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坑陶俑彩绘脱落的原因

【秦俑百问微讲堂】秦兵马俑坑陶俑彩绘脱落的原因陕西学习平台2021-03-04订阅

俑头上残存的生漆层和彩绘。

俑头上残存的生漆层和彩绘。考古资料表明,秦兵马俑坑中的陶俑在随葬时都通体施彩、艳丽夺目。然而,在埋入地下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遭到进水、坍塌、火焚等自然和人为损害,陶俑出土时大部分彩绘已经脱落,只是在一部分未被火烧或埋压较深的陶俑身上存留有彩绘。但是,当我们站在秦俑一号坑东端的观览台上向下观望时,看到的陶俑却是一片灰色。那么,出土时残留在秦俑身上的彩绘为什么都脱落了呢?秦俑一号坑发现于1974年,一号坑东部的五个探方计一千多件陶俑是在1978―1981年间发掘并修复的。受限于当年的文物保护条件,当时的考古人员也曾采用在陶俑表面涂刷稀释后的乳胶来保护残存的彩绘,但并未得到良好效果。1987年,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主的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研究课题组成立,课题组认为,要保护陶俑身上的彩绘,必须先知道彩绘脱落的原因。在不懈努力下,秦俑彩绘脱落的主要原因终于被找到,问题的根源在于秦俑特殊的制作工艺:烧制后在陶俑表面涂刷了生漆。生漆,也叫大漆、土漆、国漆,是一种从漆树汁液中采集到的乳白色液体,加工后变成黑褐色。研究人员发现,秦代的制俑工匠在给陶俑绘彩前,先在烧制好的陶俑身上涂刷了生漆底层,导致生漆底层在陶俑表面形成了漆膜。然后再用动物胶调制的不同颜色的矿物颜料涂刷在生漆底层上,以适合的颜色来表现俑的皮肤、毛发和服饰的颜色。两千多年后,生漆层老化,不仅失去黏性,而且极度脆弱易裂。在陶俑出土后,在自然干燥(失水)过程中,表面生漆底层对湿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当湿度降低到一定阈值时,生漆层会因为干燥而开始龟裂、收缩,继而会起翘、卷曲,并从陶体表面脱落。陶体表面的生漆层起翘脱落了,施绘在生漆层之上的各色彩绘也就随之而去。这种现象用一句常用语来形容再合适不过,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秦代在陶俑表面涂刷生漆的目的,可能为了使陶俑身上的彩绘颜色更鲜艳,也可能是利用其自身的黑褐色来表示铠甲的颜色和皮革的质感。然而,生漆层给彩绘保护带来的麻烦却是灾难性的,其一是,随着陶俑的失水干燥,老化的生漆层就会起翘脱落。其二是,生漆层具有很好的隔水性能,且不易溶解,尽管经过二千多年,生漆已经老化,但它不透水、难溶解的特性仍然存在。这种性能对秦俑彩绘加固来说却是一道不易攻克的障碍。正是由于生漆层的存在,常见的液体黏合剂难以透过漆膜进入到生漆层与陶体之间,从而也就不能将生漆层与陶体表面黏合在一起。早期没能解决生漆层与陶体之间的黏合加固,而陈列在自然环境中的陶俑,其失水和干燥却不可避免,导致生漆层及表面彩绘起翘、脱落。这便是秦俑一号坑东端的陶俑彩绘未能保护下来的原因。作者单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0)

相关推荐

  • 【秦俑百问微讲堂】三座兵马俑坑的概况

    秦兵马俑一号坑. 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帝陵陪葬坑中规模最大的一组,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由三座俑坑组成,按照发现时间的先后被编号为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依据已发掘的情况推算,三座俑坑估计共埋藏陶俑 ...

  • 如何使秦俑表面的彩绘重现昔日颜色?秦俑彩绘原来这么复杂

    跪射佣 近日,<国家宝藏>第三季热播,秦陵博物院作为九大博物馆之一,推出了三件国宝--跪射武士俑.秦陵铜车马.青铜仙鹤.特别是跪射佣,为我们展现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的样貌.今天,文史君想为大 ...

  • 秦兵马俑坑陶俑的发型和胡须

    [秦俑百问微讲堂]秦兵马俑坑陶俑的发型和胡须陕西学习平台2021-03-26订阅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蓄发是对父母的孝敬,伤人毛发自然被视为对他人的严重伤害.如云梦睡虎地秦 ...

  • 秦兵马俑坑出土一完整的弓弩,射程是AK47的两倍,专家:不可思议

    为什么秦国那么的强大呢?兵强马壮是他们秦国人的优势,特别是秦朝时期的武器,比如青铜剑,真的是堪称世间一绝,还有什么弓弩,大家千万别小看古代的弓弩,那威力绝对不亚于现代的枪,而且不少弓弩的射程居然比AK ...

  • 秦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兵器

    [秦俑百问微讲堂]秦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兵器陕西学习平台2021-01-21订阅 秦俑坑出土的青铜兵器.秦兵马俑一.二.三号坑内出土了大量青铜兵器,据初步统计已有4万余件.这些兵器绝大多数是秦军实战使用 ...

  • 秦俑坑陶俑的制作工艺

    [秦俑百问微讲堂]陶俑的制作工艺陕西学习平台2021-02-14订阅 秦俑坑出土的陶俑局部图. 秦俑坑出土的陶俑局部图.当我们面对秦兵马俑的时候,无论是否了解它的价值,但内心深处无一例外会被其宏伟的气 ...

  • 承袭秦制的西汉兵马俑坑

    [秦俑百问微讲堂]承袭秦制的西汉兵马俑坑陕西学习平台2021-02-02订阅 徐州狮子山汉兵马俑用浩荡的兵马俑队伍作陪葬,起源于秦始皇陵,兴盛于西汉,东汉及之后的高级别墓中也时有发现,但俑群的规模却远 ...

  • 匡天龙《兵马俑坑》外二篇 | 悠然《诗配画展》

    作品   兵马俑坑 一排排一对对列成方阵 着短褐披盔甲威严逼人 操戈执弩所向无敌 战马萧萧战车拚磷 遥想秦王当年的雄风 以不竭的源流 深刻地哺育了小麦稻谷和鲜花 又以博大与深沉 催生了号子船歌和诗 统 ...

  • 陕西农民发现一兵马俑坑,专家挖掘半月没动静,最后被一老人破解

    陕西农民发现一兵马俑坑,专家挖掘半月没动静,最后被一老人破解 文 | 韦爵爷 今天要说的这个事情也是和挖墓有关,但是这个事情被传得很神,似乎还是有点神话一样的性质,那是在1974年的时候,一陕西农民意 ...

  • 千年文化再现 大秦兵马雄风(下)——西安行系列(2)

    震惊于世的"秦始皇兵马俑",因其年代之久,规模之大,出土数量之多,造型之逼真精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从发掘至今,已经吸引无数人前往参观,除了 ...

  • 聆听 | 兵马俑坑(裴德成朗诵作品)

    兵马俑坑 作者:匡天龙  诵读:裴德成 一排排一对对列成方阵 着短褐披盔甲威严逼人 操戈执弩所向无敌 战马萧萧战车拚磷 遥想秦王当年的雄风 以不竭的源流 深刻地哺育了小麦稻谷和鲜花 又以博大与深沉 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