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赏析110】守墓人语/刘川、向内走/大解、时间去哪儿了/刘双桥,赏析/奥冬、古石、林荣

禅诗赏析

守墓人语

刘川

我总是

割光墓地上的草

去喂驴

却没什么歉疚

因为

我也会

扛来一个又一个死人

喂草

【奥冬赏析】

读这首诗,让我想到了部分地区的“天葬”(人死后,尸体喂鹰、狼等动物)、水葬(喂鱼)等。也想到有人临死嘱咐不必埋葬,儿女说,怕野狗、乌鸦吃您的尸体。他说,埋到土里,也不过是喂了蛆虫蚂蚁,没什么区别。还想到两位禅师路过野外的弃尸,一位无视而过,一位停下来埋葬。第三位评价说,埋是慈悲,不埋是解脱。

向内走

大解

我曾不止一次寻找道路  试图走向远方

而实际上   一个人走遍天涯也离不开自身

倒是回归自我者获得了安宁   因此我决定

向内走  也许穿过这个小我  就是众生

【古石赏析】

六祖云:“一切般若,皆从自性生,不从外入,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自性中,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禅宗讲究以内省自度的方式来自悟本心,自觉“真如本性”。“向外走”,走得再远,也离不开自身,离不开“小我”。“向内走”,摒弃妄念,回归自性,觉悟生命,看透本相,穿过“小我”,便可获得安宁,达到“我即佛,佛即我;我即众生,众生即我;我即宇宙,宇宙即我”的涅槃境界。

时间去哪儿了

刘双桥

不觉已是深秋

落叶的苍黄晕染了措手不及的心

父亲坐在轮椅上

曾经葱茏的少年转眼成了老翁

【林荣赏析】

这首诗以落叶的苍黄比喻人生的晚年,自然而妥贴。岁月迁流不停息,这世间哪有什么恒常不变。无常是常。衰老匆忙而至,哪管人是否做好准备。

面对老苦,我们能否坦然受之?

《禅诗赏析》栏目

由《新东西》与现代禅诗研究会联合推出

特约主持:曹红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