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交流】勤学 多学 善学,处处皆是学问
勤学 多学 善学 处处皆是学问
文/杨双稳
勤学
人们常说勤能补拙,学习要勤奋肯吃苦,我是去年9月份从人事股调到监察室的,说真的,新的工作让我感受到强烈的知识恐慌,对科室的业务、职责、和发展规划都没有系统、清晰的掌握,好在办公室的董小军和贺敬刚两位同志业务非常精湛,让我有时间和空间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从去年到现在,我通篇记写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党章关于党的纪律方面要求等常用的纲领性政策法规,同时为自己订阅了《中国纪检监察报》和《党风廉政建设》两类报刊杂志,在机关读书活动开始前,我已记写笔记两万余字,对一些政策法规有了大体的认识,同时通过报刊杂志学习,对我们监察室的工作也有了初步规划,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把学习重心转移到信访案件实操方面,力争把业务能力提升到应有水平。

多学
开卷有益,有些时候光学习业务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更应该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因为品德也可以通过学习得到提升。
孔子说过六言六弊,就是说六种良好的品德不学习的话会带来六种弊端。
一个特别仁爱的人,他可以仁达天下,但他如果不学习不思考,有一种弊端,就是会愚笨,也就是说容易受人愚弄。总做以德报怨的事情,你能说这人不仁爱吗?但是他没分寸。
一个人聪明,有智慧,但是他要老不学习的话,最后的弊端就是这个人会活得太飘忽不定,没有根基,老在空想中逞他的小聪明,那他就老荡在半空沉不下来。
信誉好吧?但过于诚信而不权变的人,有时候是容易被人陷害了。
我们都喜欢正直的人,但正直人有时候说话不好听,也就说他说出那些话,就尖刻的直刺人心,有时候就让人家心痛如绞。
再说勇敢好吧?勇而不学者,到最后的弊端是容易被人利用去做乱。因为他勇敢呀,一是不经过脑子,不问就里,有时候处在误会之中,直接就采取行动了。一个一个的乱子就起于这种有勇无谋者。
最后说一个人刚强、刚强不好吗?好,刚而不好学,其蔽也狂。这个人就会极端狂妄,因为他刚愎自用,那就难免内心有狂妄自大的地方。
孔子说的六言是这6种美好的品德,他为什么会带来6弊,因为在使用环境中,因为我们要经受社会的挑战、考验,要在人际的交往中去调试、去变通,所以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去了解自己,跟世界建立有效的关系。

善学
今天提起孔子,大家说他是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我经常想孔子离我们今天这么远的时代,物质那么贫瘠,孔子的思想体系怎么形成的?他从哪学的?这个问题在他当时的人就曾经问过,不好问他,去问他的学生,卫公孙朝问于子贡,仲尼焉学?问你老师在哪学的这么多东西。子贡怎么回答的?子贡说文王、武王之道,古圣先贤传下来的,从治国治世的道理,到经世致用的学问,未坠于地,并没有到今天失传了、沦丧了,在哪呢?不仅是刻在竹简上,写在纸上,文字拿在手里,而且还在人的身上,在人间的传承里,人的行事、价值观、判断、习惯、礼俗,这一切都是知识道统的传承,都在人身上,只不过人表现的不一样,这就叫学问。
贤者识其大者,有生命格局大的闲达通透的人,他表现出来的就是大道理,也有格局小的悟性差点的,你说他就不承载道理吗?无非他表现出来是那些小处,那么大处可以学,小处也可以学,所以人家问子贡说你们老师哪学的?仲尼焉学呀?子贡的回答是说他焉不学?哪儿学不了的?所以于丹有一句话说的非常精彩:一个人如果张开耳目,那处处皆是学问。

作者为大荔县教育局监察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