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刘季述曾劝告朱温代唐为帝,朱温为什么没有答应?

刘季述,唐僖宗时宦官,出身低徽。文德元年,唐僖宗驾崩,刘季述与杨复恭合谋拥立唐昭宗为帝。昭宗即位后,斗垮了杨复恭,刘季述遂逐渐掌握大权。当时南衙北司水火难容,崔胤外结宣武节度使朱温,密谋一举诛尽宦官。而此时的唐昭宗自从华州还长安后,不问政事,终日饮酒取乐,时不时就动手杀几个小宦官。刘季述怀疑唐昭宗与崔胤联手,尽诛内侍,准备废唐昭宗。当时刘季述虽与凤翔李茂贞暗中勾结,但李茂贞的实力不济,曾经被李克用捧的毫无还手之力。但眼见以宰相崔胤为首的官员马上就要行动,刘季述只好率先动手。

刘季述

公元900年,刘季述与右军中尉王仲先、枢密使王彦范、薛齐偓等宦官领禁军数千人闯入宫中发动政变,矫诏以太子监国,并将唐昭宗与何皇后囚禁在少阳院,收传国宝玺,并对宫中的反对势力进行了大屠杀。刘季述虽控制了宫中,但他明白,崔胤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刘季述率先派遣其假子希度携传国宝到汴州,请朱温代唐。朱温听后心里高兴像吃了蜂蜜一样。希度又乘机离间崔胤与朱温关系。眼见朱温就答应了刘季述的建议。此时,朱温的慕傣李振从长安回到汴州,极力劝阻。

李振

李振对朱温说:“如果宦官囚禁并幽辱天子,你如果不能讨伐他,就无法号令诸侯。“况且你如果接受了刘季述的建议,你就成了众矢之的,天下百姓就认为废天子的幕后主使是你,天下勤王的兵马就会全部冲着宣武军而来。李振很清楚,虽然朱温已有了足够争霸的资本,但忠于唐室的藩镇还是过于强大,如果此时就代唐,朱温根本没有很大的胜算。

朱温

《新唐书刘季述传》:季述子希度至汴,言废立本计,又遣李奉本赍示太上皇诰,全忠狐疑不决。李振入见曰:“竖刁、伊戾之乱,以资霸者。今阉奴幽劫天子,公不讨,无以令诸侯。

崔胤

朱温总算没有昏头,听从了李振的建议,囚禁了希度,并派遣李振入长安与崔胤联手诛杀宦官。崔胤联合侍卫禁军首领孙德昭等突入宫室,将刘季述及其同党全部诛杀,迎昭宗复位,为了奖励朱温的功勋,唐昭宗加封朱温为梁王。朱温仰仗着唐室的名义,继续扩充实力,征讨不臣服于自己的藩镇,为以后代唐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新唐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