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保险能赔猝死?
2021年1月1日,一则沉痛的消息:知名女星孙侨璐于跨年夜,心梗猝死,年仅25岁!她是《巴啦啦小魔仙》美琪的扮演者,陪伴过无数90后长大。
而在3天后,也就是1月4日,PDD一名23岁女员工在下班途中猝死。
正值花季的生命骤然离世,令人扼腕。
回顾近年来的新闻,年轻人猝死已经是并不鲜见的话题。
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个人发生心源性猝死去世。
而在心源性猝死的人群中,43%是18岁-39岁的中青年人。
中青年人本身是一个正在成为或者已经是一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他们肩上的担子很重,骤然离世对于家庭的亲情和经济财务都是严重的打击。
当然,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开始想到用保险来保障自己、保障家庭在财务方面的安全。

从上图可知,近十年来,在各年龄段群体的每年新增保单的比例中,80、 90后的保险购买占比越来越高,2019年,80、90后新增保单已占48.9%,成为新的主力。
那么,在中青年人所购买的保险中,哪些类型的保险是可以赔猝死的呢?
首先,我们看下猝死的定义。
百度百科:
猝死(Sudden death,SD)是人类的最严重的疾病。不同的文献关于猝死的定义不尽相同,作者认为比较科学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猝死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从发病到死亡多长时间才能认定为猝死呢?具体的量化时间目前尚无公认的统一标准,分别有人认为其从发病至死亡的时间在1小时、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之内,有人认为也包括48小时之内的死亡者[1]。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的时间是6小时之内,但这仅是一家之言。目前公认的是发病1小时内死亡者多为心源性猝死。
从以上百度百科的定义看,猝死的内涵可以浓缩成6个字,即患者是“因病突然死亡”。
因此可以确定,猝死它的发生是属于“意料之外”的事情,但是它不属于意外险所指示的“意外”的范畴。
那是不是意外险就不赔呢?当然也不是。
虽然大多数意外险是不赔猝死的,但是近年来有不少保险公司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意外险的保障责任中另外附加了猝死的保障责任。
比如此前推荐过的大家保险大保镖意外险和史带星享百万个人意外险都是含有猝死责任的。
像这两款产品的保障责任中明确约定了有猝死责任的,那就会赔。

(大家大保镖意外险)

(史带星享百万人生个人意外险2020版)
但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各家保司对于猝死的定义和理赔条件并不是一致的。
如果在产品选择时比较在意猝死责任,那么一定要多关注各个产品在定义方面的不同,主要是指从突发疾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的长短的因素。
虽然以上这两个产品都含有猝死责任,但是翻看着两个产品的条款,他们对于猝死的定义还是稍有区别的。


大家可以看到,两款产品对于猝死的时间点的限制是不一样的,一个是6小时内,一个是24小时内。
同时,在史带星享百万个人意外险的条款中看到,猝死责任对于由于既往病症及其并发症所导致的,是免责的。
而大保镖这个产品是没有的,因此,在猝死保障方面,大保镖对比史带星享是稍有优势的。
如果猝死的条件符合所购买的意外险中的猝死的定义说明,那么就可以理赔。
除了意外险之外,还可以赔猝死责任的还有哪些产品呢?
先说答案:定期寿险、终身寿险、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
这里虽然说了3种类型保险产品,单其实与猝死相关的其实就一种——即”寿险“责任。
大白话就是人去世了,这3种类型的产品就可以赔身故责任。
那意思是有买了定期寿险、终身寿险和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先,只要猝死就可以赔吗?
也不一定。
因为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
从上面“猝死”的定义可以知道,猝死不属于“意外”,它是属于疾病导致的,而意外险一般是没有等待期的。
但是定期寿险、终身寿险和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一般都是有等待期的,那么,在等待期内发生的猝死,就是赔不了的。
而过了等待期之后发生的猝死,才是可以正常赔付的。
因此,可以赔猝死责任的,一般是保障责任中有附加猝死的意外险可以赔,以及过了等待期的定期寿险、终身寿险和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也是可以赔的。
如果比较关注猝死保障,就要关注着几类的产品。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