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经典笔记【二】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演绎(上)

    太阳病篇 太阳病篇上 引: 中医诊病,自古有"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系统. 望.闻之法,是望神,望色泽.闻五声,从而对应于五藏之病的方法,主要是源于<易经>.& ...

  • 中医思维-4白话伤寒杂病论

    在麻黄甘草杏仁石膏汤中,青龙应该指的是麻黄,白虎就指石膏. 用麻黄这味要的时候,我一定要看对于的症状是否是无汗,只因无汗才发汗,而且常常伴有烦躁的的症状,这就要用生姜.桂枝,来守卫外环境或者说外层面的 ...

  • 葛根汤——偏头痛,头项强急,项背强急

    6偏头痛--刘渡舟医案 李某,男,38岁,住北京朝阳区.患顽固性偏头痛二年,久治不愈.经友人介绍,延请刘老诊治.主诉:右侧头痛,常连及前额及眉棱骨.伴无汗恶寒,鼻流清涕,心烦,面赤,头目眩晕,睡眠不佳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

    目录1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2 前言3 医家小传4 全书概要5 本书读法次序6 目录7 伤寒论六经原文读法篇7.1 序7.2 读法总纲7.3 上篇7.3.1 荣卫病7.3.2 太阴脾脏病7.3.3 少阴肾 ...

  • 经方经典笔记【一】

    经方经典笔记【一】

  • 经典经方学习笔记:经方的五证病机及其症状群(推荐经方收藏)

    五证病机及其症状群 经方在"证"的认识上,有"六纲证"和"类证"两种分法. 六纲证,要在<伤寒>里面选方. <金匮> ...

  • 黄煌经方运用笔记(二)

    49温经汤的方证表达 (1)人参证.麦冬证.甘草证: 形体中等偏瘦,或消瘦. 50岁前后的更年期妇女多见. 皮肤干枯 变薄(胶原蛋白流失,真皮层萎缩): 肤色黄暗,缺少光泽,或潮红 暗红. 口唇干燥 ...

  • Python:Python技巧之80个经典题——课程笔记(二)

    Python:Python技巧之80个经典题--课程笔记(二) 1 ''' 2  [程序21] 3 题目:猴子吃桃问题:猴子第一天摘下若干个桃子,当即吃了一半,还不瘾,又多吃了一个 4  第二天早上又 ...

  • 黄煌经方经典医案分析50例,(学习经方必收藏研读之医案)

    作者:黄煌简介 祖上四代中医,受家庭耳濡目染的影响,自幼便对中医有了那份刻骨铭心的感情.屈指算来中医临床已有13年了,曾有过博览羣书的刻苦,曾有过漫长的求师之路,几多成功,几多失败,多少迷茫,多少辛酸 ...

  • 《辅行诀》收藏捐献者张大昌先生的经方解读(二)

    阴  综 病属里.寒.虚三类.治则:收.重.温.渗.补.涩六剂. 一.病在里者,收.重两剂. (一)收剂:经云:"收可已耗".白虎汤,石膏主. 单方:石膏    主除三焦大热,汗出 ...

  • 【经方】张仲景经方心得笔记一句诀(精简版)

    柴胡脸,半夏眼,麻黄皮肤,桂枝舌 咽喉不适加大半夏用量20g 食管反流也属口腔.胃粘膜.痔疮等一类粘膜疾病. 吃3停2天,其意义不仅是给你一种吃药方式,更是要让你自己也有这种生活态度. 身高像个男人, ...

  • 仲景临床篇:经方临床应用二十六例!

    这是我一篇30多年前的临床病案总结,经谷振声教授审阅并提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当时在努力运用方证辨证的方法,发表于此仅供参考. -   娄绍昆 十年前,我开始接触中医.在翻阅中医书籍的过程中,听说< ...

  • 经方心得笔记一句诀!(精简版)

    柴胡脸,半夏眼,麻黄皮肤,桂枝舌 咽喉不适加大半夏用量20g 食管反流也属口腔.胃粘膜.痔疮等一类粘膜疾病. 吃3停2天,其意义不仅是给你一种吃药方式,更是要让你自己也有这种生活态度. 身高像个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