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章上的武汉】华中工学院毕业纪念章

华中工学院毕业纪念章

华中工学院即使到现在改称华中科技大学,老武汉人还是习惯称“华工”。“华工”的这枚毕业纪念章带有当时校徽的雏形,那时的校徽大多设计成长方形,这枚章体基础也如此。长方形章体以白珐琅铺底,上缀金黄色波浪形花边和美术体“毕业纪念”,左上和右下分别压铸楷体“华中工学院”,阿拉伯数字“57——62”。华中工学院学制4年,这枚纪念章为1957年入学至1962年毕业的毕业生所有,他们能够“赶在”“文革”之前完成学业,实属万幸。

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工学院1953年10月15日在武昌建校。当时是新中国开展大规模的计划经济建设的第一年,特别需要重工业建设人才,根据中南行政委员会决定由原武汉大学、 湖南大学、广西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力部分合并组成,是一所机电型的工科院校,设机械制造工程、金属切削工艺及其工具、汽车、内燃机、水力动力装置、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设备)、电机与电器、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8个本科专业,金工、铸造、汽车修理与维护、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4个专修科。教师314人,在校学生2639人,在武汉建立华中工学院。物理学家查谦任院长。

建校初的教学楼

查谦,原名查贵师,字啸仙,物理学家、教育家。1896年11月22日出生于安徽省当涂县小丹阳镇。生长在一个书香门第和官宦之家。养父查秉钧为前清翰林,曾任道台和知县,为人清廉。辛亥革命后返乡时甚至无以为生。查谦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形成了正直和不愿做官的性格。

1915年,查谦进入南京金陵大学学习。在校3年多,共学习文、理课程15门,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因查谦属文学院学生,在所学课程中以文科学时为最多,毕业后理应继续进行文科研究或步入仕途,但由于家庭的影响,他自己又认为,“官做不得,学物理可不依赖政治”。 1920年,查谦赴美,选择了物理学作为主攻方向在密立根实验室从事光电效应研究。

1932年,查谦来到武汉大学。翌年担任理学院院长,并着手建设武汉大学物理系。1934年后,查谦长期担任物理系主任。1953年,华中工学院成立,查谦被调到该校任教授,并主持全院工作。积极倡导“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和研究方法,为我国培养了许多物理学人才。他工作谨慎、踏实,在全校师生中树立起很高的威信,为华中工学院严谨校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华中工学院1953年毕业证,院长查谦

1960年,华中工学院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66年,学校整体实力已有较大提高,基本上是本科教育为主。 6个系, 20个本科专业, 教师1097人, 职工1664人, 在校学生6087人, 年度科研经费90万元。

1966——1976年, “文革”,“斗批改”,全国有些高校被整散,整垮,有些学校领导人被整残,整死。而华工居然出现了三个“没有”——学校主要领导人没有变,师资队伍没有散,科研教学设备没有滥(有些学校的设备都转用于生产),还不为社会所扰完成了激光游丝焊接机等我国多项科研空白项目。

建校初兴建的教学楼

1971年,位于汉口古田五路的武汉机械学院停办,部分专业和300多名教职工并入华中工学院,华工的办学面积因而扩大了很多。

尽管在十年浩劫中高校的师资队伍受到了较大摧残,而华中工学院领导顶着各种压力,开始广积散落在社会上的有学之士的师资队伍 ,因此学院不仅未失精华,还从外单位调进了一大批教师,充分相信、任用现有教师。文革期间大批交大毕业生在湖北等地"劳改"。文革后期政治气氛缓和,这些人被陆续解放,但是没有地方愿意或敢接受。当时校长朱九思派了教务长守在劳改场门口,放出一个,接受一个。从1972年到1979年华工一共收留了全国各地被批斗被扫地出门而无家可归的专家教授六百多名,不仅为民族发展国家建设保护了优秀的专业人才,也为改革开放后华工的大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1959年国庆10周年,华中工学院游行队伍走出校门。

1980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 年开始实行学位制度。在1981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博士授予点中,华中工学院27个专业有权授予硕士学位,9个专业有权授予博士学位,有12位教授担任博士导师 。

1984年7月13日,研究生院正式成立,是全国首批成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

1988年1月,国家教委批准:华中工学院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

1988年华中理工大学校门

2000年5月26日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和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合并成立华中科技大学。是首批列入中国“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较为成功的大学之一,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据武汉电视台消息,华科大今年应届毕业生1万3千多人,其中本科生6千余,研究生硕士生加博士生7千余,研究生超过了本科生。

编者注:“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现实生活中不是这样的,武汉市经常更换名字的一个是街道,再一个就是学校。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一直叫学院,在世界的影响比华科大差?在学院升为大学的热潮中,中央音乐学院不为所动。

《徽章上的武汉》汉口澳门路卓尔书店有售

打捞城市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关于我们】

人文武汉志愿者团队是由武汉市学术、新闻、教育、科技、工程、文化各界人士及民间文保志愿者,组成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文物保护社会组织。2017年12月荣获中国文保基金会第九届“薪火相传——寻找中国文物故事杰出传播者”全国十佳团队称号。全国文物保护与利用社会组织联盟发起人之一。

扫描二维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