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吾性自足”? | 阳明心学问答
相关推荐
-
《道德经新译》第四十一章:知己不知则无不知
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注解] 1.知不知:知道自己不知,包括两种状态:一是认识到我们原来知道的并不是这样.我知道的部分我认可,但我不受它限 ...
-
道德经名句全集:让小鹿乱撞的新生儿名,你确定不看看吗?
名字只一两个字,却要突出其理想.情操.气度,绝非易事.由于社会的需要,这些个体的人,相互之间需要联系和交往,这就需要每个人有不同的称呼以示区别,于是就有了自己的姓名.一个吉祥如意的好名字,可以给人带来 ...
-
庄严自己,庄严事业。我们该如何理解“庄严”的含义? | 阳明心学问答
发布时间:2021-05-07 问:庄严自己,庄严事业.我们该如何理解"庄严"的含义? 少年阳明先生恃才傲物,但在明了生命的意义,知道自己是谁,要走向哪里时,他开始庄严起来.所以真 ...
-
为什么中华文化是成长的力量? | 阳明心学问答
发布时间:2021-04-21 问:为什么中华文化是成长的力量? 中华文化不是文字.不是知识,而是改变的力量.很多人可能会陷在"改变"这个词上.改变?我很好.很幸福,我追求自己的自 ...
-
为什么不要评判性地学习圣贤? | 阳明心学问答
发布时间:2021-04-23 问:为什么不要评判性地学习圣贤? 有人认为,学习阳明心学,要批判性地学习,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对的,但这是圣贤的境界.圣贤之心如明镜,我们普通人如 ...
-
为什么我们不能着于“文字相”? | 阳明心学问答
发布时间:2021-04-25 问:为什么我们不能着于"文字相"? 阳明先生在<答顾东桥>中,严厉地批评了一种人.有些人把圣贤文化学成了圣贤文章."有训诂之学 ...
-
为什么不能尚未学习就去比较圣贤之高低? | 阳明心学问答
发布时间:2021-04-27 问:我们为什么不能尚未学习就去比较圣贤之高低? 学习圣贤文化,大家会习惯性地讨论儒释道的异同.理学与心学的是非.阳明先生的历史地位等诸多问题.500年前,阳明先生的弟子 ...
-
我们为什么不惧怕立志圣贤? | 阳明心学问答
发布时间:2021-04-29 问:我们为什么不惧怕立志圣贤? "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 阳明先生说,圣贤相当于纯金,重要的是纯度 ...
-
“困知勉行”的人该如何下致良知的功夫? | 阳明心学问答
发布时间:2021-05-09 问:"困知勉行"的人该如何下致良知的功夫? 大多数人都是"困知勉行"的,所以我们不能高估自己. 不高估自己,也不低估自己,更重要 ...
-
阳明心学之心即理怎么理解?
先生说的"寂"是指花和心之间无任何关系,花是花,心是心,有心有花,是两者.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是说当你看花时,花进入你的意识世界,"花(物)"就和心发生了关系, ...
-
王阳明,一代国学宗师,阳明心学更是儒家思想乃至中国哲学的升华
与大多数陈陈相因.谨守朱子门户的科举士子不同,王阳明在年少时已游历了北部边塞,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 王阳明一生狂狷不羁.坎坷传奇,阳明心学的完整构建,标志着儒家思想又一次通过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而得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