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九卷
相关推荐
-
前蜀高祖王建的精彩人生
王建(公元847年-918年),字光图,小字行哥,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是前蜀的开国皇帝.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 ...
-
关中形胜之地未必称霸首选:以晚唐李茂贞为例
前言 关中地区因为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后来东方又有潼关.北方又有金锁关而得名,又叫渭河平原,在中国陕西中部.秦岭北麓,东西长300公里,平均海拔约400米,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 ...
-
五代十国人物志:后晋高祖,儿皇帝石敬瑭
高祖石敬瑭(公元 892-942 年),唐景福元年 2 月 28日生于太原,沙陀族人.父臬摈鸡(又名石绍雍),母何氏,后唐节度使,公元936 年被契丹扶立为帝,后晋建立者,定都汴(今河南省开封市),建 ...
-
九国志·前蜀·王宗寿
宗寿,建宗人之子.幼从征伐,警悟有机辩,好琴棋篇什方术,皆臻其妙. 建入蜀,奏署怀节度使,以所部镇遏江原县.尝于许汝间得一铁镜,晦不可鉴,屡令工人莹之,了无所睹,著巾奁中有日矣,至是忽览之,光采焕发. ...
-
五代十国人物志:唐闵帝李从厚,死时年仅21岁
唐闵帝李从厚(公元 914-934 年)后梁乾化四年生于晋阳,小名菩萨奴.他是后唐明宗的第5子,母夏氏.明宗临死前,遣宦官孟汉琼召他入京继位,等他赶到,明宗已于公元933年11月戊戌日死去,他于同年1 ...
-
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九卷 后汉纪四隐皇帝下乾三年(庚戌.950) 后汉纪四后汉隐帝乾三年(庚戌,公元950年) [1]春,正月,丁未,加凤翔节度使赵晖兼侍中. [1]春季,正月,丁未(初九),凤翔节度使 ...
-
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八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八卷 后唐纪七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下长兴三年(壬辰.932) 后唐纪七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壬辰,公元932年) [1]秋,七月朔,朔方奏夏州党项入寇,击败之,追至贺兰山. [1]秋季, ...
-
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六卷 后唐纪五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上天成二年(丁亥,927) 后唐纪五 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丁亥,公元927年) [1]秋,七月,以归德节度使王晏球为北面副招讨使. [1]秋季, ...
-
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五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五卷 后唐纪四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上之下天成元年(丙戌.926) 后唐纪四 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丙戌,公元926年) [1]夏,四月,丁亥朔,严办将发,骑兵陈于宣仁门外,步兵陈于五凤 ...
-
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二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二卷 后唐纪一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上同光元年(癸未.923) 后唐记一后唐庄宗同光元年(癸未.公元923年) [1]春,二月,晋王下教置百官,于四镇判官中选前朝士族,欲以为相.河东节度 ...
-
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九卷 唐纪五十五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上元和七年(壬辰.812) 唐纪五十五 唐宪宗元和七年(壬辰,公元812年) [1]冬,十月,乙未,魏博监军以状闻,上亟召宰相,谓李绛 ...
-
品译《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九卷 唐纪四十五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四建中四年(癸亥.783) 唐纪四十五唐德宗建中四年(癸亥,公元783年) [1]十一月,乙亥,以陇州为奉义军,擢皋为节度使.又使中使刘海广许皋凤翔节 ...
-
第二百七十九章想进攻就要进入敌境,对方防守之步藏围攻
第二百七十九章想进攻就要进入敌境,对方防守之步藏围攻 要想取胜当然要进攻,进攻就需要深入敌境.而敌境是有危险的,不是平安之地,同时由于兵力速度有快慢,加上有时候求攻深切,会有部队深入敌境,造成孤军深入 ...
-
太平廣記卷第二百七十九 梦四
梦咎征 萧吉 侯君集 崔湜 李林甫 杜玄 召皎 李捎云 李叔霁 李诉 薛存诚 李伯怜 张瞻 于堇 卢彦绪 柳宗元 卫中行 张省躬 王恽 柳凌 崔暇 苏检 韦检 朱少卿 覃骘 孟德崇 孙光宪 陆洎 周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