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要打场大仗,目标歼敌万人,结果打出最完美一战,歼敌五万多!
相关推荐
-
八路军成立,十二年后,只有这位副团长成了兵团司令员
1937年8月,经过国共谈判,八路军正式宣告成立.八路军共有三个师六个旅,那有多少个团呢?每个旅两个团,共计是十二个团,当然了,每个师还有额外的一个团,或称独立团,或称教导团,算下来总共是十五个团. ...
-
第二野战军的三位兵团政委,两位副国级,一位当过上海市委书记
第二野战军,也就是威震中原大地的刘邓大军,是一支机动能力非常强的铁血之师,千里跃进大别山,围歼黄维兵团,飞渡长江,然后挥师大西南,战功赫赫,名将辈出. 第二野战军总共下辖三个兵团,兵团司令员想必大家已 ...
-
抗美援朝三个副司令,邓华是换的,洪学智是拉来的,只有他是自愿
一提起抗美援朝战争的中国指挥官,人们的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彭老总那刚毅果敢的面容.其实,抗美援朝战争中曾经有三个副总司令,他们就像电影摄制组里的副导演,直接参与指挥了每一场战役,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胜利 ...
-
此仗刘伯承犹豫不敢打,一纵司令员杨勇,他坚持要打,结果以800人的代价歼敌1.2万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中的一次伟大创举,所有人都知道此行万分凶险,一定会遭遇巨大损失,但是为了全局的战略,晋冀鲁豫野战军还是义无反顾地千里跃进. 幸运的是,在挺进大别山后的第一仗,我军就取得了胜 ...
-
遥望长津湖
有人说,历史从未走远,它尽早会以某种形式回归.71年前抗美援朝战争中那些悲壮.惨烈的战役,在今年国庆期间,通过电影<长津湖>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让久远的历史故事照进现实生活. 1 ...
-
他对杨勇任司令员不服,向刘邓首长发难,最后让他身兼三职笑了
在第二野战军的指挥员中,谁打仗最厉害,很多人或许会想到陈赓.陈锡联.杨勇,周希汉等,还有一个王近山. 说起王近山,他对二野的贡献非常大,邓政委说他是二野第一功臣.为何这样说呢? 二野的前身是晋冀鲁豫野 ...
-
金城战役(1953年7月)——《百战成钢、卫我中华》之九十
--抗美援朝最后一战,志愿军在装备上已有质的飞跃,与2年前入朝作战时不可同日而语,这一仗势如雷霆.摧枯拉朽,短短几天干掉美韩7万余人,把美国人乖乖打回谈判桌前. 1.李承晚不服停战协议 1952年6月 ...
-
第二野战军进军大西南,都解放了哪几个省
渡江战役之后,为了解放全中国,四大野战军各自领受了作战任务.其中,第二野战军的任务是解放大西南.陈毅还和刘伯承抢活呢.他说,二野太艰苦了,不如咱俩换换,我去二野,你来三野吧. 刘伯承笑了笑.的确,四大 ...
-
王近山为何没参加千里跃进大别山?一场车祸,耽误了大事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后,在河南光山县境内的王大湾,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史称"王大湾会议".这次会议又被称为解放战争时期的"古田会议". 我曾专门去会议遗址 ...
-
出征71周年纪念日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6个军并其他附属部队,分别从安东.长甸河口和集安等处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 ...
-
杨勇入朝作战,为何不带自己的老部队,而统率了华北的兵团?
杨勇入朝作战,为何不带自己的老部队,而统率了华北的兵团?
-
【每天老照片·近代英烈谱】-1万-7790-开国将帅中著名的三杨,是指哪三位将军,他们都授予了什么军衔
1955年,我国对那些在土地改革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立下功劳的将军们进行封赏,立功越多,职位越高的自然拥有的军衔就越高.如元帅与大将这两个军衔最高,授予的人数只有20人,再往下就是上将,中将,少将 ...
-
许司令入朝参战,还未大展拳脚敌已投降,问杨勇这仗怎么打完了
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评论!关注!收藏!转发!分享! 今天下雨,有没有影响到你的心情?美食,小编今日的分享会令你开怀大笑的!喜欢的话,记得关注哈! 哈喽,大家好!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
-
【每天老照片·近代英烈谱】-1万-7730-勇冠三军的第五兵团,麾下军长都是中将军衔,只有他一人是大校
1949年1月在淮海战役结束后,中原野战军整编成第二野战军,司令员还是刘帅,下辖三个兵团,分别为第三兵团,第四兵团与第五兵团.然而第五兵团司令员是杨勇,政委苏振华,下辖三个军第16军(军长尹先炳),第 ...
-
杨勇决定打一场大仗,许世友说要谨慎,李天佑一锤定音
五次战役之后,中央给朝鲜战场确定一条战略方针,那就是零敲牛皮糖,积小胜为大胜,一点一点吃掉敌人的有生力量.不要贪多,一次吃掉敌人的一个排,一个连,甚至一个营,都是胜利. 很长一段时间,志愿军都是这样做 ...
-
金城战役:一场不必要的战役为何打响?
金刚川的故事,发生在1953年的金城战役期间,正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的前夕. 有人说金城战役原本是一场"不必要的战役",一方面,苏联方面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使得苏联方面对朝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