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老不好?用对两杯养胃茶,增强胃动力,胃胀、早饱、烧心…统统赶跑~

养脾胃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要想长寿首先要学会养脾胃。可是现代人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饮食起居不规律,脾胃出问题的情况很常见,这其中以功能性消化不良最为普遍。国家级名老中医王庆其王老,根据《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总结出一套补火生土法,能帮你摆脱胃胀、胃痛、烧心、早饱等问题

#这些症状你中了几个#

腹胀、早饱、烧心、腹痛、腹泻、便秘。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要先做胃肠镜排除器质性消化不良,而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又有上述症状,说明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会慢慢发展为器质性消化不良,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就随之而来了。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最常见的脾胃病,夏季是脾胃病高发季节,原因在于贪凉饮冷这些行为,最容易伤脾胃,而补火生土法,就适用于普通人夏季养脾胃。

病例:

王老的一位老年患者,常年腹胀、打嗝,容易肚子饿但一吃就饱,大便或者秘结或者溏薄。看过很多医生,也吃过很多帮助消化,增加胃动力的药,仍不见好转。最后找到王老,王老用健脾补气,补火生土法的方法调理,他的症状逐渐减轻,最后完全消失了。

补火生土的良药——干姜

王老告诉我们,干姜是一位补火生土的良药,可以增强胃动力。

干姜和生姜的区别
  • 生姜散外寒

  • 干姜祛内热、温中

干姜多用于脾阳不足或急症抢救,而生姜多用于日常调理散外寒,如常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里面的提到的姜,都是生姜。

经常拉肚子、腹痛、大便稀溏等平素就脾阳不足的人用干姜偶尔感受外寒生姜

王老教大家用干姜搭配其它几味药,组成夏季补火生土养胃茶。

养胃茶

【组成】党参12克、炒白术12克、干姜3克、薏苡仁15克、甘草6克、藿苏梗12克

党参、白术、薏苡仁健脾补气化湿,干姜温中祛寒,甘草调胃气补中气,藿香和苏梗芳香化湿。

【用法】煮水代茶饮。

禁忌】舌质红、口干、大便秘结等阴虚人群不适合吃干姜。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病和胃病可以从寒热进行区分:胃病易伤津液,病多从燥化、热化,故以热证、实证多见;脾病多从湿化、寒化,故以寒证、虚症多见。

脾与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临床上脾胃同病的人比较多见,单纯脾病或胃病的比较少,所以治疗上要脾胃同治

王老擅长用药性相反的两味药,组成对药来治疗脾胃病,帮助我们既驱寒又温阳。

黄连:清胃热,适用于口舌生疮、口渴欲饮

干姜:温中散寒,适用于脾胃怕冷、腹泻

黄连与干姜是“黄金搭档”,一寒一热,相辅相成,辛开苦降,针对寒热兼夹的脾胃病非常合适。

很多人认为脾胃病是吃出来的,其实不一定,在门诊中,经常可以遇到这种患者,常年吃药病情却反反复复好不了。

究其原因在于,很多人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忽视了一个和饮食没关系的重要因素——心理因素

长期的忧郁焦虑,再加上有器质性的病变,用常规的治疗胃肠病的药没有疗效,往往会发展为难治性脾胃病,甚至最后演变为胃癌。

王老带来了一杯代茶饮,能帮我们疏肝健脾,缓解情绪不畅导致的脾胃问题。

疏肝健脾茶

【组成】山药6克、炒薏苡仁6克、陈皮3克、甘草3克、代代花3克、枸橘李6克、大枣6克、焦山楂6克、蜂蜜适量

山药、薏仁健脾,陈皮、枸橘李、代代花、焦山楂疏肝理气消导,大枣、蜂蜜和胃。

【做法】将药材煮水后,放到温热状态加蜂蜜改善口感。如果胃酸过多的人不要加蜂蜜,会加重反酸。

【适宜人群】适宜于情绪不好的脾胃病患者,有胃炎,常规的治疗方法无效的人群。

专家出诊信息

王庆其

上海龙华医院

星期四下午 特需门诊

上海岳阳医院青海路

星期六上午 特需门诊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