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与《柳如是别传》

(0)

相关推荐

  • 刘梦溪:王国维的学术知音究竟是谁?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 1.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和王国维<颐和园词>  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 赵元任,王陈关系最近 ...

  • 刘梦溪 | 王国维为何放弃北大选择清华(外一篇)

    编者按:著名文史学者刘梦溪先生多年来研究中国现代学术史和学术人物,对王国维.陈寅恪两位学术大师用力尤勤.日前,刘先生将自己三十年来研究王陈的文章汇为一集,以<王国维与陈寅恪>为书名出版.本 ...

  • 陈文新:刘永济的“自命不凡”

    从1906年到1911年,刘永济前后接受了六年的新式教育. 刘永济先生 1906年,年近19岁的刘永济考入长沙私立明德中学(1949年后该校一度改名为长沙市第三中学).1907年秋,刘永济又考入位于上 ...

  • 大师|王国维之死:1927年纵身跳入昆明湖的他,真的是“殉清”?

    他从投湖到去世,不过两分钟时间 1927年6月2日,一个该被铭记的日子:一颗文化界的巨星陨落了,整个学界陷入一片昏暗. 这一天,王国维起床后,一切如常,照例让夫人给自己梳理那标志性的小辫子. 8点,他 ...

  • 一说起《柳如是别传》,总有人说陈寅恪有卖...

    一说起<柳如是别传>,总有人说陈寅恪有卖弄之嫌.其实这是对<柳如是别传>和陈寅恪的误解. <柳如是别传>是一本学术专著,基本方法是考据.考据是有一定的学术规范的.考 ...

  • 927 期 || 罗志英作品:关学----“为万世开太平”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轩诚赏析: 作为儒家理学的重要分支,关学传承八百余年.绵绵不绝,自与其衍生地"关中"在中华 ...

  • 每日荐书20210117

    每天推荐一本属于今天的书 <文学与人生>:是吴宓先生的授课讲义,用中.英.法.拉丁等多种文字写成,代表了吴宓的哲学与文艺思想的核心与精华.作者凭借渊博的才识,汇通古今中外的智慧,对人生的意 ...

  • 旷世奇才陈寅恪与《柳如是別传》

    旷世奇才陈寅恪 与 <柳如是别传> 陈寅恪其人,鲜为人知,一般读者会感到陌生,甚至直到新世纪初,学术界,知识界研究和关注他的学者也不算多.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在传承与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文 ...

  • «柳如是别传» 拾贝

    [作者乃饱学之士,涉猎甚广.本号将连续刊载作者多年写就的读书笔记.随笔随想,以飨读者.]    陈子龙讽宋诗议宋词 «柳如是别传»110页引陈子龙文,述及宋诗与词 (诗余,长短句).子龙讽宋无诗,无诗 ...

  • 柳如是别传读书笔记之九男洛神赋 上(译注)

    友人感神滄溟,役思(用心思考.前蜀  貫休<讀劉得仁賈島集>詩之二:"役思曾衝尹,多言阻國親.")妍麗,稱以辨服群智,約術芳鑒,非止過於所為,蓋慮求其至者也. 偶來寒漵 ...

  • 柳如是别传读书笔记之九男洛神赋 下(译注)

    伊(發語詞)蒼傃之莫記,惟雋郎之忽忘. 驚淑美之輕墮,悵肅川之混茫(指廣大無邊的境界.唐杜甫<灩澦堆>詩:"天意存傾覆,神功接混茫."). 因四顧之速援,始嫚嫚之近旁. ...

  • 且问自家何处去,身在局中不分明——读《陈寅恪与柳如是》

    正式开始了解陈寅恪先生的事迹和著作是在大约十多年之前.因为自己曾经一度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十分感兴趣,在一次发表对新旧文化的看法之后,有一位学兄说"你刚才的看法和陈寅恪很类似"- ...

  • 一段公案:陈寅恪为什么盛赞柳如是

    王国维为何颐和园自沉,与陈寅恪何以会写<柳如是别传>,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文史学界两大谜团. 中国学者在这两件事情上耗费了巨大的心力,也写出了连篇累牍的研究文字,试图去破解这两个历史迷思, ...

  • 柳如是的咏柳词,不少学者认为不可能是她写的,陈寅恪说公道话

    古装剧中,在那花街柳巷处,总会安排一个"花魁"式的人物.一般这种人物的设定都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看多了这种剧,总有朋友问我:"这应该只是一种想象吧,古代这类女子 ...

  • 柳如是诗选

    柳如是,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