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烨宝对对唱

“阿一阿。”烨宝不停地吐出这句“歌词”,我听不懂。他唱的却很兴奋。

“阿一阿。”我跟着他的节奏,唱他的歌词。他突然停了一下,又开始唱。我也跟着他的节奏继续唱。

于是我们的歌变成了他一句“阿一阿”,我一句“阿一阿”。

“哦一哦。”趁他的节奏慢下来,我开始了主导,他还是“阿一阿”,我变成了“哦一哦”。于是我们的歌变成了“阿一阿,哦一哦。”

就在我们在一个频率上“创作”我们的歌曲时,他突然跟着我说了一句“哦一哦”。声音很小,眼睛看着我,好像在问:“对吗?”

虽然只有一句,但我知道,他在听,他也在对此感兴趣,就像我对他的声音也很感兴趣一样。

这是上周的事情了,今天我们又对对唱了。

“树带,树带,树带。”烨宝不停地“唱”着。我就发出“咔咔”的音。他说“树带”,我说“咔咔”。我等着他变得和我一样。但没有,他一直“树带”,我一直“咔咔”地对对唱。

突然他小声地说“咔咔”。

“哇哦,太棒了。”我揉揉他的脸,特别夸张地表扬他。

可能是他的树带还有其他想表达的内容,他对咔咔没有兴趣。

我在想:他是不是想表达袋鼠,于是我给他唱袋鼠妈妈。

嗯,显然他还是没有兴趣。

虽然很多时候,他的语言我们听不懂,但一定有它的意义。我愿意慢慢探究,希望有一天能够懂他的表达,我愿跟随他的语言,找到我们可以教育的点。

我喜欢跟随他们的语言,就像很久以前,我跟随康康说:“嘚了嘚嘚了嘚”,他眼睛放出的光一样。

我喜欢跟随他们的动作,就像我跟随辰宝双手用力地向下甩,他嘴角露出的笑容一样。

教育,应该是先跟随,再引导,慢慢变成影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