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这些空间都没有!你那还叫校园设计?

每天8:15,设计气象台素材干货知识等着你

不知道怎么做校园项目?

不知道哪些空间能为校园方案增加亮点?

不知道校园方案有哪些布局方式?

今天就带你看看校园项目到底该怎么做!

文末附最新校园项目精致SU模型合集

哪些空间能为校园方案增加亮点?

校园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场所,如何让你的方案不显得那么枯燥无味呢?那就需要在满足各部分功能及流线合理的前提下,打造多元化的共享空间,为校园增添活力。

▲室外庭院©致正建筑工作室+大正建筑事务所

▲室内中庭©致正建筑工作室+大正建筑事务所

你可以多设计些这样的空间:

比如庭院空间可以分为室内、室外不同类型的“庭”,为学生们提供多层次的空间;阶梯平台不仅可以作为交通,还能用来作为交流、阅览空间;屋顶露台可以在高密度的校园环境中引入自然,加强建筑、景观、室内外的融合。

增加公共空间的多样性,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你的方案自然就会脱颖而出。

▲阶梯空间©致正建筑工作室+大正建筑事务所

▲屋顶露台©GND杰地景观设计

校园方案有哪些布局方式?

校园建筑功能比较丰富,并且相关联的教学空间有一定的规律性,你知道如何将多种功能单元,组织成一个整体性较高的教学“复合体”吗?我总结了下面几种布局方式。

鱼骨状布局

什么是鱼骨状布局呢?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一条交通主线将不同的功能体串联起来,形成结构清晰的开放式布局模式。

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将各个功能联系起来,还能保证每个功能体之间的独立。鱼骨状布局是所有布局中将每个功能的独立性和联系性处理最好的一种布局,是比较常见的布局形式。

院落式布局

院落式布局是以“院”为构建建筑空间布局的基本骨架,每个院落开敞程度不同,但是要相互联系,尺度适宜,将各个功能有机的组织在一起。

线状布局

线状布局是利用线性形体将各部分的功能空间组织起来,交通空间一般设置在形体转折处,这种布局方式要注意交通空间之间的距离要满足疏散要求。

▲福田中学校园设计©临界工作室

辐射状布局

建筑以中心为原点向四周辐射,这种布局方式叫作辐射状布局。中心为主要的公共空间,周围是逐级降低的次级空间,依据建筑的不同功能进行布置。

这种布局方式的优点在于建筑的主次结构清晰明了,人流可以从中心快速的疏散,每部分的分流都能拥有各自小的公共空间。

▲西湖大学校园总体设计方案 ©HENN

竖向布局

竖向布局是将不同的功能形体进行竖向叠加,形成一个功能空间复合的有机系统,表现出丰富多元的校园建筑形态。

这种布局使校园建筑功能层次丰富、空间组织有序,对于现代集约复合化的基础教育建筑尤其重要。

▲香港珠海学院新校园 /©严迅奇建筑事务所

那些令人惊艳的校园设计!

介绍了校园的空间设计和布局方式,你知道怎么运用吗?我们来结合案例看看那些令人惊艳的校园设计。

鱼骨状布局

丨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附属中学丨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附属中学位于杭州市滨江区之江大桥附近。建筑师希望这所学校成为现代化钢筋水泥中的一片活力绿洲,不仅是学生们学习的场所,同时也为学生们的生活增添绿意。

为了最大限度地将“阳光、绿地和空间”引入校园,设计师采用架空、穿插、拼叠、屋顶花园等手法,使建筑本身成为联系校园众多功能及区域的纽带。

▲形体生成©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筑主体采用简约生动的形体组合,立面以灰色铝板为主,点缀少许红色,为立面效果增添韵律动感。

▲建筑主体©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绿色调的架空层吊顶是绿色景观的延伸,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心理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架空层©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院落式布局

丨复旦大学新江湾第二附属学校丨

▲总平面图©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复旦大学新江湾第二附属学校项目位于上海新江湾北部,是一所72班九年制一贯制中小学校。

该项目的设计难点是在较小的地块里如何去突破小学行列布局的刻板方式,以创造更多有活力的空间,并且将不同功能的体量合理布置。

由于用地限制,项目采用整体连贯的“弓”形体量,使布局更加紧凑,形体一气呵成。在空间处理上,设置不同高差的公共活动场所,并用下沉庭院、台阶等作为联系空间的纽带。

校区按东、西向分为运动区和教学区,目的是为了减少东侧沿街对教学区的影响。

▲运动区和教学区©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为进一步提高用地效率,设计师将较大体量的空间沉入地下,并嵌入三个下沉庭院,以供通风采光。

这些新的“地面”为学生们提供了多元化的共享空间,比如围合型的庭院空间、退台型的屋顶花园、观演型的阶梯教室等,创造多维度的校园环境。

▲南侧下沉庭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辐射状布局

丨西湖大学校园总体设计方案 丨

西湖大学是中国第一所民办新型研究型大学,其目标是打造一座与其他世界级大学比肩齐名的前沿机构。西湖大学鼓励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交流,这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都有所体现。

▲功能布局示意 ©HENN

整个校园坐落在一座圆岛上,将学术环作为大学的核心,四个主要的学院综合体环绕中心分布,并形成相互贯通和协作的空间,将自然环、学术环、生活环有机融合。

▲内部公园区域 ©HENN

▲研究大楼©HENN

看完案例你们有没有觉得思路清晰了很多,如果你还是不会做校园项目,我特意为你准备了最新校园项目精致SU模型合集,不仅包含了多种的布局方式 ,还有多元的共享空间。

1.参考论文:《基础教育空间复合化设计研究》

2.部分资料来源:©谷德设计网gooood.c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