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烬南江(王一丞) | 赛作文 打擂台 初中篇

指导阅读

提升写作

“赛作文 打擂台”

小学组、初中组、高(职)中组、教师组,分组比赛;诗歌、小说、散文、议论文,文体不限;常规体、书信体、日记体、微信体,形式不拘

形式上,原文+点评+跟评。点评者是教师、作家;跟评者是各方读者。

对擂台赛中展示的作品,“赛作文”将进行总结、评选,根据每篇文章的阅读点击量、导师点评、读者评价等,优秀作品将给予奖励、推荐发表、结集出版,优秀作者将优先参与我们组织的各类讲座及提升活动。

欢迎各学校、培训机构以及个人不吝赐稿,踊跃点评。

作文大擂台打擂开始!

来!来!!来!!!

请!请!!请!!!

赛作文
擂台作品

烟烬南江

王一丞

寿光世纪凤华学校八年级二班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起笔写景,已是不俗】

江畔的杨柳垂下了腰去,万千青丝垂于南江中,勾弄起了圈圈涟漪,一只猫儿躺在墙根打盹儿,偶尔还晃晃那根奶白色的尾巴,河上还有笛声传来,清脆嘹亮,倒叫人听的入迷了去。【要是高手,这猫儿和笛声,就跟下文有关,莫非会帮美女杨琪脱险?写景既是环境烘托、营造气氛,也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这样才是高手。我们且看后文如何?】

江边有座宅子,别看宅子不大,却是城中人尽皆知的酒楼,出名的,不是酒菜,而是楼中的戏班子。【交代地点和人物】

楼内,一个妆容艳丽的姑娘正在为自己细细上妆,烛火光暖,当真是让人移不开眼的美景。【外貌描写。只写“令人移不开眼”就已传神,不错】

“阿妹?”

杨琪听见身后的响动,不由的扭过头去。

是自己的胞兄,杨清。他的手里拿着一身粉色的戏服,显得有些不安,站在门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动作与心理结合地很好】

杨琪微微一笑,问道;“快开唱了吗?”

杨清连忙答道:“嗯。班主让我来催催你。这是你的新戏服。”

“怎么,这回突然换了戏服?”杨琪很是惊讶。

十六的不安越发明显了起来,犹豫再三,一咬牙还是说了:“城中的王公子今儿个也来了,还包下了最好的房间,班主看着似乎十分高兴,但是……阿妹,为兄就你这么一个亲人了……”

杨琪当即就明白了,这王公子,是城中出了名的恶霸,欺男霸女,臭名昭著,这场戏,怕是唱不安生了。

她深吸一口气,端起得体的微笑:“会有办法的。也许是兄长多想了。”【这一段对话与心理描写,很见功力】

杨清目送着胞妹远去的背影,像是下了什么狠决心似的,面色凝重的往自己的房里跑去。

烛火朦胧,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胭脂粉香,熏笼里的白烟袅袅升起,带着三分的迷醉,伊人踏莲步,还未开腔,光是远远的望着,就叫人醉了几分。【这一段人物描写很巧妙,看似写人又没写人,只是勾起读者的遐想】

熟悉的乐声响起,杨琪捏了个兰花指,抬眼向上望去,果不其然,是那个王公子。

也许这三尺红台,便是自己的宿命吧。

另一边的杨琪,露出一抹嘲讽的笑容,兄长的担忧成真了。王公子当着所有人的面提出,想要娶她过门,做第十房小妾。

明着拒绝当然不行,她只言自己有物要赠公子,王公子大喜,允她先回房去取。

杨琪面色决绝,拿起梳妆台上的小瓷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正要服下之时,杨清却突然推开了门:“快跟为兄逃!后门的侍卫为兄已经打点好了!”

逃?能逃去哪儿?杨琪跟在杨清身后,跑的气喘吁吁。王公子不是痴呆,很快就发现了事情的不妥,立刻派人追来。

身后脚步的嘈杂声越来越重,兄妹两人不禁都露出绝望的神色,她们已无路可退,眼前,只有一汪南江水。

跳吧?

跳。

当冰冷的江水蔓延全身,胸口稀薄的氧气被尽数剥夺,也许就这样,阖上双眼吧……

【猫儿呢?笛声呢?这里没有接上,可惜可惜!】

南江水永不停歇,欢快的向远方奔腾而去,最后流入了城外一湖不知名的泉水里,太阳将落未落,余晖照耀着泉边苍白的两人,一采药的小童路过此地,正欲呼喊,一双眼睛却慢慢睁了开来。

她再也不是杨琪。

伸手向那小童要了采药的小刀,深吸一口气,用力的往脸上划入,一条深可见骨的伤痕横过了原本倾城的容颜。【这个情节,不合理。既然已出虎口,自残又是为何?】

鲜血染红了她的大半张脸,划过如玉般洁白小巧的下巴,悄然滴落,在湿漉漉的土地上绽出一朵朵红艳的花儿。

从此以后,过往一切皆如云烟,烟烬南江,从此,城里的一切,便与她再无半点关系,她只是一农郊的采桑女,仅此而已。【这结局,令人叹息,也令人丧气,让我好伤心。设计的不好】

导师

点评

蒙面导师-1号

说明:我们所有点评导师,在没有公布比赛成绩之前,一律蒙面上场。最后集体亮相。

说实话,这是一篇很有典型意义的文章。作者小小年纪,能写到这个样,真的不容易,很有才情。平心而论,我当年写不到这个程度。正是因为如此,我要先表达敬意:后生可畏,小子可造!

但是,文章的不足也很明显。

文章的结构、细节、语言都很见功力,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的密切结合,让人佩服,特别是几处外貌描写,很是传神,也能勾起读者的遐想。

不足的地方,有两个。

一个是情节设计不够合理,比如猫儿、笛声,出现了却没用上,再比如那个自残的情节,不尽合理。这个与作者写作的经验不足有关,不是大毛病。

再一个就是文章的立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文章的灵魂、境界都在立意上见高下。本文的故事,是个常见的故事,要见功力,就是立意上出新。可是,这类故事,一般就是两种立意:玉碎,逃避(包括消灭坏人后隐居或毁容、隐姓埋名)。可是,这几种结局都被人写滥了。还有没有新的结局呢?这就很考验人了。

这让我想起有一年高考,作文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好多同学都写了科幻故事,可是基本都是在写故事,没有思想——没有科学与伦理的冲突、没有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所以基本都写得很平庸。有一个学生考前问我,作文怎么立意,我就告诉他,要写人生、生活的哲理。他遇到这个题目后,设计了一个车祸后病人需要移植别人大脑的故事,然后指出:“生存权是人的最大权利。”这就切题了。

虽然王一丞这篇文章,也有主题,但是却不新鲜,落了俗套。如果要出新,假如用倒叙的方式,一开始,采桑女就出场,收拾当年恶霸,整顿一方风气,建立个世外桃源什么的,然后再引出当年故事,不是也可以吗?这就有点像《基督山伯爵》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建议,具体要怎么设计,还要作者本人来做。

多读书,多思辨,成为一个有思想、不平庸的小作家,如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