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霞|“没关系”,我爱你

周五下午我约好去一个政府机构办事,把手头所有材料整理好,然后去父母家,接上父母下午一起过去。

其中有一份材料是在两个月前,我已经给爸爸了,需要爸爸单位退休办出具一个证明,最终未能办成,我以为爸爸会把材料带回来。(很多的差错误会都出现在“我以为”上)

从父母家出发前我再一次核对材料时,问到爸爸这份材料在家里吗?爸爸说放在单位退休办了。因为退休办并不是每天有人值班,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今天的事要泡汤了,妈妈在旁边听见后马上用责备的语气说爸爸:“事情没办成,你怎么能把材料留在那儿不带回家呢?”

没等爸爸说话,我就说:“没关系,如果今天办不了,改天办也可以的,是我没有提前确认这份材料在不在家,这是我没有交代清楚;如果我提前问过你们,或者当初让爸爸去开证明的时候交代清楚,要把材料带回家,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爸爸听了以后松了一口气,有些沮丧,有些自责,说:“我当时想着你说等你回来办,就没把材料带回家了,如果我带回来就好了。”

我说:“没关系,我再跟办事人员提前确认一下能不能够,今天先过去,过两天我再补交材料。”后来得到确认可以这样做,结果当天就顺利的把事情办完了。

从小到大在我们家不太会有没有“没关系”存在的余地,如果出现了什么事情,犯了什么错误,开场白几乎都是:“你怎么能这样?!”然后列举各种罪证,质问者是不可能会去反省自己该怎么做的,而犯错的一方要么低头不语(一般是弱小的我),要么就死不认账开始辩解争吵(一般是父母),也不会去反省自己。

所以从小到大我都一直非常的害怕出错,也非常的谨慎,我的追求完美当中有一部分原因是恐惧。

一个不允许自己出错的人,在面对别人犯错的时候,哪怕嘴里不说,心里也是会责怪的,在出现突发事件和事情搞砸了的时候,也因为很害怕受到指责,害怕被惩罚,不敢承担责任,这样的恐惧就会去推卸责任,指责对方,根本就不敢想在事件当中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应该怎么去做会更好?所有的力比多都用在了防御上,这在我的人际关系当中也特别明显,一旦别人表达不满,就会自动化反应,是我做错了,自责和内疚的感觉特别强烈。

所以,在关系当中也是没有空间容纳对方表达不满的。每当犯错事情办砸或者没有如愿以偿,按计划进行时,我就会自动退行到一个瑟瑟发抖的孩子状态,如果遇到别人犯错的时候,哪怕我嘴上不说,但内心也会有一个强大的,严厉的超我出现,谴责对方。

多少以前也曾经有过人对我说没关系,但听到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无力的安慰,或者只是一种事情并不发生在TA自己身上轻描淡写的“那有什么关系”,听了不仅不足以安慰反而让人更如百爪挠心般烦燥与一筹莫展。

第一次把“没关系”听进心里去的时候是在做个人体验的时候,我的咨询师对着惶恐不安的我说没关系,安抚住了我,让我安稳安定下来。那一刻的我是退行到一个小婴儿的状态,觉得自己犯了不可原谅天大的错误,但有一双温柔强大的手承接住了自己,有力而安稳地让我降落到地面,他说出的“没关系”是认真,诚恳,踏实,有力的,让我相信我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糟糕,事情也没有我认为的那么糟糕,即便真的有,也没关系,只要我愿意,就可以有重来的机会。

日积月累,这三个字连同它给我带来的感觉都慢慢地内化到了我的心里,也慢慢的带入到我的生活里,刚开始我会在事情办砸,出差错的时候,在惶恐,害怕,担忧,恐惧中对自己说:“没关系”。

当我可以陪伴这一刻自己内在那个瑟瑟发抖缩成一团的小孩的时候,慢慢的我可以把防御放下来,停止自责,内疚,辩解,不再去自我攻击或者攻击对方,转而进行积极的建设性的思考:

在这个环节里,和我有关的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

当时是什么样的想法促使我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怎样做可以预防?以后我该怎么做?

接下来我该怎么办?

当我这样去探究的时候,发现每一件事中都还有自己能够改善的空间,那种因无能,不满,挫败带来的愤怒和值向自己和他人的攻击,如同一团炽热的炭火被一盆冰水,浇的透透的。

没关系,天不会塌下来,人生不会因为这一件事就毁灭,航道也不会因此而改向。

我承认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确实是有处理不当的地方,我心甘情愿地愿意为此付出代价和学费,这就是自己该负的责任,亡羊补牢犹未晚,我会举一反三在以后的事情中引以为戒,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并且能在当下就拿出最佳方案来尽力补救,让损失减少到最少状态。

我是一切的根源,那么不仅可以成为失误的根源,也可以成为成功的根源。

因为害怕失误,养成了思虑周全追求完美不断提升自己以避免失误,在多年中虽然起到了一个看似良性的作用,但它的力比多投注却更多的是防御性的,背后有着极大的恐惧,背后和脚底都是虚而不实,无力而没有支撑的;当我允许自己失误失败,并不再指责自己,去对事不对人来汲取经验教训的时候,力比多开始转而极大地贯注在要做的事和如何做得更好上面,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案,它是建设性的,有力量的,因为它的背后是掷地有声的“没关系!”

这时的我能够把谨慎与大胆相结合起来,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态度上都开始了转变,遇到失误或者突发状况的时候也不再会像以前一样大脑一片空白,只剩下“完蛋了,真该死”几个字在盘旋,而是开启“办法总比困难多”的路线。

我不能决定别人如何对待我,但我可以决定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别人。

当我能对自己说“没关系”之后,慢慢的我开始在生活中去尝试着对别人这样说,刚开始有些弱弱的有些躲闪,后来开始越来越坚定有力,这里面蕴藏的是越来越将它深深地植入到我内心深处,我的信念当中,只有当我自己深深体会过,深信不疑的时候,说出来的才是有力的,可信的。

在对方被肯定的确认是真的“没关系”之后,也开始有了空间可以真正地开始就事情来复盘,自省而不是自责和推诿责任,承担责任不是一种来自超我的惩罚,而是一个事物发展的自然法则。

在文章开始的那一幕中,剑拔弩张的气氛一旦松弛下来,爸爸确认了是真的“没关系”之后就马上开始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反思,在安全的环境中我们才能真实地表达和自省。

虽然我说“没关系”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要达到让对方反省和交流沟通的目的,但它却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一旦在“没关系”之上附加了自己的目的,那么“没关系”就不再是真正的“没关系”,而成了“有关系”。

是的,没关系。

如果以前在关系中不曾这样被对待过,那么可以由我开始,这样对待自己,对待你。

没关系,我爱你。

阅读延伸:

湘霞|那些“比”大的孩子后来怎么了

湘霞|家庭中的生态系统:自由,控制与规则

湘霞:家族中代际传承的三角关系

湘霞文章合集

作者介绍:湘霞,独立执业心理咨询师,阿苏心理工作室合作伙伴(2014~今),心理咨询督导,精神分析倾向心理咨询师。中国石油大学兼职咨询师(2016~2017),中央财经大学咨询助理(2016),中南大学兼职咨询师(2017~2019),长沙理工大学团体督导带领者及兼职咨询师(2017~2019)。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一名妈妈后将心理学,教育学深度融合到家庭,婚姻,育儿及生活之中,不断体验证实,知之行之不懈不怠。

如需咨询请先阅读:湘霞|咨询目标:看见自己,成为自己

湘霞微信:yaya-2008    

公众号微信:asuxinli

(0)

相关推荐

  • 父母最好的礼物:培养孩子的情感弹性(上)

    神译局14小时前 关注 情感弹性是一剂良药.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 ...

  • 【生气也没关系!孩子逆商培养】

    海天商学院青少年领袖训练 7月29日 18:47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生气也没关系!孩子逆商培养] 一.有时候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因为妈妈唠叨?那是不是你忘了做重要的事情,所以妈妈提醒你 ...

  • 犯点错 也没关系

    最实用的心理疗愈&最落地的身心灵平台 文:凡默(斑马) 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婚姻咨询师 塔罗师|占星探索者|能量疗愈师 1 先说这个社会的一种病态,成人不允许自己犯错,也不允许孩子犯错. 这是 ...

  • 湘霞|杂谈(六三)

    · 图1 ·   成材是以成人为基础的 01 "付出了就有回报"和"付出了就马上有回报"是有区别的, 很多时候因为"付出没有回报"的心灰意冷 ...

  • 白洁霞:我爱你 妈妈(外两首)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亲爱的妈妈 我爱你 因职业的关系 ...

  • 湘霞|杂谈

    JOURNEY 杂谈 Life is like a journey 关系中当然是有利益考量的,但获利却是建立在一些非利益的基础之上的,譬如:信任,品质,付出,真诚......等等. 一个唯利是图,急功 ...

  • 湘霞|杂谈(六二)

    2021/3/5 01 艺术在达到"忘我"之境才能上升为艺术,还执著于"我"便只能为"技"与"术",而无法进入" ...

  • 湘霞|杂谈(六一)

    湘霞|杂谈(六一)

  • 湘霞|杂谈(六零)

    湘霞|杂谈(六零)

  • 湘霞|杂谈(五九)

    杂谈.59 01 对于自己过去的历史:沉溺与追溯,自我探索有着本质的区别. 沉溺是享受迷醉其中并不想出来,停滞固着: 追溯和自我探索是自己理解自己,看见自己,抱持自己进而成长自己的过程. " ...

  • 湘霞|杂谈(五八)

    内耗不仅存在于意识,也存在于潜意识 01 对于有些人来说,自己的存在感是通过痛苦来体验的:生病,意外,贫穷,吸毒,酗酒,危险,绝望--选择将自己不断置于这类境地重复体验它们带来的高强度的刺激带来的快感 ...

  • 湘霞|杂谈(五七)

    湘霞|杂谈(五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