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懂《西游记》里五个人,不足以谈人生(必读!)

作者:渡兰君,来源:渡兰(ID: dulantea)

四大名著,我们从小看到大,尤其是《西游记》,对于小时候的我们而言,简直像打开了新世界。
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小时候只觉得精彩,长大后才发现,《西游记》就像你我。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
人到中年,活成了一部《西游记》,顶着悟空的压力、却留着沙僧的发型,有着八戒的身材、唐僧的唠叨,还偏偏离西天越来越近。
这话咋一听很幽默,让人忍不住笑,但心里不知为何有些苦。
其实,真正的西游记,总有一个角色在说你。

其实师徒五人中,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优秀的一面。
接下来看看,师徒五人里面,你更像谁?
1

心猿·孙悟空

孙悟空很厉害,能上天入地、斩妖除魔,闹天宫、闹龙宫,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
在小孩的心里,这就是英雄的模样。
但他本领高强,却不被重视,只封了一个连品级都没有的弼马温。
得知真相后弃官回花果山,却被天兵围剿。
之后又被太白金星忽悠上天宫,总算封了个府邸,给个清闲的官职让他看管蟠桃园。
却得知蟠桃会自己不够资格参加,于是大闹蟠桃会,返回下界来。
不是猴王天生要叛逆,只是他得不到重视。
有的人从小到大,一直不被重视,被灌输:
“小孩子家懂什么”
“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
他们与孙悟空很像,从小渴望被重视却得不到重视。
他们热于助人,哪怕是陌生人的忙,也不假思索地帮,不怕耽误自己时间,只担心做得不够好。
他们,有时候也是在帮助别人过程中,获得认同感。
不是别人需要他们帮助,是他们需要帮助别人,让自己感觉,还是有些价值的。

2

八戒·猪悟能

《西游记》看完后,小孩都崇拜孙悟空,但大人往往更喜欢猪八戒。
正是因为他更真实。
在人们印象中,猪八戒好吃懒做、贪恋美色,胆小怕事,看起来很呆,所以被孙悟空称为——呆子。
不过,猪八戒也有自己的优点。
他乐观,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都能保持乐观,哪怕取经路上再累,只要给他躺下睡一觉,他就满足了。
不同于唐僧整天抱怨取经路苦,猪八戒很少忧愁,还没来的事情不去想,等到来了再考虑。
因此,他看起来更真实,更像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人,或者是自己。
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同样也会害怕、喜欢美的事物,还特别喜欢美食。
他们做事情会有计划,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什么时候考虑什么事。
因此装的琐事少了,人的心情也开心了。
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点像二师兄,也许不被别人认同,但却得到自己内心的赞赏。
生活,就是过给自己看的,关键是开心嘛。

3

悟净·沙和尚

有人调侃,沙和尚在《西游记》中说最多的几句话是:
“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
“二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
“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
沙和尚就像我们看到的一样,打吧,不如孙悟空;吵吧,不如猪八戒。他一直默默做其中最受苦受累的人。
他看起来毫无存在感,却是团队中最不可或缺的一个。
沙和尚憨厚老实、为人正直,脾气温和,从来不显得多厉害,他不争、不抢。
在团队中有矛盾时,总是他负责调和,一直无私服务这个团队,从不求回报。
我们身边就有这么一种人。
憨厚老实,看起来毫无特色,平淡无奇,但偏偏我们又离不开他。
工作中,他勤勤恳恳,不阿谀奉承,靠自己劳动创造价值。
生活中,他待人温和,总是彬彬有礼,不轻易迁怒别人。
他,看似平淡无奇,却有着美丽的灵魂。
4

唐僧·陈玄奘

唐僧的路途很坎坷,还没出生父亲就死了,母亲也被匪人强占。
他刚出生就当了和尚,多年诵经念佛,获得唐太宗的青睐,结拜为兄弟。
之后又得观音指引,前往西天拜佛求经。以凡人之躯去往天竺,一路吃尽苦头,几次险死还生。
他这一生,是普通人励志的一生。
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平平淡淡,却又带着坎坷,也是在一路吃尽苦头中度过,才成长到如今的模样。
原著中,唐僧胆小懦弱,遇事就哭哭啼啼,刚过一山,就问下一山“有没有妖怪”,还总是哭诉取经的辛苦。
但即便如此,再如何哭诉,他却从来没有过放弃的念头。
与其说西天取经是一种任务,不如说是他的一场修行。
《西游记》师徒四人的影子,在我们生活中随处都会遇见。
我们生活中,总会有渴望被人重视、桀骜的人,安于清贫而不争的人,正直朴素且勤劳的人以及胆小爱哭,却意志坚定的人。
我们常说西游记是师徒四人,可见,还有一个角色,没有什么存在感,那就是——白龙马。

5

意马·小白龙

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白龙马是在孙悟空之后拜唐僧为师的,也就是说,他比猪八戒辈分还高,却甘愿自降辈分,称呼八戒为“二师兄”。
而在取经路上,他也甘愿当一个脚力,沉默寡言,从不说半句话,甚至让八戒、沙僧都以为白龙马不会说话。
他只有在一个时候说过话,那就是宝象国时,唐僧逼走了孙悟空,而八戒、沙僧又奈何不了黄袍怪,在黄袍怪将唐僧变成猛虎关起来后,白龙马化为人形,与黄袍怪决斗,虽然不敌,但也看出他的本领非凡与勇猛无畏。
如果减去孙悟空斗妖怪、搬救兵和被唐僧逼走的时间,那严格来说,白龙马才是陪伴唐僧走得最远的人。
一路上的是是非非都看在眼里,却从来不说一句话。平日里不见他有什么不同,危难关头却也能发挥大作用。
也有这么一类人,如白龙马一般,日复一日坚持着某件事情,看惯了是是非非,却懂得明哲保身,不发一言,不站派系,比起你争我斗,他更是清醒的那一个。
功利来时他退后,大难临头他上前。
所以《西游记》,是师徒五个的征程,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特点。
你会在其中发现自己的身影,感觉不争的沙和尚像自己,或者哪个朋友的秉性像八戒、像唐僧。
但接下来我要说的,可能跟你认知不同。
《西游记》——只有一个人。
没有仨徒弟,也没有白龙马,只有唐僧一个人。
网上有这么一段对《西游记》的分析:
定住心猿则悟空,栓住意马便化龙;
戒贪戒色共八戒,戒杀戒嗔是悟净;
身心纯净朝佛祖,心之所在即西天。
唐僧是我们的凡躯,悟空指我们的心,白龙马象征意志,八戒是我们要克服的困难,悟净是要达到的境界。
所以这取经路,是一个凡人,不断克服自己的过程。
我们的一生也是如此,只有以意志为马驹,以心为准则,一路上克服欲望,保持一颗干净的心,才能达到目标不后悔。
这,才是只属于我们自己的《西游记》。
人到中年,活成一部《西游记》,这话没错。
但愿我们每个人的《西游记》,都有着白龙马的意志,唐僧的善良,八戒的真实,沙僧的淡泊以及悟空的本领。

用最平和的心态走过每一天,用最果敢的态度面对人生的九九八十一难,用最坚毅的信念取得生活的真经。
—《END》—
(0)

相关推荐

  • 观音菩萨试禅心,孙悟空一开始就知是圈套,为何却不告诉猪八戒?

    唐僧辞别唐王李世民后,有失有得:先是失去了皇帝派遣给他的两个侍从,又在鹰愁深涧失去了心爱的坐骑. 西天取经路上充满了艰险,但凭唐僧一介书生.一个僧人,要肉身徒步十万八千里到灵山,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 ...

  • 未读懂刘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深度好文)

    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 "20岁看三国觉得曹操最厉害,40岁看三国觉得司马懿最厉害,60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 20岁觉得曹操厉害我能理解,挟天子令诸侯,拥军百万征战天下,风头无 ...

  • 没有读懂刘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说出了我多年来看三国的一个疑问: 看到一句话:"20岁看三国觉得曹操最厉害,40岁看三国觉得司马懿最厉害,60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 20岁觉得曹操厉害我能 ...

  • 不读懂《西游记》五种心态,不足以谈人生

    四大名著,我们从小看到大,尤其是<西游记>,对于小时候的我们而言,简直像打开了新世界. 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小时候只觉得精彩,长大后才发现,<西游记>就像你我. 网上流传着 ...

  • 不读懂曹操,不足以谈人生(深度好文)

    作者:小卡老师 来源:小卡口才(ID: gzknj99) 跟孔子学做人,跟曹操学做事. <三国演义>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对于曹操我们更是再熟悉不过. 他的经典名句"宁我负人,毋 ...

  • 苏轼一生最智慧的20首诗词,不读懂不足以谈人生

    无人不爱苏轼. 爱苏轼的豁达乐观,爱苏轼的不骄不躁,爱他面对人生坎坷时的云淡风轻. 一如林语堂所说: 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

  • 成年人不读懂曹操,不足以谈人生(深度好文)

    最官场 最官场,在这里读懂官场规则.人情世故和名人内幕. 公众号 <三国演义>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对于曹操我们更是再熟悉不过. 他的经典名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被后 ...

  • 苏轼一生充满智慧的20首诗词,不读懂不足以谈人生

    无人不爱苏轼. 爱苏轼的豁达乐观,爱苏轼的不骄不躁,爱他面对人生坎坷时的云淡风轻. 一如林语堂所说: 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

  • 苏轼一生充满智慧的20首诗词 不读懂不足以谈人生

    无人不爱苏轼. 爱苏轼的豁达乐观,爱苏轼的不骄不躁,爱他面对人生坎坷时的云淡风轻. 一如林语堂所说: 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

  • 苏轼一生最智慧的三首诗词,不读懂不足以谈人生

    苏轼是备受后世追捧喜爱的一位诗人.他会通百家,冠绝千古,在众多领域上堪称大家,被誉为"千古一人"苏东坡.苏轼的人格魅力更是让人无法忽视.他才华横溢,潇洒不羁,旷达坚韧,热爱生活.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