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大连医疗英雄们,第一顿面是。。刀削面?

昨天,被各地医疗团队回家的新闻刷屏了,看的泪汪汪。

这次抗疫,他(她)们对得起这个“时代英雄“的称号,不接受反驳。

而英雄们回家,也都当之无愧的受到了当地的最高礼遇。

大部分的地方机场,都给予了“水门礼“这种最高规格的欢迎仪式。

我的家乡大连在这一次驰援武汉行动中,派出了546人的强大团队,其中500人派驻雷神山。

在昨天从武汉撤回的祖国各地团队中,大连大部分人还守在雷神山,祝愿大家都可以平安归来。

昨天回来的第一梯队,已经被安排了14天隔离。

而回家的第一顿晚餐,当然少不了大连海鲜的安排。

看看这硬核的菜单。

我顺着菜单看下去,满意的点着头,嗯,家常菜该有的都有了,周到。

可是,看到主食,我有些不淡定了。

刀削面?还是牛肉的?说好的第一顿要让咱医疗英雄们吃她们日思夜想的家乡饭菜,鲍鱼大虾海胆鸦片鱼都没毛病,怎么到这里就走偏了?

大连人,回家的第一顿面,必须是芸豆蚬子面啊

离家的大连人回来的第一顿,如果不是芸豆蚬子面,那我有理由怀疑他不是土生土长的大连银。

鸡蛋、芸豆和新鲜的蚬子肉煮的一碗手擀蚬子面,才是安抚灵魂的一碗好面。

说起花蚬子,虽然在大连这个挤满海参鲍鱼海胆螃蟹大虾和几百种鱼的排行榜上排不上名次,但必须拥有名字!

蚬子,你以为它只是富含蛋白质吗?

那就错了,错的非常离谱。

大连的花蚬子,降胆固醇,提高免疫力,都只是最基本的配置。

蚬子最牛掰的价值,就是壮阳壮腰增强精子活力,是增强性功能最见效的平价海鲜。

每年夏季,大连街头巷尾的烧烤,都看得到铺在铁网上吐露芬芳的花蚬子。

这时候,一只手抄起带壳的蚬子放到嘴边,哧溜一下把蚬子肉滑到嘴里,顺便把鲜美无敌的蚬子汤汁一口喝下去,一个接一个,那种鲜,非言语可以描述。

花蚬子、黄蚬子,不放水不放盐直接炒,才是大连蚬子最正确的打开方式,那一口鲜呐,直叫人两条眉毛同时掉下来。

蚬子入汤,是家家户户饭桌常见的一道菜。

蚬子汤治疗肾阳虚的功效,不能再强大了。腰痛?每天一碗蚬子汤,连续喝上一周,你再看看?

蚬子小白菜汤,是夏季餐桌最受欢迎的开胃汤,谁说只有广州人爱喝汤?

新鲜的带壳蚬子,和小白菜粉条一起炖,盛夏的晚上来上一碗,清爽还滋补,大爱!

这几年大连的海鲜搭配,也是创造出了新高度。

好比为了炖土豆而存在的鲍鱼,好比为了爆炒大头菜而存在的海螺。

以及为了炖茄子,而存在的花蚬子。

自从几年前尝到了这道菜,就欲罢不能。之后每次回家,谁请我吃饭没有这一道茄子炖蚬子,都没法一起玩儿了。

茄子的鲜,本来已经是菜系中的探花,跟蚬子搭了伙,轻易的升级为状元,哪怕是跟土豆强行绑定的鲍鱼,比这个鲜还差了几个等级。

当然,在全民吃辣的时代,也不能少了蚬子的一席之地。

辣炒蚬子,分分钟教小龙虾明白如何做一个能打的单品。

姜葱爆锅、辣酱调味,翻炒几下麻溜的起锅,一道让人吮指难忘的辣炒蚬子,必点!

而我最爱的,永远是妈妈那一道拿手的蚬子肉炒鸡蛋

鲜嫩的鸡蛋,跟旺季的新鲜蚬子肉一起炒,鲜甜可口,直下一大碗米饭!

我最大的希望,是这个夏季世界各地疫情结束,可以欢脱的回家,吃一碗芸豆蚬子面,炒一盘辣炒蚬子,点一道蚬子炖茄子,跟伙伴们在烧烤店左手烤蚬子右手把瓶吹勇闯天涯!

想跟我回家吃蚬子的伙伴,留言报名吧!

美食颜料人---乔大爷

新加坡万事通首席美食撰稿人

吃美食   写美文走美景

资深吃货,常年奔波于亚太区,爱吃爱拍爱写。每到一地,必定钻寻当地美食特色一尝而后快。言语诙谐,轻讽幽默,居于新加坡,博采当地传统美食和各地特色美食精华,用照片和美食跟你一同体验亚太美食之都。一起来吧!

一想到你在关注我就忍不住有点紧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