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风情录|黄春红:袅袅炊烟

袅袅炊烟

黄春红

九十年代初期,我远嫁到浙江萧山。语言不通,饮食不同,好几年都不习惯。
嫁过去头年,每当傍晚,我便会站在三楼平台上,眺望西南方。家里的烟囱就在三楼,每次看到眼前的炊烟飘起,心里就特别难受。想吃家乡的川菜了,特别是豆瓣烧的麻婆豆腐和回锅肉,可是身在几千里之外。想着家乡的风景,家乡的人,家乡的美食,家乡的烟火味,禁不住泪如雨下。
萧山也有豆腐,萧山也有肉,但是做法不同。那里的豆腐比较嫩,一般都是煎一下倒点酱油,撒点葱花就可以了。肉做法就更不一样了,都是切成块,和着豆腐泡一起,也是用酱油红烧的。对于我这个四川人来说,想吃那卷悠悠。红浪浪的回锅肉,只能在梦里了。
每次写给哥哥姐姐的信,我只字不提一个人远嫁他乡的忧愁。我尽挑开心的事写,什么萧山很富裕呀,萧山农民全住楼房呀,这里每天有鱼吃呀等等,但又一次,我实在憋不住了,在心里给哥哥说,想吃家里的麻婆豆腐和回锅肉。
第二年七月的一天下午,我在棉花地里干活。同个生产队里的一个重庆女人在大声喊我。
“黄春红,你快回去,你哥哥来了。”
听到哥哥来了,禁不住一个激灵,拔腿就往家里飞奔。真是哥哥来啦,他带着我的小侄儿,拧着一个筐子站在大门口。我一头扑过去,抱住小侄儿,放声大哭。哥哥抹着眼泪走到我跟前说:“妹儿,不哭了,你写信说想吃回锅肉和麻婆豆腐,我给你带来了郫县豆瓣。”
那会儿包装很简单,一个像似篾条编织的桶,有点像小时候父亲钓鱼的筐子。盖子密封着的,那桶豆瓣,足足有十斤。想着哥哥带着孩子,又拧这么重的豆瓣,转几次车,不知在路上吃了多少苦头,心里 说不出的难受。婆婆在烧火做饭,公公骑着自行车出去买了两斤肉,两块豆腐。在浙江,有贵客来,一般都会买螃蟹、鱼虾,杀鸡杀鸭。可能是看见哥哥带来的豆瓣了吧。因为又一次,一个小姐妹回娘家,带了一点豆瓣辣椒来,分了一点给我,我就做过回锅肉。
看着公公买回来的菜,只有肉和豆腐,心里多少有点不开心。但转念一想,我们四川人,只要有肉、有豆腐、有郫县豆瓣,就会做出旷世美味。
远嫁之前,我在麻溪馆子里当过几个月洗碗工,对于炒回锅肉和麻婆豆腐,看得多,自然就会做。
我把肉切下一小块剁碎,剩下的煮成七分熟。一边切肉,一边把锅里烧上热水,放一点盐下去,水开后,把豆腐倒下去,一分钟后捞起滴水待用。锅烧热,油下少许,油熟后下肉片,翻炒至微卷,然后把肉刨到一边,舀一勺豆瓣下去炒香之后,再把肉片和豆瓣一起翻炒,一把蒜苗撒下去翻炒两下立马起锅。紧接着,洗锅放油,油熟放蒜瓣爆香,再放豆瓣一起炒出香味后,放少许水,再把豆腐放下去焖两分钟,勾芡起锅,撒一把葱花,红浪浪,烫呼呼的麻婆豆腐就端上桌子了。
公公婆婆那会对我也是不错的,就是很“做人家”(节约)。本来因为没有好菜款待我哥哥,婆婆心里有点过不去,上了桌子也没说别的,她拈了一块豆腐在嘴里说:“春红哥哥,今天去迟哉,没买嗦个饿饭(菜),明天叫春红去买”。紧接着,她的嘴唇吧嗒吧嗒的,看似有点惊奇,我心想,吃块豆腐就像嚼不烂似的。她把筷子放下,把豆腐端到哥哥面前又说:“这个豆腐啷个嘎好切(吃)个?春红哥哥,侬切呀,真的好切。”
我给哥哥做翻译,哥哥说:“麻婆豆腐好吃,是因为我们是用四川的郫县豆瓣炒的,郫县豆瓣是麻婆豆腐的魂哦。”
我翻译给婆婆听,顷刻间一阵哈哈大笑,第二天一大早公公就去菜市场买回来一条大甲鱼,还把婆婆养的大白鹅杀了招待哥哥。
看着公公喜笑颜开地剖甲鱼,杀大鹅,心里开心极了,这可是萧山人最高级的带客菜呀。我走出门外,骑自行车去离家两里路的辣椒地,摘青辣椒,因为甲鱼也是酱油红烧,鹅肉也是蘸酱油,我得煎一盘虎皮辣椒。萧山人虽不吃辣椒,但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种,专门有人来收购的。
我摘好辣椒,骑车返回的路上,看见我家三楼飘起了袅袅炊烟,这炊烟,有个喷香的味道,让我身心舒畅。

关  于  作  者

About the Author

黄春红,女,四川省都江堰人。生于60年代末,小学文化,热爱文学。90年远嫁浙江,2016年4月回到家乡开始学习写作,现是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都江堰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代表报》《四川农村日报》《成都日报》《安庆日报》《闽西日报》《惠阳日报》《都江堰报》,《龙泉驿》《光源》等全国多家报刊杂志。
(0)

相关推荐

  • 10大最好吃的川菜排行榜!02

    火锅 近几年,四川火锅可谓风靡全国,就连广东一带的人们也对开在当地的火锅店趋之若鹜.其实,被人们一概而论的四川火锅,也分为成都和重庆两大流派.而现今流行全国的,大多是重庆火锅:多种辣椒混合花椒混合炒制 ...

  • 【方志四川•音频电台】《舌尖上的四川》第12集:如果有“川菜101”,哪道美食可以C位出道?

    说起电视选秀节目,想必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回忆,从早些年的<超级女声>到后来的<中国好声音>,再到最近一两年的<创造101><偶像练习生>,这些大家耳熟能 ...

  • 都江堰风情录|黄春红:我的小脚家婆

    我的小脚家婆 黄春红 有一年初夏,生产队打麦子,太阳金杠杠的,麻溪田坝,包裹在金黄的麦浪中.时不时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麦香.打麦子的田就在家婆家旁边,而我家,挨着家婆家的.我追着板桶走,捡那种打不掉的青 ...

  • 都江堰风情录|黄春红:岷江上的船工

    岷江上的船工 黄春红 家住都江堰玉堂街道的二嬢,接近九十岁的人了,不但每天能爬几次六楼,记忆力还超好,口齿也很清楚.我每次去她们家,她都会一遍一遍地给我讲岷江船工的故事.讲着讲着,还会喊几声岷江号子. ...

  • 都江堰风情录|黄春红:金榜题名时

    金榜题名时 黄春红 三年前高考的头几天,我每天都给在绍兴读高三的儿子发微信.安慰他.鼓励他,给他加油.殊不知,踩到了"狗脚脚".他把我的微信和电话全关了小黑屋.他在绍兴,我在都江堰 ...

  • 都江堰风情录|黄春红:坚墙

    坚墙 黄春红 友爱学校的围墙根儿,有几株桃树,这几天开得正盛. 今天傍晚吃过晚饭,我和同事周姐去操场散步.想去围墙根拍桃花,远远就看见几个老师在墙根儿下摆拍.我小声开玩笑说:"你们看把围墙靠 ...

  • 都江堰风情录|黄春红:窗外

    窗外 黄春红   今天中午,我给自己泡杯茶,走到窗前,拉开浅黄色的落地窗帘,边喝茶,边欣赏友爱校园里的桃木梨树上绽放的花朵.忽然,从窗外的右边走过来一个胖乎乎的孩子,他穿着黄绿校服,戴着红领巾,皮肤白 ...

  • 都江堰风情录|黄春红:​办年货

    办年货 黄春红    记得十四岁那年的腊月二十八,生产队分红一百多元.那年代,一年到头挣工分,年底一把算.家中劳动力多的便是红社户,劳动力少的便是黑社户(要找钱给生产队).我家除了我而外,全是劳动力, ...

  • 都江堰风情录|黄春红:黄昏里的女人

    黄昏里的女人 黄春红 上个周末的黄昏,我从都江堰市区坐滴滴车,去天马镇的姐姐家.当小车拐进天马公路时,司机开始减速了.突然,司机说:"我们成都这几天热得很,你们都江堰太凉快了,你看这个树洞好 ...

  • 都江堰风情录|黄春红:九月,开学了

    九月,开学了 黄春红 9月1日早上,细雨霏霏,把都江堰友爱校园里的树叶淋洗得清亮,在天宇下显得晶莹剔透.几株大盆景里面的金蛋子树,在校园内各种鲜花映的衬下,美到极致. 8点半,雨停转晴,我一边欣赏着校 ...

  • 都江堰风情录|黄春红:月光下的玉麦林

    月光下的玉麦林 黄春红 八十年代初期,我以语文九十多分的成绩,考上了麻溪中学(初中). 中学地处麻溪乡政府的沙金坝,距离我们老麻溪有七公里路程.那会儿正直土地承包到户,家中缺少劳力,我读初中是母亲咬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