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大幅下滑!养猪户迫切期望五一到来?猪市拐点或在6,7月出现!

养猪网导读
2021年04月26日(星期一),中国养猪网猪价系统数据监测如下:生猪(品种:外三元)均价为23.18元/公斤(11.59元/斤),价格较昨日下跌了0.02元/公斤(0.01元/斤);猪价环比下跌了13.05%,同比下跌了29.22%;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随着供需形势持续改善,猪肉价格已连续12周下降,回落至每公斤40元左右,同比下降25%左右。目前,猪肉价格已回落到本轮生猪产能恢复以来的最低点。连续下跌的背后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猪价难企高点 五一迎来上涨最佳时刻

对于猪价的波动,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光华指出,目前猪肉价格已经回落到本轮生猪产能恢复以来的最低点。陈光华介绍,最近几个月猪价降得确实有点快,主要原因是生猪出栏明显增加,春节后猪肉消费下降,这一增一降两个因素叠加。另外,也有养殖户恐慌性地出栏形成“踩踏效益”。
生猪价格有大小周期,大周期一般持续2-3年,按照“一年上涨,一年持平,一年下滑”的模式运行。
而从猪价小周期来看,一年中也分为淡季和旺季,从历年生猪周期来看,一般每年的3-4月份、7-9月份、11-1月份,都是猪肉的消费淡季。而每年的5-6月份、10月份、2月份左右,因节假日原因,猪肉消费会增加很多。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一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18万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6.6%,生猪存栏4.16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4.2%,猪肉产量1369万吨,同比增加31.9%。
陈光华指出,按照常年猪价走势,端午节前后,猪价可能出现一波上涨。但猪肉供应最紧张的时期已过去,价格不会再超过之前的高点。陈光华表示,从前期新生仔猪量来推算,预计二季度,全国规模猪场肥猪出栏量同比增幅将达到50%,市场供应总体宽裕。按目前生产恢复势头,今年6月、7月生猪存栏有望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

利润下滑,完善养殖制度是关键

按照现在生猪收购价格每公斤24元到25元,扣除饲料费、人工费、疫苗费等,较年前每公斤利润下降6元到9元。

“猪肉价格直接决定利润,加上玉米等饲料和仔猪成本走高,利润减少。我们正根据市场行情适当调整存栏数量,行情好时存栏就多些,行情差时存栏就少些。”养殖户迫切希望能够建立养殖户补贴制度,鼓励农民养殖,稳定生猪存货量,缓解周期性波动带来的影响。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猪价既关系到老百姓的“菜篮子”“钱袋子”,也关系到养殖主体的发展生存,应尽可能将其维持在一个合理区间,减少价格暴涨暴跌。养殖企业则要着眼长远,应加快养猪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养殖、屠宰和冷链运输同步发展的全产业体系建设,增强行业抗风险能力,避免“大涨伤民,大跌伤农”,切实抓好生猪等“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

猪市未到低谷期,拐点将在6,7月?
养殖户观察猪市低谷期是否到来,最明显的信号就是仔猪价格的涨跌情况。育肥养殖成本下降,这个时候猪价肯定下跌,通常也预示着猪市低谷期即将到来。因此,从目前仔猪的行情来看,生猪需求量还是比较旺盛,生猪产业还在稳步的进行扩张,产能还在有条不紊的增加,这就意味着,目前猪市并没有到达生猪供大于求的真正拐点。
虽然说养猪行业高利润时期已经过去,目前生猪行情波动,属于供需市场正常调节表现。此消彼长,随着养猪产业产能越来越大,生猪供应量充足,达到趋于饱和的状态,那么屠企势必压价,猪价又陷入循环下跌的“猪周期”之中。这时候养殖户补栏愿意愿大幅降低,仔猪价格就会呈下跌的趋势,那时候低谷期也就正式来到。
另外在分区调控政策实施后,随时间的推移对于养殖户影响也会逐渐减弱,大家也将慢慢适应调猪向调肉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到今年3月非洲猪瘟疫情对能繁母猪产生的影响应该要到7-11月份期间才会体现的比较明显,建议大家养殖合理安排生猪补栏及出栏节奏。
【版权声明】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