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庄《石壶论画语要》(2)
相关推荐
-
中国美术名家——走进赵小竹艺术世界
[艺术简介] 赵小竹,中国美协会员.第七.八届全国青联委员.国家工笔画院院长.中国孙膑书画院名誉院长.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任. 先后有千余幅美术作品和学术文章在全国各大报刊上发表,一些作品被中国 ...
-
大道至简,石壶国画作品简单中的不简单
绘画一道有两个要素,一是性灵,二是学问.无性灵不能驾驭笔墨,有学问才能表现思想. 必须于性灵中发挥笔墨,于学问中培养意境,两者是一内一外的修养功夫,笔墨技法是次要的东西,绘画不能光讲技法也不能光讲意境 ...
-
画于山则灵之,画于水则动之,画于林则生之,画于人则逸之
摘要:石涛主张画家应为"辟混沌手",如鸿蒙初开的源力使得世界森然有序,艺术家的真性是艺术创造的原动力,无真性无以抒心,亦无以传递人生的妙悟.石涛的"一画论"中的 ...
-
“四王”之首王时敏,继承和发扬了谁的画学思想?
客观地讲 , 王时敏的绘画受董其昌的影响最深.其中董对黄公望等元四家的推崇几乎为王时敏的绘画定下了发展的方向. 但王时敏与董其昌的以禅喻画并不完全相同,董主张"顿悟"." ...
-
陈子庄《石壶论画语要》(58)|李西伯恺
58. 陈子庄先生简介: 石壶先生,原名越,后更名子庄,号南原,别署兰园.南源.十二树梅花书屋主人.石壶山民等,五十岁以后号石壶,四川荣昌县人.荣昌为古代巴国之地,因此先生又自署下里巴人.先生家世代为 ...
-
陈子庄《石壶论画语要》(1)|李西伯恺
<石壶论画语要>(1) 1. 宗教解决人的归宿问题,艺术解决人的现实享受问题,所起的作用不同,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与宗教相比,艺术对于现实人生将发生更大的作用,因此,对于艺术,宗教利用它,政 ...
-
陈子庄《石壶论画语要》(3)|李西伯恺
<石壶论画语要>(3) 3. 能启发人的艺术品是好东西,因其能启发人之本心.高等动物有高度本心.我不同意佛家说要请求才超度,不请求则不超度.真.善.美是人本心的要求,是出于内发,不是外加的 ...
-
陈子庄《石壶论画语要》(4)
4. 中国不叫"风景画"而叫山水画,本于"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人格的体现.有仁无智,不能改进社会:有智无仁,则为谁服务? 山水,生万物以养人,一动一静,一阴 ...
-
陈子庄《石壶论画语要》(5)
5. 宇宙很大,我们所知道的东西太少.学画者要知道宇宙之大,才会胸襟开展,画出的东西才通脱,出人意表. 绘画最可贵的是艺术思想.学画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艺术思想. 为人要有器识,"理&quo ...
-
陈子庄《石壶论画语要》(6)
6. 一幅画的每一笔.每个形象直到整个布局都要"生化",否则只是生料.仅仅画得象而没有感染力则不是艺术.黑格尔曾举例说,画家画成的葡萄鸽子要去啄,画的甲虫猴子要去抓,这种把鸽子.猴 ...
-
陈子庄《石壶论画语要》(7)|李西伯恺
<石壶论画语要>(7) 7. (问:中国画画临水景物,是否都不画倒影?) 绘画是反映精神世界.地面景物是物质世界,连地面景物我们都要尽量简化,画倒影有什么用呢? 画上之物比实物大或比实物小 ...
-
陈子庄《石壶论画语要》(8)|李西伯恺
<石壶论画语要>(8) 8. 绘画是把大自然中美的东西提炼出来.提炼之法:省其有余,补其不足. 绘画中的物象是从现实中来,经过作者头脑的艺术加工,升华了,这才是艺术的物象.哪有自然界恰好长 ...
-
陈子庄《石壶论画语要》(9)
9. 绘画中的焦点透视.散点透视.光源.人物要符合人体解剖等,这些都是洋框框,是对艺术想象力的束缚,国画中一定夹杂不得的. 刻印章忌象字钉子,画画忌象照片.标本. 杜甫<古柏行>云:&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