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韬在淮海战役布下机枪阵法,粟裕火了:给我用铁锹把他们干掉
相关推荐
-
一战定乾坤的淮海战役(12
历史杂谈 第十二节:黄百韬的郁闷 黄百韬,祖籍广东梅县,客家人,1900年生于天津,1916年毕业于直隶省立工业专门学校中学部,毕业后赴江西投军,先后在军阀李纯和张宗昌手下任职,后又随张宗昌部下徐源泉 ...
-
淮海战役的实际过程既不是大淮海,也不是小淮海
淮海战役之所以叫淮海战役,是因为粟裕一开始提出淮海战役计划的时候,目的是在海州,我就是连云港地区围歼黄百韬兵团,并相机夺取淮阴淮安,实际上也就是今天的苏北连云港,淮安和盐城一带. 因为当时解放军已经结 ...
-
华野锁死30万蒋军,杜聿明反手逃出徐州,粟裕猛然发现急追130里
<孙子兵法>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由此可见,古人认为战争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 ...
-
淮海战役16:血战碾庄圩(下)
淮海战役16:血战碾庄圩(下)
-
如果李弥兵团等一下,黄百韬兵团是否能免于覆灭?
按照国军统帅部拟定的徐蚌会战的作战计划,淮海地区被整体性放弃,要求黄百韬第七兵团.李弥十三兵团.邱清泉第二兵团.孙元良十六兵团撤退到徐州一带,依托徐州外围的永备国防工事,与华野进行战略决战,以求击败华 ...
-
不可思议的淮海战役
美国西点军校曾专门派出团队来到淮海战场的旧址进行实地考察,对这一结果的评价是"不可思议". 淮海战役创下了三大战役中的"四个之最":我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 ...
-
用邮票讲故事-淮海战役 - 美篇
用邮票讲故事-淮海战役 2019.09.24 春风化雨 阅读 263分列式进行曲 话说上个世纪40年代末,在我国中原地区发生了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淮海战役,这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 ...
-
只差一步就到大许家,手下军长拒绝撤退,黄百韬只好死守碾庄
淮海战役开始之前,国军也在准备徐蚌会战计划. 徐蚌会战的计划是杜聿明在1948年初就已经提出的,就是放弃陇海路,将沿线的机动兵力全部集中到徐州附近,依托徐州到蚌埠的铁路进行补给,再加上徐州的永备国防工 ...
-
杜聿明到淮海战场之后,提出了一个危险的计划,却被刘峙否决了
等到杜聿明到徐州的时候,淮海战场是个什么情况呢? 黄百韬兵团已经被包围了,其中的63军已经基本上被消灭,剩下的残兵大约7万人,被包围在碾庄,动弹不得,在等待救援. 孙元良兵团还在宿县,正在往徐州前进, ...
-
如果杜聿明不去增援黄百韬,去追击中野,淮海战役会怎么样?
淮海战役之所以比辽沈战役难打,就在于辽沈战役解放军已经是完全优势,平趟过去就可以赢,而淮海战役双方的实力差距其实并不大,所以国军其实有很多翻盘机会,不止一个地方只要国军不出错,都不会把一个明明起码可以 ...
-
鏖战华东(十七):战略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上)
引言: 济南战役的枪炮声尚未停息,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己经在考虑下一场战役了. 国民党增援济南的邱清泉兵团.黄百韬兵团.李弥兵团,担心粟裕的"围点打援"一直畏缩不前,使华 ...
-
淮海战役是谁提出来要打的?现在已经很清楚了,就是这位大将
(电影<大决战2淮海战役>) 1948年9月24日,时任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的粟裕向中央军委发电,以歼灭敌徐州右翼集团为目标,"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这是淮海战役设想的 ...
-
淮海战役5:逆转中原(豫东战役.完结篇)
淮海战役5:逆转中原(豫东战役.完结篇)
-
淮海战役19: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上)
淮海战役19: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上)
-
淮海战役始末
淮海战役简介 淮海战役是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而且可以说是其中的关键所在.而解放军以60万正规军与40万民兵打80万的国民党军,最后以少胜多,因此也被许多人评价为不可思议的奇迹. 淮海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