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故事:镜子理论-----你怎么看待别人,别人也怎么看待你!

据说有一个美国小镇,一个老者询问一个来访的人,您觉得这里怎么样?他便滔滔不绝地抱怨起来,例如邻居怎么怎么不好,每天吵闹;很多人的品行不好,损人利己。

后来老者问了大家对这个人的评价,然而大家对这个人的评价和他对大家的评价也差不多。后来,一个访问学者来这个小镇考察,老者询问学者对这个地方怎么看?这个学者高兴的说:这里的人可好了,对人有礼貌,还经常帮忙照看孩子。老者后来问了大家对这个学者的评价,大家都表示也很喜欢他。这就是大家经常谈的镜子理论。

中国古代也有这样类似的故事:说苏东坡在山上看见佛印在打坐,苏东坡便坐在他对面。随后心中一动,便问佛印你看见了什么?佛印答我看到一座佛,苏东坡听后很高兴。佛印又问苏东坡:你看到什么,苏东坡说我看见一堆牛屎,说完哈哈大笑,赶紧跑回家。回家后,苏东坡眉飞色舞地给苏小妹讲自己今天占了个大便宜,苏小妹听后说:“佛经”讲过:“佛心自显”。意思是说,你看到的任何东西都是自己,所以佛印说能看见你是佛,说明他自己就是佛,你看见了牛屎,那说明你心中也是牛屎啊。

这个故事很形象的反应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同理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有一个著名的纯美爱情电影《罗马假日》,最经典的桥段是男女主人公最后不得不分手,两人满含深情的别离场景,那一刹他们回想起:在短短的罗马一日交往中,幸福、快乐、纯美的时光,最后又由于现实环境,导致隐藏的真情不得不分手,几乎成为经典爱情桥段。这就是这一刻真实地映射了每对儿恋人交往中或多或少都有一段“遗憾的、凄美的、不得不放弃的感情故事”。利用同理心的原理获得了强烈的共鸣,创造了爱情的巅峰之作。

点评

同理心的镜子理论推而广之,用于与人交往中,用在思考企业问题中,用在解决矛盾中都会起到很明显的改观。我们也称为“角色视角”,利用转换角色看问题,可能就是另一个答案。

华恒智信团队之所以一直在人力资源咨询领域维持了较好的口碑,始终坚持的一条原则就是:站在总裁角度想问题。比如几年前,华恒智信给国华电力做咨询项目的时候,其中第一个环节是诊断模块,很多参与的项目老师都拿出了各自意见,意见当时难以统一,争论了很久,但最后终于统一到从高层的角度出发看问题这个方向。原因就是我们利用了“总裁视角思考问题”,而不是就事说事的仅仅解决表象问题,最终项目得到圆满成功。

所以当我们与他人相处的时候,如果你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在心理你要模拟先喜欢上对方。同时在心理上给自己一个暗示,对方就是你的亲兄弟姐妹,他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你会怎么帮助他。当你对面的是企业家,你就先想,如果这是你自己的家族企业,遇到了问题,你怎么才能做到既节约成本,又能解决主要矛盾,而不是只去完成任务的思维方式。

华恒智信团队坚持相信:当角色转化的同时,你的很多行为自然改善了,相信当你坚持一段时间,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进步!

About more

最in的职场文章

最专业的人力资源原创干货

最丰富HR管理知识

最活跃问题交流

不定期福利放送

尽在人力资源乐享会

长按有惊喜哦!

☞坚持是一种信仰,

专注是一种态度!

搜索“lexianghr”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