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记忆】初有电视的美好年代

 有

 苏台德
 

  头一回见识电视,是在东台棉花原种场雷达部队的山洞里,放的是武戏,京剧吧。小小的屏幕,远远的看不真切,只见一个人站在舞台正中,用胳膊腿把两边投向他的红缨枪弹抖回去,伴以喧腾的锣鼓。京剧我是外行,到如今也叫不出那部戏的名目,但知道我国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谭鑫培“谭老板”的,也是武戏。这个巧合,好像有那么点意思。不管怎么说吧,从此也算见过电视了。多年后读王朔《动物凶猛》,主人公逃课潜入别人家中,见到苏联产的黑白电视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离我见到电视的时间不远,所以后来我一直想当然,认定雷达部队的电视机也是苏制的。

0

怀念陪妈妈看电视的日子

  八〇年到台城,妈妈学校有电视,组织教职工看转播的话剧《九一三事件》。听妈妈晚上回来讲,说林彪阴阳怪气的,有一句台词,“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娘夜里打电话”,是林彪背后说江青。不久,公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电视转播了很长一段时间,陪妈妈看过:简陋而庄严的审判厅,林自然不在,受审的是一伙身着中山装而脸色阴沉的老男女。

八十年代是电视逐渐普及的年代。百货公司有电视机卖了,起初是黑白,国产的有飞跃、红梅、凯歌、金星等品牌,12寸的价格三百至五百不等,相当于单职工家庭一年的收入。进口的主要是日本货,比如日立,质量好,当然也贵得多。所以八十年代初,只有少数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才买得起。听有的小同学谈起《加里森敢死队》《敌营十八年》,眉飞色舞,我们只有眼馋的份。我们住工厂宿舍,有一位工程师买了一台日立,我们小孩子就去他们家“蹭”,看过《姿三四郎》《森林大帝》《霍元甲》。现在想来,那时候真不懂事,不知道给人家添了多少麻烦。

不麻烦人家而能看电视的地方也有。一是东台师范。记得某个暑假在露天放过《铁臂阿童木》,看得如痴如醉,只觉每天放的集数太少,而且每集间都要插播日本的西铁城手表广告什么的,让人不过瘾。东师周边水多,常能看见星星点点的萤火虫,在近空中悠闲地闪烁,如梦似幻,这是伴随在东师看电视,留在记忆中的印象。
        一处是东台电大,在望海东路,党校对面,24寸的大彩电。我认识里面两个学生,经常厚脸混进去看,当然是课外时间。这里看的可就多了,有《排球女将》《血疑》《大西洋底来的人》等等。这前两部戏值得说一说。
        《排球女将》。当时全国正在学习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播这部日本连续剧正合适。激昂似火的片头曲响起,女主人公小鹿纯子奔跑,跳跃,接球,扣杀的画面,总能让我们无比激动。

《血凝》主题曲《感谢你》

作词:千家和也

作曲:都仓俊一

演唱:山口百惠

(来源: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