反映了郭氏子弟读书的勤奋精神,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

仙桥篮兜老寨门

揭阳仙桥篮兜村文化积淀深厚,前贤郑大仑培育了一代文魁、状元林大钦、翰林院编修郑一统,明嘉靖十一年(1532),林大钦在壬辰科状元及第,三年后郑一统上京应考登进士第,入选翰林院编修。郑氏私塾仰斗书屋联:“仰水俯山春落蠹,斗小月高夜来香。”联语写书屋景色贴切自然。仰斗出自《诗经》,高山仰止、景仰,仰慕,斗,北斗星。

仙桥玉寨仰斗书屋门匾

榕城仙桥山前侣樵山房联:“侣诗书而论古,樵墨砚以评今。”侣诗书樵墨砚,论古评今,联语很具特色。

揭阳市榕城区仙桥槎桥村,清道光年间进士杨朝宝旧居“静远楼”,“静远”二字及对联为其手书:“静读六经典籍,远观五岳山色。”楼名取自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非宁静无以致远”和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的“身闲剩觉溪山好,心静尤知日月长”诗句,此联写出静远的特点,充满浓郁的书卷气。读书宜静,志当高远。

山前藏修轩书斋

书院、书斋中的名联佳作,历史悠久,意义深远,流传甚广,有积极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是地方优秀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收集起来足可以编成一本大书。以上收录的仅仅是一小部份,这些对联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文辞隽美、言简意赅,精妙警策,回味无穷,因地而异,各具特色。既有典雅又有通俗,雅俗共赏。书斋对联有的表明志向,寄托情怀,抒发对先贤的景仰之情,勉励学生,奋发读书,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有的抒发读书的心情,感悟,论读书之道,也有写景状物,描写书斋的读书环境等等内容。此类对联还可作为励志、治学的格言和人生的处世箴言,历久弥新,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保存于仙桥篮兜郑氏家庙内的三名匾

遍布于揭阳各地的书斋近年来虽有的地方重新修缮,但不少已经年久失修,有的已不复存在,盼能引起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做好保护、开发和利用,让古老的书院、书斋重焕光彩,为现代社会服务。

(作者系: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撰 稿  杨史辉

摄 影  陈奕波

编 辑  吴慰冰

审 核  陈奕波

(0)

相关推荐

  • 【佳联共赏】联坛高手品评康永恒联作一组

    佳联共赏 第十八期 责任编辑/王海亮  韩全兴 图文制作/林看云 康永恒简介 康永恒,号抱犊散仙.河北石家庄市鹿泉区人.当代"联坛十秀"之一,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 ...

  • 岳麓书院楹联揽胜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市岳麓山青风峡出口处,占地面积二万五千平方米,建筑面积七千二百平方米,由门.堂.轩.斋.楼.台.亭.阁.祠.庙.坊.园.碑.泉.沼.池组成. 院内古树参天,桃.柳.荷.桐.竹等四 ...

  • 潮汕糖业大王,竟用红糖建豪宅,还挖了个井收藏金银珠宝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悠久,广阔的土地上孕育了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同里.周庄.乌镇--无一不是小桥流水.粉墙黛瓦.飞檐翘角.长街曲巷,古镇的气息韵味悠长,让人怎么也看不够. 细细品读,每个古镇犹如一本 ...

  • 古今著名的书斋对联

    鸿姐说诗联(原创) 对联因为简短炼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精心挑选了几副韵味无穷的书斋对联,它们或抒发情感.或表达雅兴.或励志格言,挂在自己的书房内,倍添雅致! 一. 雨醒诗梦来蕉叶: 风载书声出藕花 ...

  • 书斋对联

    ​书斋对联 一帘风雨王维画,四壁云山杜甫诗 一室图书勤阅览,两行对句费琢磨 一枝秃笔心常泰,半卷奇书梦亦香 一窗月影兼花影,满室书香并墨香 一室图书皆典雅,百家文墨足风流 几上江湖书一卷,窗前灯火月三 ...

  • 【佳联共赏】古今著名书斋对联赏析

    佳联赏析 第十二期 责任编辑/王海亮  韩全兴 图文制作/林看云 古今著名书斋对联赏析 文:王淑鸿 对联因为简短炼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精心挑选了几副韵味无穷的书斋对联,它们或抒发情感.或表达雅兴. ...

  • 书斋画室对联集锦

    一帘风雨王维画,四壁云山杜甫诗 一室图书勤阅览,两行对句费琢磨 一枝秃笔心常泰,半卷奇书梦亦香 一窗月影兼花影,满室书香并墨香 一室图书皆典雅,百家文墨足风流 几上江湖书一卷,窗前灯火月三更 人品无瑕 ...

  • 【宅第对联】书斋画室联(一)

    [宅第对联]书斋画室联(一) 一帘花气:四壁书香.文章江海:书籍林泉.书斋不俗:画苑常新.书林漫步:艺海泛舟.书中滋味:画外功夫.手心并用:书画同源.甘居陋室:博览群书.诗情画意:琴韵书声.爱书若命: ...

  • 【宅第对联】书斋画室联(二)

    [宅第对联]书斋画室联(二) 一帘风雨王维画:四壁云山杜甫诗.一室图书勤阅览:两行对句费琢磨.一枝秃笔心常泰:半卷奇书梦亦香.一窗月影兼花影:满室书香并墨香.一室图书皆典雅:百家文墨足风流.几上江湖书 ...

  • 【宅第对联】书斋画室联(三)

    [宅第对联]书斋画室联(三) 山水幽深,襟怀妙远: 诗书夙好,心气和平. 山径摘花,春初酿酒: 竹窗留月,夜半评茶. 广交天下名人雅士: 博览世间妙画奇书. 四座春风,蔼如瑞玉: 一樽秋月,淡比晴川. ...

  • 漫谈|和老鬼一起对对联

    [大麦荐读] 作者简介 ★老鬼,老中医. 不一样的老鬼 --老鬼群聊对对联 与老鬼邂逅"天安门文学创作室",便一见钟情,静静盯着手机屏,看他和三五群友抬杠,心中直呼过瘾,为掩饰自己 ...

  • 对联创作与批评若干疑似误区的漫谈(6)

    (误区六:联评乱象) 作者:黄   浩 误区六:联评乱象 世界大了,人心散了,眼界宽了,口味杂了.当我们变得有个性,有想法,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于是,各有各的观点,谁也不信谁.谁也不服谁也就成了人间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