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半夏半升是多少
相关推荐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6条
0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3条
0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注解伤寒论>:"头痛者,太阳也:发热汗出恶风者,中风也.与桂枝汤,解散风邪." 本条主要讲述桂枝汤证的主要临床症 ...
-
《内经图》:半升铛内煮山川,磅礴大气中隐藏着道家的秘密
《内经图》:半升铛内煮山川,磅礴大气中隐藏着道家的秘密
-
《伤寒论》——麻黄升麻汤
麻黄去节,二两半(7.5克),升麻一两一分(3.7克),当归一两一分(3.7克),知母十八铢(2.2克),黄芩十八铢(2.2克),萎蕤十八铢(2.2克),芍药六铢(0.8克),天门冬去心,六铢(0.8 ...
-
伤寒论剂量换算(伤寒论的剂量现代换算) 伤寒论中半斤是多少克
一.伤寒论剂量换算(伤寒论的剂量现代换算) <伤寒论>原方的剂量是: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您所说的已经是教材上换算过的单位了. 一般教材 ...
-
半夏真假鉴别(半夏半暖半倾城,旧人旧事旧时光)
写"半夏"这味药让我想了曾经的一个学生助理,他大学期间跟着我做了3年学生助理,平时不爱说话,但手脚勤快,头脑灵活,直到毕业我才发现他还有另一个突出的特长,那就是写诗,毕业时把大学期 ...
-
伤寒论之半夏、枳实、栀子、当归药对汇总
法半夏药对: 法半夏.陈皮:健脾升清,和胃降逆,使肺脾得调,以洁痰湿之器源. 法半夏.生姜:温中降逆,呕吐可止,痰涎可化. 法半夏.制南星.白芥子:化痰散结,凡痰涎流注于经络.膜原,阻滞生化之机,致使 ...
-
伤寒论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原文]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弱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 ...
-
茶话《伤寒论》讲义,第13讲:什么“疟”,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内容提要:1.通过<黄帝内经>和<三指禅>讨论了什么是"疟":2.讲解<伤寒论>条文6.24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陈胜昔,网名W ...
-
伤寒论之附子、麻黄、桂枝、柴胡、栀子、厚朴、半夏、防己、当归、枳实药对汇总(终结版)
简序:然以下虽论述十余个药物,吾尤以闲其多,概自<神农本草经>始,一药一阴阳,用之调节周身气机,其效不可胜数也,但其功可推之一二,亦不能尽其论,若潜思之阴阳五行至理,便了大道自然,历代论药 ...
-
《伤寒论》:乌梅丸、当归四逆汤、麻黄升麻汤关于治疗结肠炎、肠癌的效方!
乌梅丸.当归四逆汤.麻黄升麻汤是治疗结肠炎.肠癌的效方. 乌梅丸 <伤寒论>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蚘.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