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十六卷
相关推荐
-
【景帝】
上节中咱们聊过,七国之乱一开始,山东诸王就开始了内讧.胶西王.胶东王.淄川王联手围攻齐王,济南王.赵王原地不动,吴楚联军在吴王刘濞的带领下一路打到了河南,把梁王刘武围在睢阳(今河南商丘). 其实作为谋 ...
-
【景帝】三、都是借口
千百年来,我们脑子里很容易固化一个印象,那就是藩王一定是坏人.无论是汉朝的刘氏诸王,还是晋朝的司马氏诸王,亦或是清朝的三藩王,我们很容易主观的认为他们都是坏人.那么,有根据吗?有啊,他们叛乱了. 好吧 ...
-
西汉七国之乱: “清君侧,诛晁错”以吴王刘濞为首七王起兵叛乱
西汉七国之乱是发生于公元前155年(汉景帝二年),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一起起兵叛乱,故又称之为"七王之乱&qu ...
-
【景帝】五、七国之乱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两次大型藩王群体造反的事件,一次是汉景帝时代的七国之乱,一次是晋惠帝时代的八王之乱.这俩事件连起来,就是咱们常说的一个成语:乱七八糟. 历史上这两次事件,谈不上是什么大的军事行动,也没 ...
-
西汉历代帝皇:(四)汉景帝刘启
公元前157年,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驾崩于未央宫,葬于霸陵,随后太子刘启继位,他就是西汉第四位皇帝--景帝. 历史上,刘启是文景之治的重要舵手,史学家公认的圣明天子,无论是司马迁还是班固,都给于 ...
-
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
汉纪十八 中宗孝宣皇帝中神爵元年(庚申.前61) 汉纪十八 汉宣帝神爵元年(庚申,公元前61年) [1]春,正月,上始行幸甘泉,郊泰: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上颇修武帝故事,谨斋祀之礼,以方士言增置神 ...
-
资治通鉴第十六卷·汉纪八(孝景皇帝下)
起强圉大渊献,尽上章困敦,凡十四年. 孝景皇帝下 ◎ 前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 冬,十月,梁王来朝.时上未置太子,与梁王宴饮,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 ...
-
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汉纪十八(中宗孝宣皇帝中)
起上章涒滩,尽玄黓阉茂,凡三年. 中宗孝宣皇帝中 ◎ 神爵元年庚申,公元前61年 春,正月,上始行幸城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上颇修武帝故事,谨斋祀之礼,以方士言增置神祠:闻益州有金马. ...
-
资治通鉴第三十六卷·汉纪二十八(孝平皇帝下)
起昭阳大渊献,尽著雍执徐,凡六年. 孝平皇帝下 ◎ 元始三年癸亥,公元3年 春,太后遣长乐少府夏侯籓.宗正刘宏.尚书令平晏纳采见女.还,奏言:"公女渐渍德化,有窈窕之容,宜承天序,奉祭祀.& ...
-
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六卷 后汉纪一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上天福十二年(丁未.947) 后汉纪一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丁未,公元947年) [1]春,正月,丁亥朔,百官遥辞晋主于城北,乃易素服纱帽,迎契丹主 ...
-
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六卷 后唐纪五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上天成二年(丁亥,927) 后唐纪五 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丁亥,公元927年) [1]秋,七月,以归德节度使王晏球为北面副招讨使. [1]秋季, ...
-
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六卷 后梁纪一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上开平元年(丁卯.907) 后梁纪一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丁卯.公元907年) [1]春,正月,辛巳,梁王休兵于贝州. [1]春季,正月辛巳(初四), ...
-
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六卷 唐纪七十二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上中和四年(甲辰.884) 唐纪七十二 唐僖宗和四年(甲辰,公元884年) [1]六月,壬辰,东川留后高仁厚奏郑君雄斩杨师立出降.仁厚围梓州久 ...
-
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六卷 唐纪六十二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下开成三年(戊午.838) 唐纪六十二唐文宗开成三年(戊午,公元838年) [1]春,正月,甲子,李石入朝,中涂有盗射之,微伤,左右奔散,石马惊,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