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高情商的人,从来都不讲道理

01

那些道理很好,但我只是想吐槽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有位好朋友遇到了事,心情很低落,于是一边跟我倾诉,一边问我该怎么办。

接下来我便一条一条地开导她,每一条都非常认真地在帮她解决问题,朋友点了点头,但似乎并没有因此开心起来,反而又去找别人吐槽了。

生活中,你是否也遭遇过这样的尴尬?

明明是在用心帮助对方,对方非但不领情,甚至可能被你说得更郁闷。

心理咨询师李松蔚在《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这本书中提到一个关于自己朋友的故事:

他的朋友也是心理学出身,有一回某群的一个妈妈在吐槽,说孩子不回家好好写作业,每天都磨蹭到晚上十一点,问大家有没有什么办法。

群里当爸妈的立刻响应。

“一样一样,我们家娃每天都拖到半夜,被我吼得一边哭一边写。等他哭完睡了,我再哭。”“关键是现在小学布置的作业太多了,难度还大,很多题目我们大人都做不来。”“干嘛学习的事都是你来管,你老公呢?”

大家聊得不亦乐乎,但没有一个人提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学心理的朋友了解情况后,立刻在头脑中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解。比如,关注即强化——越是关注孩子不写作业的行为,越是会强化他的这个行为等等。

于是,他编辑了一大段文字,把道理好好讲了一遍。

结果那位妈妈的回复是:“感谢!很专业。”还配上了鲜花、笑脸之类的表情。

表面上看是接受了建议,但这个原先跟别人互动得热情洋溢的妈妈,却做了这样一个礼貌和敷衍的回复。

朋友不解:这个妈妈是来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为什么对群里那些然并卵的建议纷纷响应,却对自己从专业角度给出的建议视若无睹?

李松蔚解释,在他的心理咨询中,有一类人属于“游客”,他们过来,只是找人聊聊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聊完了,就走了。

至于要不要改变,那是他们的事。

不是因为我们的说辞不给力,也可能是因为人家并没有那么愿意向前走。

生活中的我们也一样,有时候只是需要抱怨能被听见,有时候需要让人看到自己的辛苦,有时候仅仅只是确认自己不是世界上最惨的那一个。

别人的道理很不错,但对于我们来讲,真正重要的是跟人一起,得到认可和支持。

大多数人需要的,还是先保留一段自己的节奏,和周围的人一起吐吐槽。

02

你的好心指点,就算有理,也可能适得其反

前段时间,我报了一个心理学课程,学员全部加到一个微信群里,老师在群里发语音讲课。

上了7天的课之后,紧接着后面还有其他课程。

如果想听,需要重新报名,如果不想听,就面临着是重开一个群,还是让少数不想听的人先退群的问题。

然而,退群就意味着,群里老师讲课的语音和课后解答的聊天记录全都没有了。

有些因为工作太忙,无法在短时间内听完所有语音的人纷纷提议,另开一个群,多给他们一些时间消化消化。

结果有一位学员自告奋勇出来安抚,说不要心急,就算解散也没那么快,大家现在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把没有学习的课程赶紧补上,该做笔记的做笔记。

末了,还补一句:很多时候,希望只能寄托在自己身上。

看字面意思,她这番话并无恶意,也确实有道理。

但却惹得一些人不高兴了,觉得不了解自己时间安排的人,没资格在旁边指指点点。

其实,他们不高兴的点,并非别人的建议没道理、不靠谱。

而是,这些出于善意的建议,其实也是在暗示:在时间管理这件事上,我比你更专业,你只要按照我说的去做就行了。

但是,这种暗示似乎有一点儿越界了。

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不了解我的工作,就没有权利对我说:“对于你的工作,你工作上的时间安排,我比你更专业。”

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拥有决定自己行为的自由,如果结论不是自己下的,而是被别人强加的,无论对方的观点是否正确,都会本能地要找回这种自由,以体现自身的自由意志。

还有研究发现,教条式的语言,会让我们感觉备受威胁,“你需要做的是……”“你必须……”就属于这样的语言,容易激起逆反,引发矛盾。

如果群里的那位学员换一种表达方式,说:“有没有办法每天早起一小时,争取一点时间呢?”

把这种疑问表达出来,或许就会有一场关于时间管理的愉快讨论。

就像李松蔚说的,这就创造了一个纯粹留给对方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他是自由的,只有真实的反馈需要面对,而没有谁规定他必须“怎么做”。

03

对于向你倒苦水的人,可能需要适度的冷淡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事。有人找你倒苦水,除了安抚,我们还会本能地帮他想办法,甚至是解决问题。于是,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他真的好过分,这样欺负我!”“是真的过分!就不能跟他讲道理吗?”“讲过啊,没用……”“那就跟他撕啊!要不要我帮忙?”“算了,同事一场,以后还要相处,关心不要弄得太僵了……”

或者是老人跟子女抱怨,家务活做得腰酸背痛。

你说要不去做个按摩,他说没事休息休息就好。

你说要不请个保姆,他又说不用,交给保姆不放心。

总之,他提出问题,你热心解决,最后绕了一大圈还是回到原点,问题还摆在那,什么也没有改变。

实际上,别人在向我们倒苦水的时候,并不是真的要我们帮忙,只是想找个人,找个地方倾诉一下。

这时候,你往往只需要在情感上认同对方,继续听他们倾诉就好。

具体来说,就是这样一种对话模式:

“你知道他有多过分吗?……”“真的好过分!”“更过分的是,他竟然……”“唉,太过分了。”“对啊,你知道跟这样的人在一起有多惨吗?”“真的,你好惨哦。”

这样的对话可能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太冷血。

但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让对方尽情地表达委屈,何尝不是一种尊重呢?

理解对方的痛苦,但不建议他们改变,也是对他们生活方式的一种尊重。

就像一位心理学家所说的,有时候,冷淡的相处自有一种温柔的善意。

那意味着:哪怕你不断强调你的痛苦,我仍然相信你有为自己做主的能力。

盲目讲道理,才是自私的表现。

很多时候,矛盾发生,或是别人带着情绪抛出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是试图通过讲道理来化解。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其实缺乏了一个对情绪接纳的过程。

当一个人被负性情绪包围的时候,通常也是内心及其脆弱无助的时候。喋喋不休地讲道理,别人根本听不进去,甚至会觉得你不理解他,心中更多了委屈,负性情绪进一步扩大,还有可能引发新的矛盾。

大道理谁都懂,但很多时候,我们缺的不是道理,而是一颗愿意接纳自己的心:我希望你了解到,此时的我是不开心的。因为我信任你,所以希望此时无助与虚弱的我,能够在你这里得到短暂的停靠与休息。

愿你我都能遇到一个不问对错,并无条件接纳自己的人生知己。

(0)

相关推荐

  • 清晨碎语 | 不太喜欢不讲道理的人(20.11.12)

    一直认为,做人应该守规矩,讲道理. 这是基本底线. 守规矩是行为表现,讲道理是思想基础. 或许你做不到每时每刻都守规矩,人活一辈子,总有偶尔闯闯红灯,上课上班迟到早退的时候. 但你得有基本的规矩意识, ...

  • 别和烂人计较,别和烂事纠缠

    作者:妈小咪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 村上春树曾说: "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洋". 对此,深以为然. 在这个世上,你永远无法改变他人,就算你再努力,也无法让所有 ...

  • 能让生活变好的道理才是好道理

    从小到大我们听别人讲了很多道理,也学了很多道理.但有多少道理是我们能真正做到的?举例"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付出会有回报"."失败是成功之母&quo ...

  • 吵架时,最能用道理堵死你的星座

    有的人在吵架时纯粹是胡言乱语,满嘴脏话,而有的人则会选择平心静气地化解矛盾和争执.因此,即便是吵架,相比于无休无止的说狠话说脏话,不如用道理来进行沟通来得更有作用些.让我们看看在十二星座中那些吵架时, ...

  • 道理孩子都懂,但就是不做,为什么?

    放学时间,上了中班的琪琪看到小班的豆豆在校门口撒泼打滚,大哭大闹,对妈妈说:"幼儿园的孩子不能在校门口撒泼打滚,乱发脾气."妈妈听到一阵欣慰,感觉自家琪长大了. 但隔天琪琪就在校门 ...

  • 真正高情商的人,往往“不讲道理”,尤其在这3件事上,值得学习

    人与人相处讲究的是人缘,如果遇到高情商的人时,我们会感受到对方的睿智,确实让人感到舒服自然.但这就说明高情商的人是处处替人着想,情愿委屈自己也不得罪别人的人吗?非也,这只能说明是一个老实人罢了. 真正 ...

  • 真正情商高的人,从来都不讲道理

    愿我们提升自我 永不止步 心有敬畏 热情爽朗 活成自己的江湖! -与你分享最接地气的成长干货- 这是你与max的第5次相遇 文 | 程max 图 | 网络 全文共:3947字 预计阅读时间: 11 分 ...

  • 《荀子》经典10句:高情商的人,都很注意这10个细节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 全书共分三十二篇,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哲学思想.政治理论.治学方法.立身处世.学术论辩.经济军事等. 今天,诗词君从< ...

  • 高情商的人,都戒掉了这三种习惯

    高情商的人,都戒掉了这三种习惯

  • 高情商的人,都有这十种说话习惯

    黄渤,被公认为娱乐圈高情商的代表,40出头的他与中年油腻搭不上边,以高情商征服了人心. 印象最深的是他做客鲁豫有约时,鲁豫问:"现在觉得自己特别火了吧?" 他既不故作谦虚也没有心高 ...

  • 高情商的人,都有这7种说话习惯

    大家好,我是黛西. 以前我总是很羡慕,那些高情商的人,他们似乎可以和任何人,顺畅地交流. 而自己却好像也有奇特的本领,能让很多谈话,都瞬间冷场. 之后自主创业,我遇到不少高情商的朋友.和他们聊天实在舒 ...

  • 高情商的人,都戒掉了这四种说话方式

    孟非说:"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能认识和激励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 ...

  • 工作中这10个字眼,高情商的人从来不说

    郭德纲曾说:你也会说话,我也会说话,为什么你要花钱来听我说话?Zei是高科技! 的确,你不得不佩服那些说话高手,"平地抠饼,对面拿贼"的口上功夫--三言两语.口吐莲花都是功夫,好好 ...

  • 真正​高情商的人,都懂得告别“自杀式聊天”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是不小. 有些人一开口说话,就令人心生欢喜,愿意和他多聊几句,继续聊下去: 而还有些人则截然相反,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们要向全世界,示范什么叫自杀式聊天,一开口就让人没有聊天的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