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自拟方《平喘五药》

组成:

麻黄根3~9g 炙麻黄3~9g 苏子3~6g 炒莱菔子10~20g 葶苈子6~9g

功效:

此方为治疗哮喘基础方,临床应用时应辩证加减应用。

配伍:

炙麻黄与麻黄根等量应用,炙麻黄宣肺,麻黄根敛肺,两者相伍宣肺而不伤肺气,敛肺而不助邪气;葶苈子有强心作用。

加减应用:

1.风寒重者,加紫苏、生姜疏风散寒;

2.痰多者,加陈皮、半夏化痰;

3.胸闷胀甚者,加枳壳、桔梗宜肺理气。

4.痰多色黄者,加瓜萎、川贝母化痰清热;

5.痰多喘逆,不得平卧者,加葶苈子、射干化痰肃肺平喘。

6.痰中带血丝者,加白茅根、仙鹤草凉血止血

7.喘见心功能弱者加玉竹;

8.汗多者加熟地黄益肾纳气平喘。

医案:

案一

赵某,男,62岁,2019年11月6日初诊

主诉:咳嗽伴喘半年余

现病史:喘息咳嗽、活动后加重,晨起痰多,色白稀薄,自觉背凉、腿凉,口不渴,二便调,纳可寐欠安,舌暗红,苔白厚腻,脉沉紧。

既往史:吸烟史、慢性支气管炎、半年内因咳嗽喘息住院两次。

证型:外寒内饮,肺失宣肃

治则:解表散寒,止咳平喘。

处方:平喘五药合小青龙汤加减

2019年11月14日二诊:

药后咳喘减轻,背凉改善,仍晨起口苦、痰多,周身酸楚乏力、腿沉,发凉,睡眠改善,舌暗红,苔白厚,脉沉。

处方:

2019年11月22日三诊:

药后口苦消失,周身酸楚乏力,咳痰喘减轻,仍腿凉沉,纳寐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沉。

处方:

按语:

本病例属于外感风寒,寒饮内伏证,故出现周身酸楚,背冷,口不渴;内饮被外寒引动,阻塞气道,肺气不宜,故咳嗽喘息,痰多稀薄;舌暗红、苔白腻、脉沉紧均为寒湿之象,则取小青龙汤合平喘五药治之。

案二

史某,男,77岁,2019年10月11日初诊。

主诉:肺气肿半年余

现病史:喘咳气促,痰黄少粘不易咯出,口干咽燥,渴喜冷饮,咳时胸痛,大便干,尿少色黄,纳可寐欠安,舌红苔黄,脉滑数。

既往史:吸烟史、慢性支气管炎、半年前曾在市医院住院诊断为肺气肿。

证型:热邪犯肺,肺气上逆

治则:清热泻肺,降气平喘。

处方:平喘五药合桑白皮汤加减

2019年10月18日二诊。

药后口干咽燥、喘咳气促均减轻,仍便干,有痰色黄易咳,纳可寐欠安,舌红苔黄,脉滑数。

处方:

按语:

本例为热邪伤肺,以平喘五药合桑白皮汤组方配以黄芩、黄连直拆火势,栀子、石膏善清郁热,共为辅药;佐以杏仁、瓜萎、苏子复肺之宣降,化肺之痰浊。诸药相伍,使邪热得清,宣降以复,热喘自平。

(0)

相关推荐

  • 喘、咳、痰多常用药对分享

    对药又称药对,临床常用,一般采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两味药为伍组方治病,以达到增强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的中药配伍目的. 今总结喘.咳.痰多常用药对与大家分享. 葶苈子.紫苏子 葶苈子,味辛苦性寒,归肺. ...

  • 当代中医临床治疗咳嗽用药经验汇集

    [储全根治疗感染后咳嗽喜用石膏, 以清余热]张锡纯曾说:"愚用小青龙汤三十余年, 未尝一次不加生石膏", 据胡希恕先生经验, 小柴胡汤证具, 若兼见口干舌燥, 或渴, 均可在原方基 ...

  • 《本草精荟》:止咳平喘:杏仁

    <本草精荟>:止咳平喘:杏仁 原创中医实战笔记2021-01-31 09:14:26 杏仁又叫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成熟种子.人们日常食用的甜杏仁与中药杏仁不是一物,不可混淆.全国 ...

  • 常用中药杏仁药对的临床应用,吃杏仁的好处是什么

    杏仁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杏仁通常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两大类,二者都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有发散风寒.下气除喘.宣滞行痰的作用,可用于肺经感受风寒所致的喘嗽咳逆.胸闷便秘等的治疗.甜杏仁味甘 ...

  • 中医自拟方《感冒群药》

    组成: 羌活6-10g蒲公英15g板蓝根20g大青叶6g贯众6g 功效: 本方为治疗流感的效方,也可用于治疗和预防感冒. 医案: 贺某,女,38岁,2018年8月10日来诊 现鼻塞,晨起流黄涕,后逐渐 ...

  • 中医自拟方《抗流感六药》

    组成: 银花藤20g 连翘20g 银柴胡10g 青蒿10-20g 黄芩9g 桔梗6g 临床应用: 治疗内有郁热的各种感冒发热病的效方,合感冒群药可用于预防流感.治疗期间,停食肉蛋奶,疗效最佳. (1) ...

  • 5年痛风老司机激素抗炎药无效,名中医自拟方7天治愈,续方未复发

    导读:寒湿痹阻证痛风性关节炎如何用中药治疗 #健康明星计划#在解读了全国名老中医周福明教授对于痛风之痹症从主证之风寒湿热论治.从兼证之痰瘀论治.从明辩虚实之扶正祛邪辩治的学术思想后,我觉得很有必要分享 ...

  • 浅表性胃炎:老中医自拟方治疗脾虚湿阻肝郁...

    浅表性胃炎:老中医自拟方治疗脾虚湿阻肝郁型脾胃病 治疗方法: 自拟六味理脾汤:白术12g,茯苓15g,陈皮10g,杏仁10g,白芍15g,丹皮10g. 脾虚甚加党参.山药:湿甚加厚朴.半夏:食滞加焦山 ...

  • 中医自拟方《柴胡三仁蛇舌草汤》

    组成: 柴胡12g黄芩9-12g半夏6g党参3-10g杏仁6g薏米10g白蔻仁9-12g白花蛇舌草30g炙甘草6g 功效: 主治头晕.头重.头脑不清.乏力.心烦.失眠.胸闷.纳呆.舌苔白腻,颈项拘急疼 ...

  • 中医自拟方《白蛇合剂》

    组成: 白花蛇舌草15-60g 白茅根15-30g 赤芍9-15g 功效: 本方又称抗炎合剂,适用于呼吸道.泌尿系.消化道感染,尤其对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淋巴结炎有良效. 应用: (1)呼吸道感 ...

  • 中医自拟方《止嗽四药》

    组成: 桑叶6-10g 苏叶6-10g 浙贝母6-10g 前胡6-10g 功效: 用于外感咳嗽,儿童咳嗽用之效果亦佳. 医案: 案一.高某,男,40岁,2018年3月6日诊. 主诉:外感发热伴咳嗽5日 ...

  • 中医自拟方《五颜六色方》

    名称: 皮肤病专用方(自拟方,又称:五颜六色) 本方出自我的恩师石家庄市中医院名誉副院长赵振兴 配伍: 紫草6-15g 青皮3-6g 黄芩6-20g 制首乌10-15g 白茅根15-30g 红花3-6 ...

  • ​大道至简 化繁为简——《初氏五积万用方》 初氏五积中医研究所 基础方单味药讲义

    <初氏五积万用方>是在民间相传千年"一付五积散,房 上不喊房下喊"的古方<五积散>的基础上对原方剂型.剂量 及用法做了较大改动,确立了以调节脾胃为轴线,以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