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六卷

(0)

相关推荐

  • 五代十国间主要事件

    907(唐哀帝天佑四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 朱温逼唐哀帝禅位,称帝,建立后梁,定都开封,封割据湖南的马殷为楚王,封割据两淅的钱镠为吴越王,封割据荆南的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 王建在四川称帝,国号蜀,史称 ...

  • 《最动人的中国史》之第三十八章:五代十国的来龙去脉

    黄巢被灭后,产生了朱全忠.李克用两个最强的大藩镇,朱全忠受唐昭宗命入京剪除宦官,就乘机夺了唐朝的天子.中国乃走入五代十国的时代. 这时代,并立割据地盘的,计有十国,先后夺取帝位的,凡经五代:真是纷乱复 ...

  • 五代十国人物志:梁太祖朱温,建立后梁,死得凄惨

    梁太祖朱温(公元852-912 年),唐大中六年生,又名全忠(天子赐其名),宋州砚山(属今安徽省碣山县)人,父朱诚,母王氏,出身贫寒,后掌握唐朝兵权,废昭宣帝而自立.公元 907-912 年在位,计6 ...

  • 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六卷 后汉纪一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上天福十二年(丁未.947) 后汉纪一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丁未,公元947年) [1]春,正月,丁亥朔,百官遥辞晋主于城北,乃易素服纱帽,迎契丹主 ...

  • 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六卷 后唐纪五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上天成二年(丁亥,927) 后唐纪五 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丁亥,公元927年) [1]秋,七月,以归德节度使王晏球为北面副招讨使. [1]秋季, ...

  • 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六卷 唐纪五十二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一贞元十七年(辛巳.801) 唐纪五十二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辛巳,公元801年) [1]春,正月,甲寅,韩全义至长安,窦文场为掩其败迹:上礼遇甚厚 ...

  • 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六卷 唐纪四十二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下大历十四年(己未.779) 唐纪四十二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己未,公元779年) [1]八月,甲辰,以道州司马杨炎为门下侍郎,怀州刺史乔琳为御史大夫 ...

  • 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九卷 后汉纪四隐皇帝下乾三年(庚戌.950) 后汉纪四后汉隐帝乾三年(庚戌,公元950年) [1]春,正月,丁未,加凤翔节度使赵晖兼侍中. [1]春季,正月,丁未(初九),凤翔节度使 ...

  • 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八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八卷 后汉纪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下乾元年(戊申.948) 后汉纪三后汉高祖乾元年(戊申,公元948年) [1]三月,丙辰,史弘肇起复,加兼侍中. [1]三月,丙辰(初七),史弘肇 ...

  • 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九卷 后唐纪八潞王下清泰元年(甲午.934) 后唐纪八后唐潞王清泰元年(甲午,公元934年) [1]二月,癸酉,蜀主以武泰节度使赵季良为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领节度使如故. [1 ...

  • 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八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八卷 后唐纪七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下长兴三年(壬辰.932) 后唐纪七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壬辰,公元932年) [1]秋,七月朔,朔方奏夏州党项入寇,击败之,追至贺兰山. [1]秋季, ...

  • 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五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五卷 后唐纪四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上之下天成元年(丙戌.926) 后唐纪四 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丙戌,公元926年) [1]夏,四月,丁亥朔,严办将发,骑兵陈于宣仁门外,步兵陈于五凤 ...

  • 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二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二卷 后唐纪一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上同光元年(癸未.923) 后唐记一后唐庄宗同光元年(癸未.公元923年) [1]春,二月,晋王下教置百官,于四镇判官中选前朝士族,欲以为相.河东节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