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八师魏华——我的妈妈

【投稿】(原创首投)
我的妈妈
文/铁八师魏华
我妈妈是独女,很小就失去母亲,便跟着父亲与大伯一家一起生活。所以,妈妈从小就乖巧懂事,自立自强,帮着大人干活,带堂弟堂妹。
解放后,妈妈积极参加识字班学习,刻苦用功,很快就能看报刊小说了,写书信也没有问题。她亲身体会到了新旧社会差异,非常拥护共产党。在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表现积极上进,十八岁就被选拔担任了副乡长,是当时乡里的重点培养对象。而且妈妈还是十里八乡的漂亮姑娘,不少小伙对他暗生情愫,可她偏偏选中在外当兵的爸爸,为了一生追寻爸爸,她毅然抛下了家乡的事业,到部队当起了随军家属。
虽说是到了部队,但因为爸爸总是随铁道兵部队,在前方修铁路筑桥梁,和爸爸也是聚少离多,一个人带着我们姊妹几个。在我的印象中妈妈总是忙忙碌碌,从早到晚为这个家操持,还要参加留守处家属组织的学习和劳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爸爸服从组织分配到陕西“支左”,直到这时爸爸和妈妈才真正稳定地团聚在一起了。来到大城市,因为妈妈识文断字,被分配到工厂幼儿园当老师,这时的妈妈一方面要操持家务,一方面还要工作,每天都忙的团团转,但妈妈忙的高兴,她又有事业可忙了。
妈妈不会骑自行车,也为了省下乘车费用,所以,妈妈每天都要步行半个多小时赶到单位上班,但妈妈从不迟到早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幼儿园工作,也为了多为幼儿输送知识,妈妈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很快就能胜任幼儿教师的工作。幼儿园有音乐课,需要弹奏风琴,妈为了尽快学会风琴的弹奏,就利用一切工休时间来练习,并向其它老师请教,很快掌握了风琴的弹奏技巧。工作中妈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努力争当先进,也连年被评为先进。记得那时我从部队回家休假,爸爸还跟我吐槽,说妈妈上班总是到的最早,下班走的最晚。
妈妈退休后,又迎来了孙辈的降生,除了要照顾孙辈,还要照顾身患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的爸爸。爸爸需要注射胰岛素,妈妈不是医生,但为了爸爸,她努力学习注射技术,每天两次给爸爸注射,还要算好吃饭的时间,早了晚了都不行,一直坚持到爸爸去世。爸爸还患有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经痛,妈妈和弟弟陪爸爸四处求医问药,妈妈只要听说哪里有专家治三叉神经痛,总是要想方设法带爸爸去,不辞辛苦,连爸爸都说你妈妈是我的家庭医生。总之,妈妈为爸爸作所有的事。就是这样,妈还是说,我愿意,无怨无悔,只要你们的爸爸好好活着,我做的再多也愿意。妈妈这辈子真算是一个贤妻良母,她很少为自己考虑,照顾爸爸全靠妈妈。妈妈这一辈子都在家里家外忙碌,我们这些子女享了太多妈妈的福。
我自小就住校,后又去当兵,转业后又随先生在外地安家。妈总是担心在外的我,每次回家,妈自然是非常开心的,但要离开家时,妈总是很伤心,有流不完的泪,就好像我再不回来似的。就这样,每隔几年就要上演一次。妈妈对每个子女都非常关心,谁家需要帮忙,她都毫不吝啬的去帮助。
到了新世纪,交通便利了,父母年龄也大了,我几乎每年都回家陪父母过年,好好享受妈在就乐的滋味。近几年给妈换了智能手机,家里又装了移动网络,妈可高兴了,妈可以随时随地跟她的儿女们视频通话,那种离别儿女伤心流泪的事就永远成为历史了。
我有头痛的毛病,妈知道后就给我买了两顶帽子,一顶薄的春夏戴,一顶厚的秋冬戴,戴上妈给买的帽子就能感受到妈妈的疼爱,好象又回到了小时候。都说儿女是妈身上掉下来的肉,真是疼在我的身上,痛在妈的心上,母女之间就是有这种感应。妈老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妈对每个子女都关心,谁有头痛脑热妈都着急,忙着找药送上门。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象块宝,投到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妇女节快到了,它使我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妈妈。每年的春节我都会回去陪她老人家过年,但今年因疫情原因,响应国家号召就地过年,我把买好的回家车票给退了,妈也非常理解,说一定要以大局为重。
妈妈,祝您节日快乐,健康长寿。您的健康就是儿女的幸福!

校对:心系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