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怀说伤寒(30)——小青龙汤
昨天
中医随笔 第106篇
文章字数:
阅读时间:
条文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条文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按:与小青龙汤有关的条文在伤寒论与金匮中出现的不多,但小青龙汤对于外感疾病却十分好用。
伤寒论中条文描述中出现病机的不多,我们学习过程中多需要自己总结,这里很幸运,出现运用小青龙汤的病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后世总结出四字,即表寒内饮,方便我们学习许多,也正是因为条文明确,病理清楚,运用小青龙汤会使我们信心十足。
之前一样有出现病机的有桂枝汤——,太阳中风,阳浮阴弱。还有条文30对误用桂枝汤的描述,实在难得。
伤寒表不解,说明发热恶寒,无汗,甚至头痛身疼,体内有水气,集聚在心下,肺野——肺为水之上源,水有停聚,说明肺、脾、三焦、膀胱等运行水气的能力不足或是没发挥好。干呕发热而咳,有表证又有气机不畅。水变动不居,有水气病有水流病,水气上逆则喘、噎,水流下行则利,停而不行则少腹满且小便不利。
临床上面对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皆可用,见舌胖苔白,口不渴,阳虚水饮症状即可,甚至是慢阻肺一刻加减而用,金匮要略有“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这极其像慢阻肺呼吸困难时的表现啊。
李可有变通小青龙汤的用法,相当集采,诸君皆可法。
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甘草二两,炙,桂枝三两,去皮,半夏半升,汤洗,细辛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加减法: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荛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方歌:
桂麻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记要谙;
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发热句中探。
作者介绍:远怀中医,温煮经典,崇尚岐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