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泻方 救五脏诸劳损 救五脏中恶卒死方

(0)

相关推荐

  • 经方:苓甘五味姜辛夏汤

    苓甘五味姜辛夏汤 [原文] 茯苓四两,甘草二两,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半夏半升,五味子半斤. 上药锉细,以水三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 [作者]张仲景 [出自]<金匮> [金匮] ...

  • 《伤寒论》113方——吴茱萸汤

    第六十四方--吴茱萸汤 阳明六十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 吴茱萸一升 洗,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切,大枣十二枚 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 ...

  • 当今误用冷寒太多了,就用《辅行诀》中泻脾汤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指南医案>,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泻脾汤 泻脾汤 ...

  •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救五脏中恶卒死方

    九 救五脏中恶卒死方 陶经隐居云:中恶卒死者,皆脏气被壅,致令内外隔绝所致也,神仙有开五窍以救卒死中恶之方五首,录如左: 点眼以通肝气: 治跌仆,[既月]腰,挫闪,气血着滞,作痛一处,不可欠伸.动转方 ...

  • 《集验方》治卒死方

    黄帝问于岐伯∶有卒死者,何邪使然?答曰∶得三虚者,暴疾而死.得三实者,邪不能伤也.黄帝曰∶愿闻三虚.答曰∶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贼风所伤也.愿闻三实.答曰∶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 ...

  •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救五脏诸劳损病方

    七 救五脏诸劳损病方 陶云:经方有救诸劳损病方,亦有五首,然综观其要义,盖不外虚候方加减而已,录出以备修真之辅,拯人之危也.然其方意深妙,非俗浅所识.缘诸损候,藏气互乘,虚实杂错,药味寒热并行,补泻相 ...

  • 《辅行诀》救诸劳损病五方

    [原文]养生补肝汤,治肝虚,筋极,腹中坚澼,大便闷塞方.蜀椒(汗)一升,桂心三两,韭叶(切)一把,芍药三两,芒硝半斤,胡麻油一升.上六味,以水五升,先煮椒.桂.韭叶.芍药,取得二升,去滓.内芒硝于内, ...

  • 【男人圣方】凡诸虚不足,劳伤过度,五脏虚...

    [男人圣方] 凡诸虚不足,劳伤过度,五脏虚弱,精亏血短,气弱神疲,饮食难化,或羸瘦不足,以致腰酸腿软,多睡少食,耳鸣眼花,牙落齿稀,须发早白,阳痿不举,举而不坚,小便淋漓,下元虚惫如是等症,再不服药, ...

  •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泻方

    六 五脏泻方 陶曰:又有泻方五首,以救诸病误治,致生变乱者也 泻肝汤 救误用吐法,其人神气素虚,有痰澼发动呕吐不止,惊烦不宁方: 枳实(熬) 芍药 代赭石(烧,一方作牡丹皮) 旋覆花 竹叶(各三两,一 ...

  • 经方派、五脏相传理论、归经理论、火神派、时方派的区别与联系

    同学都知道张仲景是我们所谓的「经方派」的代表人物嘛,对不对?那,我们上一堂课也讲了张仲景的医学的一些研究方式,是把<黄帝内经>还有<汤液经法>这两部书的内容交叉地放在一起,形成 ...

  • 一个好方,通经络,补五脏!值得了解

    中医讲 "足疗治百病",通过足疗,可以缓解病痛,特别是失眠.便秘.神经衰弱.颈椎病.关节疼痛.内分泌失调.高血压等. 脚是人体的天气预报,人体的各个脏器和部位在足部都有对应五脏六腑 ...

  • 傅青主徒弟陈士铎留下的救脑汤是治真头痛的经典方

    傅青主徒弟陈士铎留下的救脑汤是治真头痛的经典方,功效与佛手散用量大于平常有关.有三则医案可参考. 救脑汤一方,出自清代医家陈士铎所著<辨证录>头痛篇中,谓可治头痛连脑.双目赤红.如破如裂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