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唐昭宗
相关推荐
-
唐朝最后一位太子,被太监逼迫称帝两个月后被废,4年后死于非命
文/格瓦拉同志 刘宋小皇帝刘准在被杀前曾哀嚎到:"愿生生世世不复生帝王家",其场面之凄惨,令见者无不动容.其实,每当帝国大厦崩塌时,不仅亡国君的性命难保,王子皇孙的下场亦是如此,他 ...
-
观唐习律95|报国危曾捋虎须,有人说,唐末七律韩偓为第一
前言 晚唐大诗人李商隐曾经写过一首绝句,诗云: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这首诗的题目是<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 ...
-
《后宫·何玛丽传》:如果唐昭宗何皇后是玛丽苏文女主角
唐朝末年,东川节度使治所梓州的一户何姓百姓家生了一个女儿,取名何玛丽,生得"婉丽多智",又美丽又聪明,深受传统妇德教育,心地善良. 东川节度使顾彦朗的儿子顾在珣为了拒绝父亲安排的政 ...
-
宦官刘季述曾劝告朱温代唐为帝,朱温为什么没有答应?
刘季述,唐僖宗时宦官,出身低徽.文德元年,唐僖宗驾崩,刘季述与杨复恭合谋拥立唐昭宗为帝.昭宗即位后,斗垮了杨复恭,刘季述遂逐渐掌握大权.当时南衙北司水火难容,崔胤外结宣武节度使朱温,密谋一举诛尽宦官. ...
-
晚宰相崔胤,一心想要振兴晚唐,没想到却成了灭唐的助攻推手
天复四年正月,暮色初降,街鼓已歇,各坊闭户,大唐长安开化坊外,一队金吾卫军士正沿着坊墙悄然行进,他们不是在例行巡防,而是要去杀一个人. 这个人便是不久前的宰相,刚刚被贬为太子太傅的崔胤. 随后,这群披 ...
-
【大唐】凌烟风云(下)3
黄巢本人对这一切浑然不觉,所以说这人最后失败也不是偶然的,他就没有一个开国君主应有的那种眼光和锐气.而此时的朱温正陷入与唐朝官军的苦战之中,兵力.粮食都捉襟见肘,于是他连续十次派人向黄巢求援,而黄巢竟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三家分晋 豫让刺赵襄子
故事从晋国的智宣子开始. 他想让智瑶做继承人.家人智果劝他说,智瑶哪里都好,就有一样,很不仁厚.要是让他做继承人,智氏宗族会消亡在他手里啊. 但智宣子不听.智果一看这情形,就赶紧脱离了智族姓氏,改姓为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吴起的一生
吴起,最早在鲁国做官. 齐国攻打鲁国时,鲁国想用吴起为大将去和齐国交战,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让鲁国人不敢相信吴起. 吴起为了取得信任,杀死了妻子,被封为大将,把齐军打得大败. 有人因此在鲁国国君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商鞅变法
商鞅,原名公孙鞅,因被秦国封于商於,而被称为商鞅. 公孙鞅开始在魏国的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知道公孙鞅的才干,但还未来得及推荐,就重病不起.魏惠王来看望公叔痤,问到身后之事,公叔痤说:"希望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围魏救赵 孙膑与庞涓 增兵减灶
孙膑是和庞涓在一起学的兵法. 庞涓到魏国做将军,想借助孙膑的能力,便把孙膑请来,又怕孙膑得势,就设计砍断了孙膑的双脚,想使他终身成为废人. 后来,当齐国使者来到魏国时,孙膑偷偷与他相见,说服了齐国使者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苏秦和张仪
苏秦向秦王献策取天下,秦王不采纳,苏秦就去游说燕.赵和其他国家联合抗秦. 这时秦国攻打魏国,又要进攻赵国.苏秦担心这会挫败联合各国的计划,于是挑动张仪去秦国用计. 张仪和苏秦曾经一起在鬼谷门下学习合纵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孟尝君田文 鸡鸣狗盗
齐国的田婴有个儿子叫田文.田文建议田婴广散钱财,蓄养门客.田婴便让田文主持这件事. 田婴死后,田文接班,号为孟尝君.他门下收养的食客常达几千人,孟尝君的名声传遍天下. 秦王听说孟尝君的名望,邀请孟尝君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乐毅伐齐 千金买骨
燕昭王励志图强,想用重金招募人才.他向郭隗说:"您如果见到人才,我一定重用." 郭隗说:"古时候有个君主派人去买千里马,那个人找到一匹已死的千里马,买下马头带回来.君主大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田单与火牛阵
正当乐毅攻打齐国时,齐国的一个小官田单在忙着让家人用铁皮包上车轴外端. 燕军大军压境,人们争相涌出城门,人车挤成一团. 木制的车轴因此互相碰断,车辆损坏难行,只能眼睁睁被燕军俘获. 只见到田单家族的铁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通过与胡人的交往,认识到中原战车和步兵的局限性.于是开始倡议借鉴胡人的短装,学习骑马射箭. 这个认识是跨时代的.直到后来的元朝,胡服骑射的威力才得到最大的展现. 赵武灵王说:"愚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