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未必高尚,只是没有资格倜傥
昨天和一个朋友在一间茶室喝茶聊天,这位朋友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出国甚至环游世界,在他的朋友圈里,经常可以看他晒在各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物前合影,晒各种风味迥异的美食和美女。我说,你这家伙活得真滋润啊!
他说,也就是你老刘知道我过得好。他拿出手机,翻出他和另一朋友峰的聊天记录让我看。从他和峰的聊天记录中可以看出,峰认为他天天东游西逛虚度光阴不务正业,峰甚至嘲笑他,说他虽然名头很响,但至今没有混到一份安稳的工作。我知道,峰说的安稳工作是指公务员。峰大学毕业后,通过他老爹的运作,进了政府部门,每天朝九晚五四平八稳的,似乎过得很安稳。

我的这位朋友亦是大学的高材生,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进政府单位,而是选择了在南方一个城市历练打拼,经过几年的奋斗,业务早已经做到了国外,早已经实现了经济独立。据我所知,他和他太太两口子各有一辆宝马,最起码比我们风光很多。
峰把我们眼中这位令人十分羡慕的成功人士,看成是一个不务正业的败家子,实在让人哭笑不得。我说,可能峰不喜欢别人晒旅游照吧!朋友说,你看他去一趟海南,照片晒了多少;他周末带老婆孩子去哪个景点游玩,晒了多少照片。峰说的没错,我也经常看他在朋友圈晒各种旅游照片,炫耀他的幸福。

突然想到作家杨奇函写过的一段话: 维持我们节俭的,可能是我们的贫穷; 维持我们检点的,可能是我们的丑陋; 维持我们低调的,可能是我们的平庸; 维持我们钻研的,可能是我们的笨拙; 促成我们义无反顾的,可能是我们的走投无路; 激发我们看淡一切的,可能是我们的一无所有; 我们心无旁骛,可能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去从容; 我们刚正不阿,可能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资格被诱惑。
很多时候,我们在现实中没有那么高尚,也许只是没有资格倜傥而已。不是不喜欢高调,只是我们太过平庸;不是不喜欢张扬,也许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资格!

坊间流传一个很经典的段子,有位记者采访一位农民:大爷,如果你有一百万愿意捐出来吗?大爷:我愿意。记者:如果你有五十万愿意捐出来吗?大爷:我愿意。记者:如果你有一头牛愿意捐出来吗?大爷:我不愿意。记者问为什么?大爷说:因为我真有一头牛!
有句俗话叫“站着说话的人不腰疼”,站着侃侃而谈的人,注定注意不到跪着的人的辛苦。涉及不到自身利害的事儿,谁也不会过多考量。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美丽的风景我们都没看到,没有看到,不是因为我们不想看,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机会,也许是没有时间,也许是没有经济能力。

前年回老家过年,一次和老同学聚会,席间,有位女同学也许喝多了,侃侃而谈。她说她看不起那些傍大款的人,她也看不惯死吊一棵树上的女人。
说这话的这位老同学,现在南方某个城市给人家打工,每日除了辛苦劳作,还要看主人的脸色,她所吃的苦和受的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也只有在工作完成之后,在回家的路上,通过微信给我诉说她的苦。每次听她给我诉说,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画面:在南方一个陌生的城市的深夜里,有一个女人疲惫的行走在马路边,她身影憔悴,路灯将她的背影拉伸得很长很长... ...
她本是有家庭的,然而和丈夫关系特别不好,两人形同陌路人已很多年。每年过年回家,两人也是互相为了给双方亲戚一个面子而已,白天喜笑颜开,晚上则是冰冷相向。她不是不想离婚,只是觉得离婚的成本太高,她一个一没文凭、二没才华、三没见识的四十多岁的女人,离了婚又能过得有多好?她实在没勇气一个人承担离婚以后生活的一切。

不要轻易去评判别人,不是所有人都和你有一样不好的条件。因为若你是他,你未必真的比得上他。 人只有在真的事不关己的时候,才会有“如果我有什么,一定会怎么样”的“好人”想法;若是真的涉及到切身利益,没多少人真的会大公无私到去分享财富、创建一个大同社会。
这个社会从它存在的那一刻开始,就是今天这个样子。资源是守恒的,渴望平均分配的一定是平均线以下的。就算你天天在淘宝上买东西,马云也不会在年底给你分红;你在京东上逛的再多,刘强东也不会在你买房子困难时伸手帮你一把。
我们现在不敢奢侈,是因为我们还是穷人,不敢倜傥不羁,是因为我们还不够资格,并不是我们有多高尚,这是人性。

良子提示:以下内容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