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辩证要点

太阳病

脉浮头痛项强恶寒(八个字为提纲)恶寒是主要病情

阳明病

以胃家实(三字为提纲)恶热二字为病情

少阳病

以口苦咽干目眩(六字为提纲),喜呕二字为病情

太阴病

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二十三字为提纲),食不下三字为病情

少阴病

以脉微细,但欲寐六字为提纲,但欲寐三字为病情

厥阴病

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二十四字为提纲,不欲食三字为病情。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的六经

       从源流上来讲,<黄帝内经>是一脉,主要讲如何顺应四时,如何养生,以及经络和针灸理论.内经为什么要讲经络?因为针和灸这些疗法是可以具体定位到某经某穴的,比如你针刺足三里,针刺合谷,以及 ...

  • 从无字处读书 从运气解伤寒

    嘉庆二十五年(1820),岁次庚辰,陈修园重订的<伤寒论浅注>刊行在即,其门人陈宾有.陈道著.周易图.黄奕润.何鹤龄.薛步云.胡明怀.郑保纪.林士雍.廖对廷.林永镐.程绍书.陈定中等学习该 ...

  • 中医伤寒论六经辩证---证候分析辨证要点

    中医伤寒论六经辩证---证候分析辨证要点

  • 运用伤寒论六经辩证治疗糖尿病

    一.立论依据 <伤寒论>理法方药一脉贯通,除对外感病外,尤其于疑难杂证的辨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其六经辨证反映了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由于外感与内伤常兼夹,且经络与脏腑相连,六经辨证 ...

  • 易记易懂:伤寒六经辩证歌诀

    一.<太阳病证> 伤寒经病 伤寒经病邪走经, 六经路径辩证清, 太阳头项强痛紧, 阳明面赤额痛行, 少阳暴聋目赤痛, 太阴腹满肢痛频, 少阴喉肿五方治, 厥阴吐涎痛颠顶. 六经合病, 并病 ...

  • 先背后悟:伤寒六经辩证歌诀和主方剂!

    一.<太阳病证> 伤寒经病 伤寒经病邪走经, 六经路径辩证清, 太阳头项强痛紧, 阳明面赤额痛行, 少阳暴聋目赤痛, 太阴腹满肢痛频, 少阴喉肿五方治, 厥阴吐涎痛颠顶. 六经合病, 并病 ...

  • UC头条:中医基础: 六经辩证金口诀

    点击加载图片 本资料仅供参考.讨论.学习.辩论,不作为患者自治的参考,否则后果自负. 由于本资料中未出现作者名字,所以如果作者看到了,请告知小编,小编会及时加上去:如果侵权,立删. 六经阴阳辨证用药金 ...

  •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辩证解释

    初天麟 初心易医 1周前 东汉张仲景于公元三世纪初撰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该书在流传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l ...

  • 六经辩证精华,疾病的传变规律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讲解的题目是中医的六经传变理论.这个六经传变很复杂,我们尽量用大家都能听懂的方式来讲,在这个题目开讲之前呢,我们先讲一个身心一体的观点,希望能对大家提高对中医的认识有所帮助. ...

  • 《植入六经辩证:将六经辩证植入你的大脑》思维导图

    六经辩证,相信每一个学伤寒的中医人,都很想掌握的---- 但是,你学过伤寒论就一定发现了,整本伤寒论几乎都是某某证用某方治之,仲景先师一点也没将病机是什么,如何辩证给写清楚,只把症状列出,出现这些症状 ...

  • 六经辩证归纳,病机十九条解读

     六经辩证归纳 作者:中医新技术 中医辨证方法之一.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的辨证方法之一.汉代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