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之死

大圣的小宇宙

越牛逼,越应该低调
文/ 大圣
我们今天说《三国》。
在《三国演义》里,作者笔墨渲染最多,内心最偏爱的人物,除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恐怕就要数忠义神勇的关云长了。
从桃园三结义开始,温酒斩华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白马之围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关羽的人生简历,可以说是牛逼闪闪,无人能敌。
既然这么厉害,又为什么会痛失荆州,败走麦城,最后竟然被马忠所俘,死在一个无名小将的手里?英雄一世,晚节不保,关羽的人生悲剧,到底是怎么酿成的?
1
据罗贯中老师介绍,刘关张三兄弟最初都是私营业主。
刘备和关羽属于流动商贩,一个摆摊儿卖草鞋凉席,一个推着小车沿街叫卖各种三无产品,小本生意,无照经营,常被城管追来追去。只有张飞的买卖大一些,勉强算是乡镇企业家,县域经济500强。
几个生意人,究竟从哪儿学来的一身武功,书中并没有交代。
不光是刘关张,整部《三国演义》,那些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牛逼人物,基本上一出场,就已经身怀绝技,武功盖世了。
关羽的武功其实并不是最厉害的,根据《三国武力值排行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关羽连前三名都没排进去。
但是,这并不影响关羽蜀国武将一哥的地位。

单论武功的话,赵云是比关羽厉害,而且赵云曾在长坂坡做出过单骑救少主的特殊贡献,但是,我们安排干部岗位,不能只看业务能力,必须综合各方面因素,全面考察。
论辈份,关羽是创业发起人之一,蜀国的原始股东,资历最老,辈分最高,无人能比;
论关系,关羽是刘备的亲密战友,一起下过乡,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嫖过娼,对领导最忠诚,政治上最可靠;
论声望,关羽德高望重,是忠义仁勇的化身,在群众中有威信,在社会上有影响,早年曾被朝廷授予“汉寿亭侯”荣誉称号,有很强的官方背景;
论人品,关羽生活作风严谨,担任领导干部多年从无绯闻发生,千里护嫂,秉烛提刀于户外通宵,恪守叔嫂之礼,不近女色,生活简朴,常年一身军装,一顶绿帽子戴了多年都舍不得摘。
总之,关羽忠义仁勇,几近完美,位居五虎上将之首,是蜀国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是众望所归,是民心所向。
2
为了树立忠君爱国的典型和榜样,历代宣传部门都下大力气,不断对关羽进行包装和神化,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关羽逐渐从一个普通的武将,一步步走上了神坛。
从三国时期的“汉寿亭侯”,到北宋的“义勇武安王”,再到明朝的“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各种头衔越来越多,荣誉称号越来越长。
元顺帝,全名: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蒙古语意思是“铁锅”),对关羽极为推崇,给了关公一个史上最长的封号:“齐天护国大将军检校尚书守管淮南节度使兼山东河北四门关镇招讨使兼提调遍天下诸宫刹天地分巡案管中书门下平章政事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驾前都统军无倭侯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崇宁护国真君”。
不用数了,一共88个字,没练过的一口气根本念不下来。
到了清朝雍正年间,朝廷颁令,以关帝庙为武庙,并入祀典,文武百官、黎民百姓按祭祀孔子之礼祭祀。
同时,对关羽的封号进行了精简压缩,但仍有26个字之多,称“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至此,武圣关羽与文圣孔子齐名,成为整个华语地区的两大精神图腾。

应该说,在关羽“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的神话过程中,罗贯中是最大推手,《三国演义》功不可没,至少在人物描写上,关羽的形象塑造是极其成功的。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罗贯中的写作特点时说过:“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
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加持,关羽的形象越来越高大,越来越完美,管辖范围也越来越宽,最初只负责军中事务,后来大概是干部调整吧,又分管财务与经营,成了财神,所有的生意人都要拜关公;再后来又兼管社会治安,黑白两道通吃,警察、黑社会两大对立面居然供奉同一个关公。
关帝庙更是遍布全国大江南北,数量之多,香火之旺,信众之广,连如来佛祖都自愧不如。
总之,在各级政府和儒释道三教的合力推崇下,民间对关羽的个人崇拜,达到了顶峰。
这种情况下,谁还能保持头脑清醒理智?早膨胀到天上去了。
3
三国时期,虽然对关羽的神化还没有这么离谱,但已经有了个人崇拜的苗头,导致关羽愈加的骄傲自大,刚愎自用,除了刘备之外,谁都不放在眼里。
蜀国首次授军衔,五虎上将名单公布: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
把关羽排在第一位,换做是旁人,一定感恩戴德,但关羽因为看不起黄忠,觉得跟他排在一起是一种耻辱,居然不肯受封:“黄忠何等之人,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大家连哄带劝,请关将军顾全大局,看在大哥的面子上,他才勉强接受。

关羽早年的英雄事迹在民间传得神乎其神,他的偶像包袱也随之越来越重,生怕别人威胁到自己武将一哥的地位。
刘备收降马超,聘其为平西将军,关羽听说后,心里不服气,写信问诸葛亮:“超人才可比谁类?”
诸葛亮多聪明,马上猜到关羽的心思,赶紧回信哄他:“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就是说跟张飞差不多,比你还差点。
关羽看了洋洋得意,竟然把信拿给部下传阅。格局境界之低,胸怀气量之小,由此可见一斑。
4
荆州是蜀汉政权的战略要地,当年隆中对,诸葛亮就对刘备说过:“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这么重要的位置,应该派谁去把守?
诸葛亮深知关羽的性格弱点,曾对刘备说过:“云长平生傲上而不忍下”,对关羽镇守荆州并不十分放心。
但关羽当时在蜀国的声望如日中天,诸葛亮没有更好的选择,而且这也是刘备的意思,所以只能将重任交付关羽,再三嘱咐:“据此之地,北当曹操,东敌孙权,非小可之事也,公宜勉之。”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关羽辜负了领导的信任,大意失荆州。
这还不算,由于关羽平时骄横狂傲,得罪过刘备的小舅子糜芳和刘备的干儿子刘封,荆州失守后,两方面谁也不肯发兵救援,关羽无奈,只得孤军败走麦城,一代名将,最后竟然被东吴无名小将马忠所俘。

得知关羽被俘,孙权大喜过望,久仰关羽威名,有心劝降,手下人说:“拉倒吧,当年曹操对他那么好都没留住,还差点被关羽弄死,咱又何必多此一举,干脆杀掉,留着此人,必生祸端。”
孙权一寻思,有道理,当即下令,将关羽推出去斩首。
建安二十四年冬十二月,湖北当阳麦城外,大雪纷飞,关羽在寒风中慨然赴死,死时年仅58岁。死后,其首级由曹操厚葬于河南洛阳。
后世有诗叹曰:
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汉云长。
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
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
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
5
性格决定命运。关羽之死固然有多方面因素,但不可否认,其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的性格,是导致兵败身亡的主要原因。
鲁迅先生说过:“杀人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叫棒杀,一种叫捧杀。”长期以来,周围人投其所好,毫无节制的吹捧纵容,极大助长了关羽的狂傲性格,使其膨胀到既不能正确看待自己,也无法正确对待别人,由此注定了关羽的悲剧结局。
在镇守荆州期间,孙权为了跟关羽搞好关系,主动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上门,为自己的儿子求亲。
“北拒曹操,东和孙权”,这是蜀国的基本国策,两家联姻,正是双方加深感情,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大好机会,蜀国应该是求之不得。
可关羽呢,不但断然拒绝,还跟对方说了一句特别伤人的话:“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这叫什么话,你不愿意就说不愿意,怎么还骂人呢?!最起码的文明礼貌呢?何况人家是东吴之主,基本的外交礼仪都不讲了吗?
前些年,我好朋友王建国因为喜欢吃豆腐,被我们村开豆腐店的张寡妇看上了,主动向他示爱,建国因为正暗恋小丽,当然不愿意。
但是,建国就不像关羽那样没礼貌,而是婉言谢绝:我还年轻,事业为重,不想恋爱,承蒙看中,是我不好,配不上你,祝你幸福,如有来生,再续前缘。
如何拒绝别人是一种艺术,你看人家建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张寡妇无话可说,只能与建国依依惜别。
反过来再看关羽,身为国家高级将领,既没有政治头脑,又不懂待人之道,居然说那种话,太侮辱人了!别说吴蜀两国在荆州归属问题上原本就有争议,就冲关羽那句话,也必须收回荆州。
当时,孙权恼羞成怒,拍案而起:“干!”
收复荆州的计划立刻提上了议事日程。

荆州失守,关羽身亡,这是三国争霸进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之后,蜀吴联盟彻底瓦解,国际局势风云突变,刘备光复汉室,一统天下的前景变得愈加渺茫。
作为直接责任人,荆州失守,关羽难辞其咎。
只是,人已经死了,汉中王刘备和全国人民一起,正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这个时候,谁敢提追究责任的事?算了。
深夜时分,万籁俱寂,蜀国丞相府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
诸葛亮神色凝重,眯着老花眼,俯身趴在地图上,反复研究国际形势,认真谋划复兴计划。
过了许久,诸葛亮艰难地直起身子,将手中的笔往桌上一扔,长叹一声:“哎,去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