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落在山村里的一声叹息

文/邓南亭(蕲春县向桥乡人)

蕲春县靠近安微省的莽莽大山间,有一个叫苦树洼的小山村,村中有一户姓王的人家,男主人和女主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战天斗地搞集体大生产的岁月里,因辛劳过度营养不良,再加上交通不便缺医少药,先后患病去世了,家中只留下老娘和一个小男孩。这小男孩叫王富其,四岁时父亲去世,五岁时母亲去世后,就与五十多岁的奶奶含泪相依为命。幸好奶奶身体还健康,每天天不亮就上山砍柴、采山货,养鸡养羊,种田种地,再加上邻居、亲友们的一些资助,祖孙俩凄苦的日子也一年年地捱下来了。

王富其七岁时,和别家的孩子一样,奶奶也给他缝好了书包,把他送到了小学校的门口,叫他要好好读书,将来争取做一个有出息的人。王富其十分懂事,看着奶奶衣衫褴褛、瘦弱不堪的身形,他眼泪滴落在学校门口,哭着说:“奶奶,我一定会好好读书,将来让你过上好日子!”

在水库尾村部学校里,别的孩子能穿新鲜的衣服,能有香喷喷的零食吃,能快乐得像小鸟一样在操场奔跑玩耍,王富其无法拥有这一切,他只有在每次考试名列前茅,在教室里获得老师的表扬时,心里才会升起一份温暖的快乐。他知道自己并不比别的孩子聪明,为了能在学习成绩上超过那些有父有母、无比幸福的孩子们,他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远远地超过他们很多,在同学们去学校周边摘野花,在操场上玩耍嬉闹的时候,王富其一个人呆在教室里写字,认认真真地写。回到家里,除了做作业,就是帮助奶奶做农活,上山帮奶奶扒松针、背茶叶袋子,晚上在煤油灯下,奶奶看到王富其作业本上一页页工整的字迹时,说这孩子将来能有出息,我没有白受苦。

从村部小学到乡镇中学,王富其在学习上一直很努力,每个学期总是受到各班老师的夸奖。后来他很幸运的考上了黄冈市师范学校,几年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分配到邻镇中学教书,离家四十余里路,这年王富其二十三岁。在这所中学里,他爱上另一名新分配到这里来的年轻漂亮的女教师赵芬,经过一番追求,俩人终于在1997年冬月结成了连理枝。

赵芬从小家庭条件很好,为人比较浪漫,她是教音乐的。婚后一年她生下了一个小男孩,为了能休息好,王富其为她向学校请了半年的长假,赵芬说讨厌市镇上的吵闹,要回到王富其老家的山区去住,呼吸一下大山里的新鲜空气,好好地去欣赏大山里的花花草草。在苦树洼村,见到孙儿媳妇带着曾孙子回来了,老奶奶乐得合不拢嘴,每天为孙儿媳妇烧菜做饭,屋里屋外忙个不停。

在风景如画的山岭走了几圈后,赵芬渐渐对这里失去了原来的好心情,原因是老奶奶做的饭菜很不好吃,无论是做什么菜,只是往锅里倒一勺盐,加上一瓢水,另加上一丝丝的素油,这让她吃起来很倒胃口。偶尔吃上一盘鸡蛋,奶奶就像好大的一场事似的,饭前饭后说个不停。赵芬对奶奶说,做菜要放调料,要多放油,才有味道,可是老人家耳背,老是听不清楚。有时候她大声地吼,音量调上了最大,老奶奶听明白了,可老人家说,那样做菜,太浪费了,她吃不习惯。没办法,赵芬亲自去小矮厨房里烧饭做菜,加上油盐酱醋白酒红糖,做得香喷喷的,老奶奶看在眼里,虽然没说什么,可是心里实在痛得很,孙儿媳妇做一碗菜,要用一、二两菜籽油,还要用上那么多的调料,这可是她一辈子都没有这样做饭的。

更让奶奶气愤的是,晚上睡不好觉,第二天一大早,她去柜子里寻找头天没吃完的剩饭剩菜,可是找遍了柜子,里面全不见踪影。操起锄头,准备上山去收拾黄豆时,竟然看到那些香喷喷的饭菜全倒在门口的污水沟里,在初升的阳光下,散发出五彩斑斓菜籽油的色彩,这下,老奶奶的火气可就上来了,要知道,这村子里当年有多少人就是因为吃不上饭,吃不饱饭生病死了,缺营养而生病死了,而且死都不闭眼!……老奶奶拄着一根竹棍,颤巍巍地敲开赵芬的房门破口大骂:“你这个贱人,为什么要糟蹋我家的粮食!你今天不把那些饭菜给我捞起来,我和你没完,我找你爸妈去讲道理吧,我倒要看看是他们没教你,还是你自己犯贱……”

赵芬是在县城长大的,从小到大都是父母宠着,从没有人这么骂过她,一时间气得怒向胆边生,毫不退让地反骂道:“你是老神经病吧,你这个破烂家里,我都不想住了,吃饭做菜,你不准人放多一点油!你不讲卫生,几天的剩饭还拿来吃,还有,我要睡觉时,平时想唱歌练声时,你不停地念菩萨,白天念,晚上也念,我烦死了,快被你气死了!你喜欢吃不放油的菜,你喜欢念菩萨,那你就走远一点,去那深山庙里当尼姑算了!我和你合不来!”老奶奶气得浑身发抖,连声说:“好好,这就是我家的好孙媳妇啊,天老爷啊,我走,我就去庙里做尼姑,我也快要死了,上山都迈不动脚……”

这次争吵后,老奶奶不声不响地离家出走了,赵芬也不甘示弱,叫辆车子,把孩子和自己的一大包行李拉下山,还是回到镇上学校宿舍住,心里怄着气,也没有把和奶奶争吵的事情告诉王富其。直到一个多月后,一个小时候的同村伙伴来镇上买东西,两人偶然在学校门前的家具商店碰上了。小伙伴说,王富其的老奶奶现已在一处山中庙里做尼姑了,碰到附近的砍柴人,不停地哭。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王富其浑身的血向脑门上冲,他大步奔回学校宿舍,质问老婆赵芬这倒底是怎么一回事?哪知赵芬漫不经心地说:“你奶奶也算是快要死的人了,古怪得很,我从没有看到过这么古怪的人,她要去庙里做尼姑,那是最好的,这对我们这一家人来说,都是一个最好的解脱……”,“我们家,谁和你是一家,你要是容不得我奶奶在家里住,你就给我走!我家里没有你这种人!”平时脾气很温和,很少发火的王富其想到从小受苦的奶奶现在住在荒无人烟的庙里,气得快要失去理智了。

“走就走,你那个穷山沟的破烂家庭,我看着就不舒服,谁还希罕你,你一个穷教书的,到哪里都是一大把……”

“穷教书的怎么啦,你要是看不中,咱们可以离婚,从此一刀两断!”

“好,离婚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我妈正要我到江苏昆山去上班呢!我早就想去那边!”说完,赵芬抱着哭泣着的儿子甩门而去,

…………

近似疯狂地和赵芬大吵一顿后,王富其连夜租车往老家赶,下了车又摸黑走了近两个小时的山路,才回到夜幕中异常让他酸心而又忧心的故地旧居,可是老奶奶已经不在了,只有邻人养的狗在狂叫。在无人的破旧的家中草草地住了一晚,第二天在村人的帮助下,王富其赶到大山深处新修的庙宇里,找到了奶奶,这时的奶奶面色焦黄,身体已经是很衰弱了,拄一根竹棍似乎都显得很费力。

在王富其的苦心求告下,奶奶终于答应回家,可是令人惋惜的是,老奶奶回到家中没有住上几天,就没有什么征兆地去世了,临终前,老奶奶在床头对王富其说:“孩子,你是个很懂事的好孩子,奶奶没有白养你。可是,我是老糊涂了……你要把你媳妇找回来,不然,我死后埋在地下也不安心啊……”

奶奶安葬在离家门不远的一处小山坡上,面朝王富其学校的方向,周围有一大片松树林,茶树林和一片翠竹,这是奶奶曾无数次在这里砍柴、采茶籽、抽竹笋、割山棕的地方,这四周的一切花草树木,都曾在奶奶布满老茧的手里变成了他上学的学费,如今看起来份外让人悲伤泪下。

王富其回到学校宿舍,屋内空无一人,结婚时置办的红艳家具依然光彩如旧。窗前的桌上,一个空茶杯压着一张纸笺,是赵芬写的。信中说,她已经带着孩子到了江苏昆山,还是打算在学校教书,那边的生活条件和待遇,远比家乡要好。俩人感情现在已经破裂了,已经无可挽回了,她过三个月就请假回来办理离婚手续,孩子归谁抚养?双方要好好地协商一下……

为尊重主人公的隐私要求,本文中主人公用的是化名,请读者们予以谅解。

【人间悲喜】栏目欢迎投稿或报料

弘扬优秀的民间文化,助力社会祥和繁荣。

本平台【人间悲喜】栏目,欢迎全国各地读者报料,凡是让人感动的、真人真事的各类悲喜故事素材,都受欢迎,优质的来稿或是故事素材,都将获得奖励。

报料或投稿请加主编微信:cahy1221fd

(并注明“故事投稿报料”)

最接地气的民间文化公众号

欢迎您的关注

欢迎您的转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