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的微创治疗

耳内镜手术是近年来新出现的耳科手术方法,使用不同角度的内窥镜代替传统的显微镜进行耳科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病灶清除彻底、住院时间短、无瘢痕的优点。

作为耳部常见疾病,慢性中耳炎需要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常受反复耳流脓、听力下降的困扰,一旦感冒或洗澡、游泳时脏水流进耳朵,导致耳流脓,反复耳流脓后出现听力下降,使患者无法从事正常的社交活动、较早的离开工作岗位,更严重的是听力下降提高了老年痴呆的患病率。而避免反复耳流脓、听力进一步下降的有效手段就是清除病灶、修补鼓膜。

中耳胆脂瘤是胆脂瘤在中耳、乳突内的生长,在胆脂瘤生长的过程可伴有细菌的生长,也可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存。常表现为长期间断的耳流脓、脓液有臭味,听力下降。由于胆脂瘤有膨胀性生长的特性,导致周围骨质吸收破坏,引起耳痛、头痛、头晕,严重时引起脑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只有通过手术清除胆脂瘤。

这两种常见的中耳疾病传统上是行耳后切口,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操作,耳内镜手术的发展,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了新的手术方式。

在30余年前,耳内镜就已经被使用,但一直没有得到耳外科医生的认可,直到近些年来,耳内镜才开始替代显微镜成为耳外科的新工具。耳内镜手术技术与标准显微镜下手术相似,但它提供了到达中耳腔和中耳病变的不一样的手段。耳内镜的优势在于它能看到每一个角落。使用耳内镜可以不受外耳道的限制,让手术者看到更广泛的视野,特别在观察下鼓室、后鼓室病变时更有显著的优势。相比显微镜下中耳手术,耳内镜手术还有创伤小、出血少、术中吸引少的优点。使用显微镜进行中耳手术,由于显微镜的视野限制,我们无法经过狭长而弯曲的外耳道观察到中耳的每个角落,所以只能通过在耳后或耳屏上方做切口,翻开皮瓣、切断外耳道后壁,获得一个充分暴露的手术视野,然后再清理病灶、重建听骨链、修补鼓膜。

图片来源于Endoscopic Ear Surgery Principles, Indications and Techniques一书。

不仅如此,耳内镜还加深了耳外科医生对中耳胆脂瘤的理解,为中耳胆脂瘤手术提供了新观念。大多数显微镜下中耳胆脂瘤手术失败是由于鼓室腔内的胆脂瘤没有彻底清除。耳内镜下中耳胆脂瘤手术经耳道进入,从鼓膜、鼓室、鼓窦逐步清理囊袋,并充分显露鼓室腔的间隙,减少病灶残留的可能。现在主流的显微镜下中耳胆脂瘤手术经耳后切口、乳突轮廓化来清理病灶,这是由于耳道的限制使显微镜无法经耳道暴露病灶,需要去除乳突的骨质来暴露上鼓室、面隐窝、下鼓室等腔隙。耳内镜可以提供广阔的视野,减少不避要的乳突骨质的切除,更好的保护中耳原有的解剖结构,并达到彻底清除病灶的目的。

耳内镜下中耳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病灶清理彻底的优势,更缩短了手术时间和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将成为中耳手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