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小说《孙大圣之东海荡寇》第九章,绝壁攀岩!偷袭倭寇堡垒

上回说到孙大圣一行到了岑港,当地负责接应的军官领着车队来到营帐,卸下了火枪,给孙大圣一行人安排伙食,千总赵明本来可以单独安排饭食,不过他还是坚持和孙大圣这帮普通军士一起吃饭。

所谓军营里的饭堂,其实就是几张桌子和几个板凳,人多了就有的人站着吃。孙大圣一行人不少,几十个人有的站着,有的坐着,军人风餐露宿惯了,也不讲究。远处时不时传来枪声和喊杀声,一听就是有战事发生。这会儿,有几位军士来到孙大圣他们休息的营帐,给他们端上了咸菜、粥、馒头、还有炒的一大木盆白菜。孙大圣的战友们好几天没好好吃顿热乎饭了,得到赵明的允许后,开始狼吞虎咽起来。

孙大圣拉住一个伙夫问:“这位大哥,这个岑港我来之前,就听说打了半年多了,前前后后还动用了上万的军队,这岑港固守的海盗究竟什么来头,难道是三头六臂的哪吒不成?”

那个伙夫回答说:“兄弟,你有所不知。现在围剿的海盗叫毛海峰,是大海盗汪直的干儿子,因为汪直被我们胡总督抓捕,他们现在是要负隅顽抗,让我们明军害怕,心里估计想着能撑到汪直被放的那一天。”

孙大圣接着问道:“这伙不是日本人?”

伙夫叹口气说:“说来话长喽,这个汪直过去就是个走私贩,后来生意越来越大,自己有了海上武装,在日本附近的海岛上占地为王,日本诸侯都不敢管他,他实力太强大了,随时都能号召几万人的倭寇兵团来犯,真是祸国殃民。这个毛海峰是他的干儿子,跟着他干爹是忠心耿耿,干的确实带着倭寇来我大明烧杀抢掠的事儿,这帮狗贼都该杀!”

孙大圣渐渐懂得了倭寇人员成分的复杂性,果然不深入前线,不了解倭寇。原来就不太明白倭寇为何这么难以清剿,原来是有内奸啊!不甘心的孙大圣接着问道:“那么,毛海峰何以凭借一千多人据守岑港半年之久。”

伙夫有点不耐烦了,但还是忍着没发脾气,回应道:“毛海峰他们一伙……”

“他们一伙人盘踞在那边山上的堡垒中,那座山本来也就三条路可走,地势险要,堡垒背靠就是悬崖,居高临下。毛海峰命令属下把上山的道路全部堵死了,只留下一条堡垒正面的窄路,我们进攻就是靠着这条窄路进攻,结果还不是成了活靶子,死伤了几千人,都还没看见毛海峰。”一阵雄浑的声音说了这一段话。

孙大圣顺着声音看去,是一位明军将领在说话,将领身后跟着几位军士。这位将领一身盔甲,手里拿着铁头盔,盔甲上沾了不少血迹,一看就是经历了血战。将领看面相年纪在四十~五十之间,颧骨比较高,像是南方人,但身材高大魁梧,下巴上留着黑胡须,目光坚定沉稳,颇有大将之风。孙大圣还没回过神来,伙夫赶忙行礼,说:“俞都督。”

正在一旁吃饭的赵明见状,站起身来行礼,道:“想必您就是俞都督吧,标下是千总赵明,专门护送火枪而来。”

来人正是都督俞大猷,这次岑港之战的前线总指挥,俞大猷不仅精通兵法,而且剑法超群,是当世罕见的将才,在浙江一带抗击倭寇多年,孙大圣对俞大猷也是略有耳闻,忙跟着大家一起行礼。

俞大猷说:“都不必这么客气了,坐下吃饭吧,你们也是一路劳顿,吃完了饭,赶紧把火枪发放下去,你们一同来的应该也有熟悉枪支的军士,可以现场给我们指导一下,我们之前的神机营军士死伤太多了,需要补充新人了。”说完,俞大猷也坐下,和大家在一张桌子上喝粥、吃馒头。

俞大猷吃了几口馒头,喝了半碗粥,看看孙大圣,说:“你叫什么名字,看你的打扮,是骑兵?”

孙大圣回道:“回大人,小的是骑兵,名叫孙大圣。”

俞大猷说:“骑兵在北方边塞对抗蒙古人还行,在浙江、福建一带就派不上用场喽。”

孙大圣说道:“是的,大人,我看着一路来的地形,骑兵毫无用武之地,倭寇经常袭击人数不定,但是逃窜起来经常就四散开来,几十人一小股奔袭,让我军防不胜防。浙江这一带山多、林多,而且雨水也多,大部队跟着无法伸展开来,抗击倭寇想必也只能是小股部队出击。像这次把倭寇围困在岑港,上万明军出动,已经是罕见的大战了。”

俞大猷有点惊讶地看了看孙大圣,捋了捋胡须,说:“想不到,看你年纪轻轻,竟然还能洞悉抗击倭寇的为难之处,不容易,这样吧,既然你们来都来了,何不随我一起去战场前线去看看,反正也就是一步之遥了。”

孙大圣回头看看千总赵明,赵明看了看大家,说:“得令,那我带着孙大圣和其他几位弟兄,一同随俞都督到前线观战。”

俞大猷站起身来,身边的几位军士和俞大猷一同前行。赵明带着孙大圣等十个军士跟着俞大猷到前线去,其余的军士负责检查枪械,以及指导当地军士使用火枪。

到了前线,孙大圣一看,真是惨不忍睹。远处就是一座山头,山头上有座石头修建的堡垒,堡垒前面还有木栅栏,果真只有一条路能上山,周围的路都被大石头堵死,倭寇们居高临下,明军人数虽然有十倍的优势,但根本使不上力气。

孙大圣正看着,一人在背后叫他:“孙大圣?”

孙大圣一回头,是一位稍年轻的将站在他面前,头戴铁盔,身穿铁甲,英姿勃发。不用多想,此时此地还有其他人认识孙大圣的,只有戚继光了。孙大圣忍不住笑了,拱手行礼道:“参加戚大人。”

戚继光哈哈一笑,拍了一下孙大圣的肩膀说:“果真是你,没想到在这鬼地方碰见你了,咱们有将近十年没见了吧?”

孙大圣回道:“是的,上次一别,8年多了,这些年我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剿灭倭寇,如今来到这抗倭前线,我愿意为大人出一份力。”

俞大猷走过来,说:“元敬(戚继光的字),你们认识啊?”

戚继光回道:“是的,都督,这位小弟兄我当年在北京结识,没想到在此地重逢。你别看他有点瘦,关键时刻的勇猛表现,能让人刮目相看。”

俞大猷看了看孙大圣,指了指山上的堡垒,说:“那么,你说,这座堡垒如何攻破,事到如今,这里几乎成为了一个死局。皇上已经把包括我在内的几位将领都撤职了,让我们戴罪领兵,限期不把毛海峰收拾了,皇上该收拾我们了。”

孙大圣看了看,说:“如何攻破这座堡垒,属下暂时没有好办法,不过还是劝将军暂时停止进攻,这么多无谓的牺牲,损伤的不仅仅是军力,还有我军的士气。”

俞大猷说:“说得轻巧,皇上和总督都在限期,让我尽快解决毛海峰,暂缓进攻,这何年何月能杀掉这兔崽子?”

一旁的戚继光说话了:“启禀都督,标下愿意十天内破敌,请让标下带领的新军来攻克堡垒。”

话音刚落,只听山上的堡垒传来一声炮响,戚继光立马大喊:“卧倒!”

“嘣”的一声,炮弹在他们不远处落地爆炸了,硝烟尘土飞散,俞大猷、戚继光等将士站起身来,急忙清点周围人数,一查看,才发现,带着孙大圣来押运火枪的千总赵明被炸死了,胸口烂了一大块,当场死亡,连句遗言都没有。可惜了赵明,本来是来看看热闹,结果遭遇倭寇的暗算。其他周围的军士还有两名一死一伤,剩下的将士均无大碍。

俞大猷指挥大家迅速清理现场,运走了死去将士的尸体,他带领部队回营帐,留下小股部队在安全地带看守,准备下一步行动。

回到营帐,营帐里有沙盘、有地图,戚继光带着孙大圣来到俞大猷的营帐。俞大猷对戚继光说:“这次真的是太大意了,毛海峰他们多日来没有动用炮火,我还以为他们的炮弹用完了,没想到是等咱们进入射程,想一下就把咱俩解决掉。这混蛋,真的是成了精了。”说完,一拍桌子。

孙大圣在一旁,听到“成了精”这话总有点异样的感觉,他隐隐约约感觉到那座堡垒里面有妖气蔓延,能支撑大半年不被打败,这伙倭寇肯定不是一般凡人。

戚继光看着沙盘,对俞大猷说:“堡垒背后是悬崖,左右两边的路被堵死了,只剩正前方一条路能攻上去,但这条小路简直是黄泉道路,冲上去就是活耙子,死路一条,大部队施展不开。现在,唯一能想想办法的就是后面的悬崖。”

俞大猷看了看说:“我不是没想过,但这面悬崖,怎么上去?虽然不是特别高吧,但非常陡峭,乱石突兀,一不小心掉下去必死无疑。而且只能晚上爬上去,十个人爬上去,十个人掉下来,肯定就是这种结果。”

孙大圣在一旁看了看,走过来说:“我能爬上去。”

营帐里的人都看向他,大都是怀疑的目光,唯有戚继光能表现出一丝惊喜。戚继光说:“这可是等于送死的差事,你愿意去?”

“属下愿意冒险一试。”孙大圣拱手说道。

戚继光看看俞大猷说:“都督,可否让孙大圣一试?”

俞大猷看了看孙大圣,说:“不行,他才来到浙江,地形和海潮情况都不熟悉,别的不说,你会游泳吗?你下过海吗?”

“会游泳,但真的是第一次见到海。”孙大圣诚恳回答。

俞大猷听了,使劲摇了摇头,说:“杀倭寇岂能儿戏,你或许有杀倭寇的心,但没必要程强,攻打这座堡垒,我们需要从长计议,你出去吧。去找你们一同来的军士,收拾收拾,准备回山西吧。”说完话,伸手往孙大圣肩膀上拍了三下,还说:“天色已晚,今晚住一夜,明天你们赶紧启程回山西。”

孙大圣看看俞大猷,拱手行礼,拜别俞大猷和戚继光,回自己的营帐去了。随行的大同边关军士们都在为赵明的牺牲而苦恼,现在孙大圣属于老资格了,他们等着孙大圣拿主意,孙大圣说:“千总不幸阵亡,他的尸体恐怕是难以运回山西了,看来是要把他就近安葬在这里了,等日后倭寇平定了,我们再带他的骸骨回到他的老家山东。”

众人听了有点迷糊,一个名叫何清亮的军士问道:“等日后倭寇平定,和我们带千总骸骨回故里有什么联系?”

孙大圣说:“因为咱们要留在这里杀倭寇!”此言一出,几十位军士就好像炸了窝,纷纷表示反对。孙大圣只是当兵资格老点,没有官位,大家自然不服他,他也无力和这么多人争辩。就在僵持不下这一会儿,一身铠甲的戚继光和一个随从走进营帐,大家一看是戚将军来了,就都先闭嘴了。

戚继光环视了一下,问:“刚刚我在帐外大概听到了,诸位大多是不想留在战场是吧?”众人多数低头,无人说话。

戚继光继续说道:“既然这样,我们也不能强留,诸位明日即可启程回大同边塞为妙,今日早点休息。但是,戚某还是想提醒一点,这段时间因为汪直被巡按使王大人(王本固)缉拿,浙江这一带倭寇愈发失控,诸位来的路上有千总领导,有浙江兵护卫指路,还算安全抵挡岑港。但这回去的路上,可能就艰难很多了,诸位保重。”说完,戚继光一拱手,和随从转身出了营帐。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一下子也不知如何是好。一个年纪稍长,名叫王三水的骑兵试探性地说了一句:“要不,就听孙大圣一句,现在这里帮着戚将军杀倭寇?”

“王三水,你是不是老糊涂了?你一个骑兵,在这里逞什么能?浙江这里,一路走过来,到处都是山山水水、坡坡坎坎,树林山地居多,你们骑兵能顶什么用?还有我们火枪队,倭寇都是近身搏杀,火枪有多少用处?今天你不是没看见,赵千总说没就没了,在这里还不是死路一条?”一个名叫牛连胜的火枪手表示强烈反对。

孙大圣站出来说:“都别争了,明天的事儿,明天再说吧,今天先收拾准备睡觉,就算是回山西边塞,也要睡饱了再说,这么大声小声的吵闹,害怕今晚倭寇不过来杀我们是不是?”

众人不再争执,各自回到铺位上收拾,先睡一觉再说。即便是睡觉,多数人也都是和衣而睡,与倭寇挨得这么近,的确是害怕被偷袭,孙大圣也是和衣而睡,众人无话,天黑了纷纷倒头就睡。

夜晚三更时分(约晚上零点),孙大圣坐起来,蹑手蹑脚地穿好鞋,带上一把匕首出去了。一路轻手轻脚,走到了俞大猷营帐外边,营帐里面亮着灯火,里面好像还有三、四个人。孙大圣在门口低声说了一句:“俞大人,小的孙大圣在此。”

里面回话说道:“进来吧。”一听就是俞大猷。孙大圣连忙走进去,一看,戚继光也在,还有两位将领不认识。俞大猷看出孙大圣的困惑,给孙大圣介绍说:“这位是卢镗大人(副将)、这位是把总胡守仁,戚大人你认识的。”孙大圣见卢镗虽然不是身材高大,但属于不怒自威的人;胡守仁身材魁梧,但给人感觉是那种沉稳干练的将领。从介绍听得出来,卢镗的职位应该在俞大猷之下、戚继光之上,胡守仁的职位应该是在戚继光之下。

俞大猷对孙大圣说:“孙大圣,你怎么猜到我让你三更来此呢?”

孙大圣回道:“大人之前临别时拍了我肩膀三下,还提到了晚上,我大概就猜到是三更天来此有要事相告,所以晚上就来碰碰运气,现在望大人明示了。”

俞大猷微微一笑,说:“看来南塘先生(戚继光的号)说的没错,你的确是有勇有谋,给你暗示叫你来,一方面是考考你的脑力,另一方面也是避免我们突袭的情报泄露,现在肯定有倭寇安插在我军内部的奸细,不得不防。你既然真的来了,那我们预想的这次突袭,应该进行下去,那么,还是请南塘先生给你解释吧,这个办法他想的周全些。”

戚继光走上前来,指着营帐中间的沙盘说:“大圣,和今天白天说的一样,我们需要几个人从堡垒后方的悬崖处爬上去,进入堡垒,然后和我们外面的军队里应外合,这样才有机会击杀这群倭寇,你愿意去吗?”

“我愿意”孙大圣坚定地回答。

戚继光然后详细给孙大圣介绍了堡垒后面这段悬崖的高度和陡峭程度,以及从哪里绕道去到悬崖的底部。戚继光说:“我找了三个人与你一起爬,你一个人不熟路,也等于是送死。进来吧。”帐外原来早已经有人在候着了,进来三个军士,一高个子、一矮个子、一黑皮肤,戚继光介绍说:“这三位都是当地招募来的军士,这位叫刘山(高)、这位叫汪汉(矮)、这位叫孟白(黑),他们之前都是农民,对这片海域也非常熟悉,也曾攀爬过类似的悬崖,这次他们三人和你一起去。”孙大圣和三人点头示意。

话不多说,孙大圣一行四人整理了行装,带上匕首等轻便兵器准备出发。戚继光命人拿来四个竹筒(约三十厘米),竹筒两头绑着绳子,可以背在背上。竹筒的顶部有个活塞,但密封很好。戚继光说:“这里面是火药,上到堡垒之后,想办法炸了倭寇的兵器库,还有大门,此次一定要荡平这股贼寇。诸位,拜托了!”戚继光伸手行礼,孙大圣几人连忙回礼,齐声说道:“标下一定竭尽全力。”

四人出了营帐,在刘山的带领下,走小路,到了一处海滩,有两个军士和一艘小船在海滩边上候着,船上还有个渔夫。孙大圣一行四人上船,岸上的军士没有跟上去,渔夫划船出海,借着月光,孙大圣看到了悬崖顶上的堡垒,从下到上大概十丈高(三十多米),今晚月亮很亮,能见度不错。小船开近一些看看,悬崖峭壁上乱石横生,的确不适合攀爬,一不小心割破了手,掉下来,性命难保。

来不及多想,四人都身穿短裤,背着一竹筒火药,腰背后还别着一把匕首,孟白和汪汉腰上还各缠了几道绳子。靠近悬崖边上,刘山先站起来,一伸手,抓住一块石头,然后抬腿跨上一块礁石,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向上攀爬。看着刘山慢慢上去,汪汉、孟白两个人也跟上去,孙大圣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开始攀岩。

渔夫没敢多呆,看着他们上去了,低声说了句:“小心啊。”赶忙划桨开船走了。

几个人缓缓爬上去,孙大圣一开始是最后的,后来速度慢慢跟上,越爬越快,但身上难免被割破几处,他也没在意。刘山他们三人看孙大圣身手矫捷,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但此时不是交谈和细想的时候,也都尽量跟着孙大圣的步伐爬。爬到三分之二的时候,突然,刘山手滑没抓住一块石头,身子开始后仰,眼看就要掉下去,身旁右边的孙大圣赶忙伸手抓住他,幸好刘山脚趾头还扣在岩石上,好歹是稳住了,左边的汪汉也赶忙伸出援手,把刘山给拉了一把,总算是把刘山救了回来。

刘山低声说了句“谢谢”,几个人接着开始攀爬。距离越来越近,十尺、八尺、五尺、到了!终于爬山了悬崖,四个人感觉是筋疲力尽一般,度过了一道鬼门关,下面还有一道。堡垒靠着悬崖边上建造的,堡垒的墙根距离悬崖边有有大概五尺宽度的空隙,四个人爬上来就站在这空隙上,看这堡垒,有三层高,一层最大、二层比一层小一圈,一层比二层小一圈。孙大圣一抬头,一层后面有三个窗口,两个都放着关着窗,就一个开着,里面没亮灯。他拍了拍刘山,指了指那扇开着的窗户。

刘山会意,示意汪汉和孟白一起过去,四人悄悄走到窗下,孙大圣目测地面到窗口有一丈多高,他让刘山给他撑着,他站在刘山肩膀上爬进去。刘山便蹲下来,让他踩着肩膀,然后缓缓站起来。幸好孙大圣瘦,刘山不太费力气就站了起来。孙大圣一下子就够到了窗边,看一下,他的眼睛在黑暗中也能看清,见里面原来是兵器库,没人,窃喜。顺势就爬了进去,正好站在窗下的一张桌子上,然后转身探出头,挥手让刘山他们也赶紧进来。

汪汉见状,把腰间的绳子解下来递给孟白,孟白接过来把绳子继续缠在腰间。刘山送孟白上去后,又把汪汉送上去,然后汪汉在兵器库里面把绳子系在一起,把绳子的一头从窗户扔出去给刘山。刘山抓住绳子,拽了拽,孟白和汪汉跳下桌子,把绳子另一头系在屋子中间的柱子上,孙大圣见状,示意刘山赶紧爬上来。刘山顺着绳子顺利爬了进来。

四人在兵器库里每人捡了几样趁手的兵器,准备杀出去,一开门,见一个倭寇正坐在地上睡在门边,估计是站岗的偷懒。孙大圣没说二话,过去捂着倭寇的嘴,然后用匕首一下抹了倭寇的脖子,倭寇冷不丁扑腾了几下,死了。孟白把竹筒卸下来,拔掉塞子,从门口到门里轻轻倒着火药,倒了有一丈多长,然后把竹筒挨着一箱火药和炮弹放好,从过道上的墙上拿下一根照明用的火把,点燃,四人迅速跑远。不久,轰隆一声巨响,兵器库爆照,堡垒都在晃动。所有倭寇都醒了。

孙大圣四人躲进一个小房间里,仔细一看,是茅厕,味道不好,但相对安全点。倭寇们有点慌了神,兵器库的墙都被炸飞了,倭寇们知道有明军趁黑摸了上来,纷纷四处搜索明军。孙大圣他们没有关茅厕的门,一关门,谁都猜到他们在里面。一个倭寇推门查看,孙大圣一把抓住这名倭寇,拽进来,孟白趁势就照着倭寇心脏来了一刀。但倭寇还是号了一声,有其他倭寇围上来。孙大圣见状藏不住了,一脚把门踹飞了,冲出去,看见倭寇就捅。

堡垒内部的走廊过道不宽,并排走也就是能走两人,倭寇们虽然拿着武士刀和长刀,但施展不看,在过道里一阵混战。孙大圣过于勇猛,倭寇们拿这四人一时没有办法。但倭寇越来越多,孙大圣四人性命危在旦夕。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堡垒前方传来炮声和喊杀声,不用问,戚继光将军带人杀上来了。围堵孙大圣的倭寇有一部分转到前方去抵挡明军,但还是留下十几个人牵制住孙大圣四人。孙大圣仍然奋力搏杀,但刘山等人有点渐渐不支,一个不留神,孟白被一名倭寇的武士刀砍中脖子,当场毙命,孙大圣、刘山、汪汉三人背靠背持刀而立,孙大圣瞅准一个空隙,反手朝着一个倭寇的脖子刺过去,这名倭寇持刀一挡,孙大圣伸脚照着倭寇膝盖就是一蹬,把这名倭寇踹翻在地。

孙大圣喊道:“跟我冲出去!”刘山和汪汉紧跟着孙大圣杀出包围圈,但汪汉还是慢了一步,被一名倭寇砍中右腿,跌倒在地,之后迅速被几名围上来的倭寇砍死。

孙大圣和刘山来不及回头看,顺着过道前方跑,前面一扇大门,一脚踹开,原来是一座大厅,看样子是倭寇平时吃饭玩乐的地方,大厅中放了很多张桌子,大厅里有个人在喝酒,这人看着四十岁上下的年纪,穿着一身日本武士衣服,看样子是个领头的倭寇。这人身后还站着一个全身黑衣的蒙面男子,双手放在背后,像是一尊塑像,孙大圣差点都忽略了这名黑衣人的存在。

坐着的人说话了:“今天晚上就是你们几个小喽啰炸了我的兵器库?”

孙大圣说:“你是谁?怎么穿着倭寇的衣服,居然还会说汉话?”

那人回答道:“我是毛海峰。”

孙大圣义愤填膺地说道:“你就是那个带领倭寇来我大明烧杀抢掠的毛海峰?还穿着倭寇的衣服,真是恬不知耻,今天你孙爷爷叫你重新去投胎当牛做马!”说着,拿着匕首冲上去,黑衣人一抬手,扔出几枚飞镖,孙大圣躲过了,但后面的刘山没躲过,被飞镖击中额头,死了。

孙大圣来不及悲痛,冲上去和黑衣人拼命。黑衣人也从身后拔出一把短刀和孙大圣近身格斗。很意外,黑衣人动作敏捷而且力量奇大,完全看不出此人不算强壮的身体里竟然酝酿这么强大的力量。双方陷入缠斗阶段,谁也摆脱不了谁,两人打斗正酣,门口跑进来一个倭寇的小喽啰,禀报道:“少船主,明军攻势猛烈,请快撤离。”

毛海峰没说什么,快步和小喽啰出去了。孙大圣被黑衣人缠着无法脱身,一咬牙,连续几招快速进攻,朝着黑衣人心口直直刺去,黑衣人一个后空翻,躲了过去。两人相隔一丈多远,都做好继续进攻的准备,黑衣人手里突然多了黑球,他往地上一甩,砰的一声,地上腾起了一团烟雾。孙大圣连忙跳开,黑衣人不见了踪影。孙大圣顾不得找寻黑衣人,转身往大门跑,想去追杀毛海峰,刚跑到门口,黑衣人从他头顶上跳下来,手里握一把短斧,直接朝着孙大圣的砸了过来。

(未完待续,下周日的上午11点,再见!有疏漏请提示,万谢!)


关注公众号,可回看往昔章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