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最关键的20天就是重返课本,中考至少多“捡”50分!

中考冲刺阶段,很多同学只顾着刷题,却往往忽视了课本。

相信你在复习的时候,老师们也会经常讲:一定不要忘了“回归课本”。

回归课本,也经常在留言里这样回复大家。然而究竟怎样才算“回归课本”,怎样看课本最有效果——很多同学还是有疑惑。

01

为什么冲刺阶段,要重视“回归课本”?

小时候看星爷的《武状元苏乞儿》,苏灿在最后千钧一发之际,从拳谱中的前十七掌,融会贯通,悟出了第十八掌,最终打倒大魔王——原来,第十八掌一直都在,就藏在拳谱里。

“课本”好比“拳谱”,“回归课本”就是融会贯通,温故知新。

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掌握了的课本上的知识其实只是自以为。

从中考来看,课本之所以重要,原因有三:

1. 中考考查的内容集中于学科的主干知识,课本是最好的命题源泉。

2. 题型设置很多都围绕“利用所学知识”去答题,课本知识是答题的依据。

3. 课本前言部分的课程目标往往与中考命题的“能力要求”结合,但是很少有学生注重这部分的内容的。

02

回归课本,你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1. 防止所学内容的遗忘(易被忽视的基础,恰是中考出题老师最喜欢踩的点);

2. 习题与课本融合,将一些典型题目进行再回顾,做到心中有数(从课本到习题,从习题到课本)。

举个例子,如果你能达到这种境界,可以把课本放下:

所有的公式都在脑海里,都可以随意且正确地提取、变式;

教材里所有的小字部分都已了然,并且知道考试会以哪些形式对这些小字来出题;

随便遇到一道题,可以准确回想起教材里或者总复习上对应知识点的讲解,包括讲解的原话,包括知道这个知识点还会怎么考;

翻目录而知章节里的具体内容,能大致陈述,知道重难点;

……

能到这个境界,没理由成不了学霸!

03

具体来说,考前一个月,该如何看课本?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课本不只是教材,它还包括各科的总复习参考书。要知道参考书上现成的分类总结将是你复习的捷径。

所以回归课本的时候,要坚持下面几个原则:

1、教材与参考书要结合起来看。不能单纯只看教材(比较浅显),也不能只看具体的参考书(多而杂,不容易把握重点)。

2、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重新背一遍。而是针对薄弱点有选择地看。

比如,你拿着课本或者参考书的目录,能想到这章的内容、重点、常考点串联起来的就是你基本掌握的,有模糊或者根本构建不起来框架的,一定要好好复习,这就是你的知识盲区!

3、一次看到位。发现弱点的及时记笔记,后面重点学。全面过一遍很费时间,后面你不一定还有这个机会的。

所以,正确的“回归课本”的学习步骤是:

看课本 → 看到课本中自己欠缺的部分 → 看有关这部分的参考书 → 做针对这部分的练习题 → 记笔记/错题本 → 再回头看课本。

如此循环。

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

04

回归课本的具体方法

第一,从题目到课本

回归课本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回归。这就是有一句经典的语录:带着问题看书最有效。

所以,我们要学会把历次重大考试考过的试卷集中起来,然后按照知识板块分类,然后把一类的题目拿出来再看看,再做做,再体会体会。

还有不懂的,我们才翻开课本,对照相应章节的基本概念、公式、例题、习题统统看一看。这里必须提醒的是,光看是不够的,一定要做!一定要动手做题。这叫做从题目到课本。

这个过程基本上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完成。但还不够。

第二,从教材到题目

按照课本章节从第一章第一节一直往后看,由于有上一步骤的准备,我们看书自然就知道重点了,于是在经常考的地方认真看,边看书边体会;在经常出题的地方认真做,边做题边玩味。

另外,还要把历次考试的试卷、历年中考真题试卷、复习资料摆在课桌的右上方,觉得需要翻题目的时候就翻一下,边翻边体会。右下方摆上笔记本、草稿纸,边体会边记录。

这个记录就是最后两三天复习的重点了。这当中也有一句经典的语录:掌握常考点,就能上重点。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两周。

第三,归纳整理成体系

依据记录的笔记,翻开课本或者复习资料的目录,或者把眼睛闭起来,或者拿一张白纸,开始回忆每一个学科有哪些章节,每一个章节有哪些重要的考点,每一个考点有哪些重要的考法,经常怎么样出题,常用到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常常出错的地方是什么。

这一遍的目的是为了归纳总结知识体系,做到融会贯通。这个工作一天就够了。

第四,就是中考最后再看看这一个月做的笔记

语文、英语不太适合这个方法,即便回归课本,语文英语也最多读读文章,我觉得还不如回归考卷。研究中考真题的出题思路或者答题要点,比看课本还有用。这是基于这两个学科的特殊性。

稳打稳扎,一步一个脚印才是制胜的关键,核心的关键还是完美主义错误在作怪。要学会放下一些自己根本就搞不懂的地方,因为中考复习没有终点。不要对自己抱有太大期望。也不要过于轻视已经会的部分,往往这才是中考的盲区,很多学生就在这里一失足成千古恨!

05

经常反思这三个问题

为什么出题老师会选择这个知识点作为考点?

你能否总结出有关这个知识点出题方式的变化?

在做题的过程中,有哪些地方阻碍了你快速解题?

当你发现了阻碍你快速准确解题的原因时,你就要思考一下:以前学习时为什么就忽略了这个知识点呢?总结原因,比如说是不是开始学习课本的时候,是不是由于文字的不精确导致了定义理解的深度不到位而造成的。

当一切完成后,我们就要重新回归课本,找到对自己是欠缺的知识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和训练,正确短时间内掌握。

写在最后 : 

总之,希望大家利用仅有的时间,在中考来临之前,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查漏补缺,把课本再仔细地学习一遍。

(0)

相关推荐

  •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笔试科目复习指南

    近几年的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教材频繁变化,增添了更多新内容和新知识,同时在考试试题方面,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考查方式都有了较大改进.下面全面解析一下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试题,从中总结规律,归纳重点,希望为考生今 ...

  • 毕业班老师写给中考女儿的一封信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封信,这封信是一位毕业班的班主任写给自己即将中考的女儿的,希望不仅可以对各位即将中考考试的小伙伴有帮助,还可以让各位家长或即将参加中考的初三党们能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quo ...

  •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试题解析

    近几年的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教材频繁变化,增添了更多新内容和新知识,同时在考试试题方面,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考查方式都有了较大改进.下面以近几年的试题为基准,全面解析一下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试题,从中总结规律, ...

  • 只要改变学习方法,中考前语文能提高20分?别想多了,把握3点复习关键,先提高10分……

    有学生来问我,老师,我看到这本学习方法指导书,考前30天,让语文提高20分是真的吗?我拿过这类所谓学霸学习方法论,学习方法都没错,但是没有普适性.针对某一个学习特点的学霸,可能这套学习方法,能让语文提 ...

  • 试卷扫描后啥样?评卷误差咋回事?中考前,注意这些多得20分!

    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大家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今天大师君就带你们"认识"下中考卷! ● 试卷扫描 1.不使用2B铅笔,可能被误判为"空选". 2.蓝笔书写后,扫描 ...

  • 中考前看一眼,多得20分!考前二十天初中...

    考前二十天初中数学该如何复习? 1.构建知识网络,简化知识结构 2.重做错题集,按计划强化主干知识 3.规范,限时做题,熟练计算技巧 4.基础,基础,还是基础,不一味挑战偏题难题 5.图片下方看一看- ...

  • 中考20天:中考前看一眼,多得二十分;中...

    中考20天:中考前看一眼,多得二十分:中考前做到这两点,你的胜算将更大 按理说,到了最后的时间里,应该争分夺秒,但事实上,大多数同学越是到了最后都不想学,也学不进了.这时候,浮躁的人越来越多.所以,这 ...

  • 衡中考前提醒: 高考数学最易丢分的20个知识点&最易犯的72个低级错误

    高考数学最易失分的20个知识点 高考数学最易犯的72个低级错误 1.集合中元素的特征认识不明. 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三种性质. 2.遗忘空集. A含于B时求集合A,容易遗漏A可以为空集的情况 ...

  • 行测备考:选词填空中上下文分析是关键

    各位同学在行测备考过程当中会遇到诸多难点,那今天中公事业单位招聘网就行测当中一种失分较其多的题目进行分析,那就是很多考生都很难达到更高准确率的选词填空题目.这种题目的名称被称作"选词填空&q ...

  • 中考前两个月,家长能为孩子做点什么?(转给家长)

    中考最后阶段,同学们在全力以赴备战中考的同时,也需要来自家长的支持与帮助.怎么做.做什么,才能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在最后阶段稳固心态,提升效率,同时未雨绸缪,为未来打好基础呢?总结大家的经验,下面的几件事 ...

  • 林下中蜂养殖关键技术

    黄龙县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6℃,极端最高温度为36.7℃,极端最低温为-23.7℃,年均降水量602mm,无霜期126-186d,一年四季,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林草覆盖率92%, ...

  • 民法典︱关于合同无效规则适用中的六大关键问题

    写在 前面 + 合同效力制度作为对当事人之间合意的法律评价,是合同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当事人在意思自治基础上订立的合同,因违反法律法规不能生效,不仅无法实现双方的交易目的,还要因合同效力存在瑕疵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