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风湿痹痛专药 止心胸胁腹诸痛

姜黄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的根茎。性温,味辛、苦。归肝、脾经。有破血行气,温经止痛,祛风疗痹之功效。姜黄始见于《唐本草》,载其可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临床上用以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心、胸、胁、腹诸痛及风湿痹痛有很好的效果,笔者经验略述于下。

  气滞血瘀

  姜黄辛散温通,行气活血,对于气滞血瘀导致的诸多病证,尤其是疼痛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其治疗气滞血瘀诸痛,可略分为以下三类:

  心胸痛 血瘀气滞,胸阳不通,或心脉痹阻,总因不通则痛而引起心胸闷痛或刺痛,可配伍当归、木香、乌药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如《圣济总录》之姜黄散。临床上对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的心绞痛,可以配伍丹参、川芎、薤白、瓜蒌、延胡索以增加疗效。若心阳不振,心痛寒厥,可以配伍桂心研末服之,如《经验后方》方。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姜黄挥发油之提取物姜黄素能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而起到缓解心绞痛的作用,此即用现代研究成果印证了古老中医理论的正确性。

  胸胁痛 本品活血利气,对肝胃气滞或气滞及血所致的胸胁疼痛,可以本品配伍郁金、香附等治之。《丹溪心法》载,治疗胁痛不食属肝胃气滞寒凝者,以本品配伍枳壳、桂心、炙甘草同用,以疏肝理气,温中止痛,如推气散。右胁痛多与肝脏、胆囊有关,而姜黄所含的姜黄素与挥发油均有利胆作用,能增胆汁的生成和分泌,并促进胆囊收缩,这可能是本品治疗肝胆疾病,对右胁痛有止痛效果的现代机制。《现代实用中药》载,治胃炎、胆囊炎,呕吐、黄疸,用姜黄配伍黄连、肉桂、延胡索、郁金、茵陈水煎服。笔者在临床上对于肝脏、胆囊疾病引起的右胁痛,往往以四逆散为基本方,加入郁金、姜黄、延胡索、川楝,此组合寒热不著,较为平和,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止痛,效果颇为满意。

  胃脘痛 《景岳全书》言本品“善下气破血,除心腹气结气胀,冷气食积疼痛”,《本草述钩元》谓其“治气证痞证,胀满喘噎,胃脘痛“,可见本品对于因气滞、血瘀、寒凝、食积、冷气所致的胃脘疼痛均可发挥作用。如《杨氏家藏方》载姜黄散,治九种心(胃)痛,发作无时,及虫痛不可忍者,用本品与槟榔、干漆、石灰为散,温酒调下。大多数医者治疗胃脘痛时很少用到姜黄,其实本品既活血又能行气,且能祛除寒邪、食积,在治疗胃脘痛时加入本品,能很好地提高疗效。

  痛经经闭

  姜黄入肝经血分,行气活血,祛瘀通经而止痛,故对于妇人由于气滞血瘀寒凝所致的痛经、经闭、癥瘕积聚、产后瘀滞腹痛等均可随证配伍用之。如治疗室女月经涩滞,行经不畅,《圣济总录》载有姜黄散,以本品配伍当归、芍药、丁香,四药为散,温酒调下,以调顺营血,活血通经,于月经欲来时先服其药,可使行经顺畅,免除痛经之苦。如治疗月经先期,血涩而少,其色赤者,《医宗金鉴》以本品配伍丹皮、黄芩、地黄、当归、川芎、芍药,名姜芩四物汤,活血化瘀、泄热通经,本方对于当今白领女性,因工作紧张,压力过大,劳心化热所致的月经量少,行经涩滞者,效果颇佳。如因气滞、血瘀、寒凝合邪为病所致的经闭,《陕甘宁中草药选》单以本品9克,配伍红糖30克,煎服治之有效。而对于产后寒凝血瘀,腹痛有血块紫暗者,可以本品与肉桂相伍,各等分为末,以温经散寒,化瘀止痛,此方载于昝殷《经效产宝》。此外,本品还可以治疗妊娠胎漏、下血不止的腹痛,以本品配伍当归、地黄、艾叶、鹿角胶等为散,姜枣汤送服,载于《太平圣惠方》。综上,本品在妇科领域应用范围甚广,不可忽视。

  风湿肩臂痛

  姜黄辛温苦泄,外可散风寒之邪,内可行气血之瘀滞,通经络而止痛,尤其长于治疗上肢肩臂之痹痛。治疗肩臂疼痛时,要注意片姜黄与姜黄的区别。姜黄为姜黄的根茎,片姜黄为温郁金的根茎,二者治疗功效有所区别,治疗肩臂痛以片姜黄为优,所以《本草纲目》载:“古方五痹汤,用片子姜黄治风寒湿所致手臂痛,戴元礼《要诀》云,片子姜黄能入手臂治疼,其兼理血中之气可知。”治疗风湿痹痛时,本品常配伍羌活、防风、当归、鸡血藤、威灵仙等祛风除湿,活血通经之品。如《赤水玄珠》之姜黄散,以本品配伍羌活、白术、甘草治臂背痛非风非痰者。如兼有下肢疼痛者,则加海桐皮、当归、芍药。恩师刘渡舟先生治疗肩背痛最喜用者为通气防风汤(又名羌活胜湿汤)加姜黄。此病多为风寒湿邪闭阻经络而发病,因肩部为手足三阳经交会之所,亦为肺之分域,背部为督脉贯脊行于中,足太阳经分左右四行循行于脊旁,若风寒湿邪侵犯上述经络,则易发肩背部疼痛。《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说:“通气太阳肩背痛,羌独藁草蔓防芎,气滞加木陈香附,气虚升柴参芪同,血虚当归白芍药,血瘀姜黄五灵红,风加灵仙湿二术,研送白丸治痰凝。”此方为治疗太阳经气风湿肩背痛的良方,临床表现为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者。本方羌活、独活为君,羌活入太阳经,能祛上部风湿,独活善祛下部风湿,二者合用,能散周身风湿,舒利关节而通痹;以防风、藁本为臣,祛太阳经风湿,且止头痛;佐以川芎活血祛风止痛,蔓荆子祛风止痛;使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渗湿之功。《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所载的羌活胜湿汤的用药加减法,临床上也可以守法而用。兼气郁致痛者,则常常作痛,加木香、陈皮、香附;若气虚郁痛者,则时止时痛,加升麻、柴胡、人参、黄芪;若血虚郁痛,则夜甚时止,加当归、白芍;血瘀郁痛,则夜痛不止,加姜黄、五灵脂、红花;风气郁甚者,痛则项肩强,加威灵仙;湿气郁甚者,痛则肩背重,加二术;风痰凝郁者,痛则呕眩,用本方研送青州白丸子。其中“血瘀姜黄五灵红”是重要的加减法,不可忽视。

  笔者数年前曾治疗一男性患者,50岁,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近1年来经常感到左侧肩部疼痛,阴雨天气加重,并感左手指偶有发麻,曾在某医院行肩关节X线透视示肩周炎。给予口服止痛药、小活络丹,以及外用风湿膏药等治疗,症状缓解,但停药后症状又发。上述症状迁延年余,后经朋友介绍来诊。察舌苔薄白,脉弦,诊断为肩痹,处以通气防风汤加姜黄20克、葛根30克、豨莶草20克、老鹳草20克,服药7剂后症状稍有改善,上药见效,继续给予上方服14剂,三诊时诉无疼痛等不适症状。遂以上方加川乌、草乌各5克,一剂,白酒3斤浸泡后服用,每日1次,每次25毫升,以作善后。随访1年未复发,临床痊愈。

  跌扑肿痛

  姜黄活血行气,散瘀止痛,《日华子本草》明确指出其可以治“扑损瘀血”。如《伤科方书》之姜黄汤,治一切跌打,以本品配伍桃仁、兰叶、丹皮、苏木、当归、陈皮、牛膝、生地、肉桂、乳香、没药,水、酒、童便煎服佳。

  痈肿疮疡

  本品有活血消痈之功,如疡科常用之敷药如意金黄散,即以本品配伍大黄、白芷、天花粉而成。对于本品外用治疗痈肿的机理,《本草正义》曰:“则正以入血泄散,故痈肿之坚肿可消,疡科普通敷药之如意金黄散用之,即是此意。”

  姜黄内服5~15克,研末服2~3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血虚疼痛慎用。现代实验研究发现其对小鼠、家兔均有终止妊娠的作用,终止率高达90%~100%,故孕妇忌用。郁金、姜黄、片姜黄三药的植物来源关系密切,为同科属植物。郁金为植物郁金、姜黄的块根,姜黄为姜黄的根茎,片姜黄为温郁金的根茎。三药功效也有相似之处,均能活血行气,其不同之处在药性上,郁金性寒,而姜黄、片姜黄则性温;郁金凉血清心,利胆退黄之功较优;而姜黄之活血功效较郁金为强,为“破血”之品。而姜黄与片姜黄的区别在于:姜黄多用于治疗心胸胁腹之气血瘀滞诸痛,而片姜黄则以治疗肩臂痹痛为优。(王庆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转载自中国中医药网。

晚成堂

追圣贤悟经典巧除百病。 尊岐黄学仲景誓做明医。 宣传中医,感悟人生,提升生命之质量。
20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一个妙方:金佛止痛丸

    这是一种内科胃脘痛,妇科痛经类成药. 可治胃脘气痛,月经痛,慢性浅表性胃炎引起的疼痛. 胃脘气痛,气属肝,肝气不舒,会使邻居胃的好日子受牵连,导致胃脘胀痛. 关于经痛,<医宗金鉴>指出:& ...

  • 【姜黄治心胸痛】 血瘀气滞,胸阳不通,或...

    [姜黄治心胸痛] 血瘀气滞,胸阳不通,或心脉痹阻,总因不通则痛而引起心胸闷痛或刺痛,可配伍当归.木香.乌药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如<圣济总录>之姜黄散.临床上对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的心绞 ...

  • 姜黄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宝鼎香.黄姜.黄丝郁金.毛姜黄.片姜黄. [来 源]为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或郁金的根茎. [成 分]根含姜黄素0.3%,挥发油约1-5%,其中主要成分为姜黄酮及 ...

  • 1、姜黄与郁金:姜黄与郁金为同一植物的不...

    1、姜黄与郁金:姜黄与郁金为同一植物的不...

  • 每日医药——姜黄

    医药小飞2021-02-09 08:57:09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姜黄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福建等省.冬季采挖.煮或蒸至透心,晒干.切片生用.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效]破血行气, ...

  • 活血止痛药的简单归纳

    川 芎 <神农本草经> 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以切面色黄白.香气浓.油性大者为佳. 切片,生用. [药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活 ...

  • UC头条:姜黄: 止心胸胁腹诸痛 治风湿痹痛专药

    姜黄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的根茎.性温,味辛.苦.归肝.脾经.有破血行气,温经止痛,祛风疗痹之功效.姜黄始见于<唐本草>,载其可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临床上用以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心.胸 ...

  • 全国名中医王庆国:姜黄——止心胸胁腹诸痛,治风湿痹痛专药

    姜黄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的根茎.性温,味辛.苦.归肝.脾经.有破血行气,温经止痛,祛风疗痹之功效.姜黄始见于<唐本草>,载其可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临床上用以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心.胸 ...

  • 姜黄:止心胸胁腹诸痛 治风湿痹痛专药

    姜黄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的根茎.性温,味辛.苦.归肝.脾经.有破血行气,温经止痛,祛风疗痹之功效.姜黄始见于<唐本草>,载其可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临床上用以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心.胸 ...

  • 名中医王庆国:姜黄——止心胸胁腹诸痛,治风湿痹痛专药

    全国名中医 王庆国 :姜黄--止心胸胁腹诸痛,治风湿痹痛专药 王庆国 姜黄为 姜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的根茎.性温,味辛.苦.归肝.脾经.有破血行气,温经止痛,祛风疗痹之功效.姜黄始见于<唐本草 ...

  • ​姜黄:止心胸胁腹诸痛 治风湿痹痛专药

    □ 王庆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 姜黄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的根茎.性温,味辛.苦.归肝.脾经.有破血行气,温经止痛,祛风疗痹之功效.姜黄始见于<唐本草>,载其可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临床上 ...

  • 全国名中医王庆国:姜黄止心胸胁腹诸痛,治风湿痹痛专药

    姜黄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的根茎.性温,味辛.苦.归肝.脾经.有破血行气,温经止痛,祛风疗痹之功效.姜黄始见于<唐本草>,载其可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临床上用以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心.胸 ...

  • 王庆国:姜黄—止心胸胁腹诸痛,治风湿痹痛专药

    姜黄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的根茎.性温,味辛.苦.归肝.脾经.有破血行气,温经止痛,祛风疗痹之功效.姜黄始见于<唐本草>,载其可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临床上用以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心.胸 ...

  • 五叶泡,见过吗?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治风湿痹痛,跌打伤痛,腰腿痛

    五叶泡 来源产地 为蔷薇科植物蛇泡筋的根. 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生于抵海拔至中海拔灌木林中. 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中南部各省. 别名小猛虎.鸡足刺.越南山泡.五爪风.假五加皮.猫枚筋 [原形态 ...

  • UC头条:牛膝: 治膝病专药 引气血及药物下行

    牛膝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有活血祛瘀,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之功效.牛膝分怀牛膝与川牛膝两种,怀牛膝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的根:川牛膝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序杯苋及川牛膝的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