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压力产生动力【征文】

压力产生动力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苦,……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一位十八岁的女学生王心仪,“生活的贫穷让她更加的坚忍不屈、自强不息,更加热爱和珍惜人生。”因为“‘穷’不代表精神贫瘠。”
对有志者来说,贫穷恰如弹簧背负着重量的压抑,始终坚守着反弹的欲望。逆境造就抗争,抗争形成动力。有动力才能激发出人生潜在的激情。这就是物理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在生活中的风景生情成章,触目兴叹为文。
正如我们所熟知的古之诗人陶渊明、杜甫等,“皆魁垒奇杰之士,不得志于时,而胸中超然,无穷达之累,故能以其豪迈隽伟之才,高古冲淡之趣,以成一家之言名世而垂后,……使其感情郁积,出为羁愁穷叹之词。”
压力与动力这一对矛盾体如同数学中位于数轴两侧数值相同,但符号不同的一对互为相反数。要想化负为正,将压力变成动力,需要一个转化的条件跟过程。有凌云之志的王心仪决心与命运抗争,迎难而上。面对压力,正确规划人生。如若没有这个条件,压力就只能做惯性运动了。所以,王心仪积极地改变自己,充实自己,正确引导作用于身上的各种压力所形成的不“力”因素,使之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最终人生因压力而精彩,因动力而增辉。王心仪在高考中以707分的优异成绩被北大中文专业录取。贫穷所产生的动力,知者借助其力的作用跳进了龙门。王心仪为此发自内心的感叹:“谢谢你,贫穷。”
有为者真正要感谢的“贫穷”,却是因贫穷产生使人向上的动力。每个人都有头脑,但面对逆境人生,却不是每个人都善用头脑,而使自己脱离困境;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人生,而使梦想成现实。“譬之寒蝉,哀吟悲唱于灌莽之中,以自鸣其不幸,虽工何足取哉?”从古至今,有多少如孔乙己的落第寒士,穷困潦倒,不为社会所接纳,被群众嘲笑、欺凌和侮辱,其悲惨人生,只是异路同归而已。
人生需要磨炼需要挫折,在苦水中泡过的人,懂得珍惜,懂得幸福的原则。活在当下,心怀过去,过去的风,过去的雨,风雨春秋皆是景。把“景”镶在记忆中。不忘过去,时刻激励人生。使压力产生的动力所形成的机械力,在生命的海洋中,承载着梦想,泛舟遨游,尽情放歌,搏击风浪;在理想的生活天空中,尽情翱翔,感受生活的多彩;在现实的人生道路中,尽情畅佯。
让压力所产生的动力不断地激发出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用自己聪明才智为社会创造有价值的才富。让社会永远摆脱贫穷,世人安居乐业,生活在和谐美好的精神家园之中。让汗水与泪水所凝结而成的希望萌芽,绽放出艳丽的花朵。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马泽伟,毕业于大连大学师范学院。现为中学教师。爱好文学,在各级刊物发表近五十篇作品。《时代文学》“特约通迅员”。
长|按|二|维|码|关|注
以爱与青春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09、诗歌||贫 穷【赖辉】
18、朗诵||逃离村庄【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