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学·散文·李良鹏】炕角濒危 ——《老鹏》长篇自叙散文二十九章(连载1)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25

炕角濒危

——《老鹏》长篇自叙散文二十九章(连载1)

原创/李良鹏

[引子]

正是国家困难的日子,国穷家更穷。在八百里秦川的东端,黄土高原的东南边缘,有个叫东石槽的小村子。这村地势北高南低,北靠台塬,南为碱滩。台塬上光秃秃的,荒凉一片,西北风摇摆着树上干枯的枝桠吱吱作响。碱滩杂草丛生,枯黄遍野,在盐碱的映衬.下,清晰地看见细如麻杆的玉米杆,田鼠在草丛与玉米杆下觅食跳蹿,不耐烦地发出刺耳的叫声。村里的人家就住在台塬下面。那巷道沿着台塬,由东向西,一字延伸,东高西低,最东边的是住在半坡上,村上人称东埝坡。这东埝坡只住三户人家,分别为李王张三姓。最东边的是李家,再往东就是埝台式田地,与邻村黄都村相连。时下,秋收刚过,秋风来急,捲着枯叶,扬起尘土,铺天盖地似的笼䈇着村庄。风儿敲打着门闩,呼啸着纸糊的格子窗户,拍打着土墙上外干内湿的红暑蔓儿。人们躲在低矮的屋里,不敢随意走出屋子,期待这恶劣天气的好转。

随着风声减弱,一声婴儿轻弱的哭声,一个新的生命降临了。于是,这东埝坡活跃起来,乡里乡亲忙火起来。急促的脚步,焦燥的亲情,诚挚的乡情,无奈的眼神,茫然的心境,都集结在这东埝坡李家小院。这个刚出生还不知名子的男孩,他的故事便由此生发,定格在这东埝坡公元一九六二年七月二十九日狂风大作之时。

第一章、炕角濒危

座东面西的两间低矮的厦房里,前屋的土炕上,母亲脆弱地躺着,挣扎地向旁边的亲人说:"快救救他爸,送到城里去。"一旁的张大婶安慰道:"担架都准备好了,这就去城里。"话音未落,七八个青壮年进了屋里,把不大的屋里,围了个水泄不通。炕上,父亲高热持续不退,面色若中毒样,且带有乏力及全身不适症状。赤脚医生师先生诊断为伤寒,并嘱家人立即送往医院。在亲朋的关照下,父亲还没顾上看一眼刚出生的儿子,就被亲人们用担架送去医院。
看着一群青壮年抬担架远去,屋里的亲人们才缓过神来。母亲问身边的张大婶,"孩子咋样?"
"没有动静",张大婶撩起裹着婴儿的小褥子,看了看。
母亲没有作声,泪水直流。
旁边的亲人搭话道:"不行就算了,现在只能先顾大人了,这孩子也真够可怜啊。"
张大婶坚决地说:"大人孩子都要救!",说着话,她又用手试探了孩子的脸,蓦然惊喜道:"孩子还有气,孩子还活着。"
旁边的人都精神起来,连忙把注意力集中到孩子身上。不知谁手重了一下,孩子哭出了声,这哭声惊喜了屋子里所有人,屋外的风也似乎一下子停住了,院子里静悄悄的,院子上空回响着婴儿的哭声,……
这孩子有了哭声,也就有名子一一良鹏。

作者简介

李良鹏,笔名浪沙,陕西大荔人,中共党员,字孜达,号无为堂主、秦川墨人等。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历任中文教师、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文史委员会主任、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幼承家学,喜文学、好摄影、工书画。现为中省市老年书画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北京诗联书画院研究员,陕西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被评为渭南市文化名人。2019年6月参加中书协高研班学习。著有散文集《心声放歌》、《春雨》,诗歌集《老屋》等,新闻、文学作品,多次荣获全国征文金奖。书法作品集《李良鹏书法艺术》、《李良鹏书法情结》。主编《陕西同州书画作品选》,编辑出版《历代咏沙苑诗词选析》、《漫话沙苑》、《大荔文化艺术史料》、《中国共产党大荔县历史大事记》等。书法作品入编多部专辑;书法论文发表于《书法导报》、《中国书画导报》、《三秦书画报》、《西北信息报》、《渭南日报》等。书法长卷《大荔十二景诗》被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收藏,书法作品入选中国集邮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书法珍藏邮册。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主管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