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鲁人有周丰也者全文,翻译赏析

鲁人有周丰也者(1)
——身教重于言教

【原文】

鲁人有周丰也者,哀公执挚请见之(2)。而曰:“不可。”公曰:“我其已夫(3)?”使人问焉曰:“有虞氏未施信于民而民信之(4),夏后氏未施敬于民而民敬之(5),何施而得斯于民也(6)?”对曰:“墟墓之间(7),未施哀于民而民哀;社稷宗庙之中(8),未施敬于民而民敬。殷人作誓而民始畔(9),周人作会而民始疑(10)。苟无礼仪忠信诚悫之心以莅之(11),虽固结之(12),民其不解乎?”

【注释】

  ①本节选自《植弓》下。②挚:同“贄”,古人相见时所带得礼物。(3)其:岂,怎能.已:止.。(4)有虞氏:古代部落,首领为尧、舜、禹。(5)夏后氏:古代部落,首领禹建立了夏朝。(6)斯:此。这里指代信任和尊敬。(7)墟:废墟。(8)社稷:这里指祭祀土神和谷神得寺庙。(9)畔:同“叛”,反叛。(10)作会:举行盟会。(11)悫(que):质朴。莅(li):君临。(12)固结:安定团结。

【译文】

   鲁国 有个叫周丰得人,鲁哀公带着礼物去请求见他,他却说:“不行。”哀公说:”我难道就此算了吗?”于是哀公派使者去请教周丰说:“虞瞬没有对百姓进行信义得教化,而百姓却信任他;夏禹没有对百姓进行诚敬的教化,而百姓却敬重他。那么,要进行怎样的正教才能得到百姓的信任和敬重呢?”周丰回答说:“在先民的废墟和坟墓之间,用不着教百姓悲哀,而百姓会悲哀;在社稷和宗庙里,不必教百姓敬重,百姓自然会敬重。殷代统治者曾用誓言约束民众,而民众却背叛了他们;周代的统治者曾举行盟会来团结民众,即使能使民众安定团结,但最终民众怎能不离散呢?”

【读解】

   这段关于对老百姓进行教育的说法,很容易让我们想起至今还保留在北京的圆明园遗址。无论我们向人们讲多少遍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罪行,都不如让人们亲眼去看看那些断壁残垣,荒草掩没中的乱石。身临其境,回唤起任何说教都无法达到的效果。

   可是,并不可能什么事都让让人们去耳闻目睹啊。这样,说教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东西。说教似乎事无可非议的,问题在于,如果说教者只是板起面孔教训别人,自己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以为只有自己是正确的,最聪明,那么事情准会出 毛病,被说教者就会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如今说教成了一个不大受欢迎的词,原因多半就在这里。说教者只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却置身于要求别人做的东西之外,从来不在乎被说教者如何看自己,干脆说,就是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

   所以,即使不能让接受说教的人亲身耳闻目睹,说教者自己也应当身体力行,明白言教不如身教的道理,然后才能以说教者的身份与别人对话。记住这一点肯定是有益的。

(0)

相关推荐

  • 《淮南子》卷9主术训诗解13清静俭约政和民安

    题文诗: 君人之道,处静修身,下则不扰;俭约率下, 民则不怨;下扰政乱,民怨德薄;其政乱则, 贤不为谋,德薄勇者,不为其死.故人主好, 鸷鸟猛兽,珍怪奇物,狡躁康荒,不爱民力, 驰骋田猎,出入不时;百 ...

  • 103《易经残卷·离》上古伏羲时代(草稿)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是以"畜牝牛吉"也. 文言:(原 ...

  • 《礼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全文,翻译赏析

    礼乐不可斯须去身(1) --君子以礼乐安身立命 [原文] 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②.致乐以治心(3),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4).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由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 ...

  • 《礼记》土敝则草木不长全文,翻译赏析

    土敝则草木不长(1) --淫乐如洪水猛兽 [原文] 土敝则草木不长(2),水烦则鱼鳖不大(3),气衰则生物不遂(4),世乱则礼慝而乐淫(5).是故其声衰而不庄,乐而不安,慢易以犯节,流湎以忘本(6). ...

  • 《礼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全文,翻译赏析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1) --音乐随情感的变化而变化 [原文]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2),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③. 是故志微.瞧杀之音作(4),而民思忧:啤谐.慢易.繁文.简节之 ...

  • 《礼记》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全文,翻译赏析

    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1) --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 [原文] 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2)而叮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民俗.故先王著其教焉(3). [注释] ①本节选自<乐记·乐施>.②乐 ...

  • 《礼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全文,翻译赏析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1) --乐是论功行赏的奖品 [原文]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2),以歌<南风>(3).夔驶制乐(4),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 ...

  • 《礼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全文,翻译赏析

    乐者,天地之和也(1) --以礼乐维护秩序与和谐 [原文]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2).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

  • 《礼记》君子知至学之难易全文,翻译赏析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1) --选择师长必须慎重 [原文]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②,而知其美恶(3),然后能博喻(4).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 ...

  • 《礼记》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全文,翻译赏析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1)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原文]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②,事毕,出游于观之上③,喟然而叹④.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 ...

  • 《礼记》阳门之介夫死全文,翻译赏析

    阳门之介夫死(1) --最难对付是同仇敌忾 [原文] 阳门之介夫死(2),司城子罕入二哭之哀(3).晋人之觇宋者反报于晋侯曰:"阳门之介夫死,二子罕哭之哀,而民衰,而民说(5),殆不可伐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