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方法(连载9)之衬跌

衬跌是先用一些话语作衬托,造成一种语义惯性,然后出其不意地把语意转到毫不相关的其他方面去,造成语意急转跌宕的一种修辞方式。衬跌类似相声中的”抖包袱”,突兀中产生幽默效果。

结构上衬跌有”衬”和”跌”两部分,为了突出”跌”的效果,”衬”的部分一般连用几个句子或分句作铺垫。

[例释]

甲乙互发手机信息

甲:在哪里?

乙:在深圳,在想你。

乙的回复巧妙地利用了”在”的功能特点,以”在深圳”作铺垫,把表处所的惯性突然转接到心理方面去。

衬跌与反衬都有”衬”的特征,衬跌也可以是相反性质的事物前后为衬。

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春满殿,只今唯有鹧鸪飞。”前三句极力铺陈得胜凯旋的盛况,后一句突转,写出眼前的冷寂衰败,语义跌宕,即用了衬跌手法。两者的区别是:

衬跌的特点在于语义流转,在一定语势下突转,以收到意外的效果,关键在于一个”跌”;反衬的特点是语言的静态衬托。

如《诗经·;鹿鸣之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战士从军去的生离死别,与依依不舍的杨柳形成反差;”我来”的兴奋之情与”雨雪霏霏”的寒冷形成对照,这里只有静态反差对照,没有动态的前后流转,反衬就是为了突出反差,烘托情绪,关键在于一个”衬”。

唐代张打油的诗:“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这首打油诗的前两句,运用的是文学语言,富丽典雅,很有诗歌的韵味,是衬;最后两句运用了不宜入诗的俚俗语言,不合诗歌的韵律节奏,这一衬一跌,判若天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衬跌有如瀑布,落差越大越壮观。这往往通过数量、程度、状态等方面的骤变来达到它的修辞效果。

明朝张岱《快园道古》记载:一个人喜欢做十七字诗,见有妇人从前面经过,便作诗道:“走过一娇娘,罗裙绕地长。金莲刚四寸,横量。”后来因为犯法被发配勋阳,舅舅送他,两人相对而泣。他作诗道:“发配到勋阳,见舅如见娘。两人齐落泪,三行。”为什么“两人齐落泪,三行”?他舅舅瞎了一只眼。这个人作的“三句半”诗,前三句采用五言诗的形式,最后一句却突然变成了两个字,这是数量上由多向少的跌落。

(0)

相关推荐

  • 【学海泛舟】俞思义︱矛盾修辞法

    矛盾修辞法 作者:俞思义 2017年2月4日<参考消息>说,美国作家凯西·佩鲁茨在他的<新年快乐>一文中提出了矛盾修辞法(Oxymoron).他说矛盾修辞法往往由一个形容词和一 ...

  • 古代诗歌修辞题通关技巧 焦文林

    2020 北风呼啸,天气寒冷,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宰相谢安同侄儿谢朗,侄女谢道韫一块儿赏雪.谢安指着空中飞舞的雪花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儿谢朗抢先答道:"撒盐空中 ...

  • 《树之歌》教案

    一. 导入(欣赏树的图片) 树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们认识身边的哪些树呢?你知道关于他们的知识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吧!(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 识字 1. ...

  • 修辞方法(连载3)之比拟的构成方法

    比拟是以人的联想为基础,通过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不同属性转嫁的关系而构成的修辞方式.构成比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感情性格的转嫁,把人的感情性格转用于物上. 比如: (1)井冈山上的毛竹,同井 ...

  • 修辞方法(连载4)之比拟的运用

    运用比拟,应注意以下几点: 修辞效果 比拟的特点是作者凭借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因为它是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所以它具有思想的跳跃性,有助于读者或听众展开想象的翅膀,获得对事物的鲜明的印象.比拟 ...

  • 修辞方法(连载5)之比拟同比喻的区别

    郑业健<修辞学>:"盖必在观念上有联络处,想象上有变通处,始可以互相比拟.故比拟亦可谓为比喻之一种.但比喻为就其相似处着笔,比拟乃就其可变处着笔." 王希杰<修辞 ...

  • 修辞方法(连载6)之避复

    所谓'避复',即在写作或说话时,为了避免词语,句子的重复而选取同义(或近义)词语.句子来代替.适当地运用这种辞格,可以消除形式上的单调.呆板,呈现出错综变化,曲折多姿,使人感到活泼清新,起伏有致,顺口 ...

  • 修辞方法(连载7)之变用

    变用就是不用词语原来的词性,与古文里词类活用相似. 例如: 远远的街灯回明了,好像是闪答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那时候,矿洞里发出可怕 ...

  • 修辞方法(连载8)之层递

    层递是汉语传统的修辞格之一:层递又叫渐层,递进.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的短语.句子.段落表达在数量.程度.范围等轻重高低大小本末先后的比例,依序层层递增或递减的一种修辞技巧.层递 ...

  • 古典文学里兴(xìng)的修辞方法

    古典诗词文言文常用赋.比.兴的修辞方法.赋是铺陈直序,即白描.比是比喻,一眼能看出.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毛诗序>里说"情动于中形于言,"通俗地说就是触景生情 ...

  • 【诗歌创作方法连载21】四川成都|贺南京:诗歌创作灵性说

      诗歌创作灵性说  贺 南 京 人先天秉赋各有差异,后天修养自有不同.身处南北,感受自然殊别.皆受地理影响,创作诗歌时尽显其特性.所以诗歌创作风格不同,势不必同,灵性造化之故.诗歌是文字留墨成迹,心 ...

  • 小学四年级语文:修辞方法详解及练习题(附万能答题公式)

    一. 比喻 (一)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