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扳指,大拇指上有乾坤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
虽则佩韘,能不我甲。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这是《诗经·芄兰》中的一段文字,女诗人描绘了一位与她青梅竹马的男子形象。这位男子身上佩戴着(音同射),走起路来大摇大摆,对自己的态度也不像以前那么亲昵了。言外之意,虽则他已佩韘,但他还是个年幼无知的童子,隐隐约约流露出诗人的讥讽、嘲弄之意。
关于诗中提到的“韘”,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给出这样的解释:“韘,射决也,所以拘弦。”意思是说,韘是人们在射箭时用来勾弦拉弓的工具,可以保护手指不被弓弦拉伤。佩韘意味着能够骑射,是古代男子成年的一种标志。

古代弓箭手的护具

在血腥残酷的冷兵器时代,弓箭堪称最具杀伤力的致命武器,射箭也成为我国古代成年男子必须掌握的“六艺”之一。
关于古人射箭的方式,东西方有较大的差异:欧洲大部分地区流行“地中海式射法”,通常是把箭杆置于弓的左侧,然后将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勾住弓弦,拉到嘴角处发射;我国的传统射法则被称为“蒙古射法”,通常把箭杆置于弓的右侧,以右手拇指勾弦,用食指和中指压住拇指,然后把弓弦拉到耳垂处发射。
经过对比,我们就会发现,我国的传统射法对大拇指的力度要求比较高,需要给予其特殊的保护。于是,古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射箭时,用兽皮把大拇指包起来,或者套上一块坚硬且有韧性的犀角、象骨、鹿骨等。有时候,还在上面钻个小孔,然后用绳子套在手腕上,以防脱落。这种护具就是所谓的
▲西汉勾连云纹韘(上海博物馆藏)
1976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安阳市境内发掘了妇好墓,从她的墓中出土了许多重要文物,其中有一件深绿色的玉韘,下端平口,上端斜口,正面雕有兽面纹,背面则刻有一道凹槽。专家鉴定后认为,这是我国出土的最早的玉韘。
妇好是商朝第23代君主武丁的妻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女将军,生活在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由此可见,早在3000多年前,玉韘已经成为战争中的一种重要工具。

▲妇好墓出土的玉韘

贵族男子的时尚玩物

无论是角韘、骨韘,还是玉韘,虽然材质和样式不断变化,但它几乎贯穿了以弓箭为主要武器的冷兵器时代。考古学家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韘的功能悄悄发生了变化,实用价值弱化,越来越讲究材质贵重、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光泽明亮。最终,其中一种演变为扁平状的玉佩,名曰韘式佩;另外一种则演变成扳指,又称“班指”,在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之后逐渐流行开来,成为皇室贵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饰物。
清代著名宫廷画家郎世宁曾绘制了很多关于乾隆皇帝阅兵和射猎场景的作品,如《乾隆皇帝大阅图》《乾隆皇帝射猎图》《乾隆皇帝落雁图》等,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些绘画作品,就会发现,画中的乾隆帝都戴着扳指,特别是当他追逐猎物时,鲜衣怒马,目光如炬,弯弓搭箭,手上的扳指格外引人注目。
▲《乾隆皇帝大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与玉韘相比,清朝的扳指不仅形状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侧面呈梯形演变成为两端平齐的圆筒状,不再保留用来勾弦的凹槽和穿绳的钻孔;而且种类更加多样,出现了水晶、玛瑙、碧玺、琥珀等更加新颖的扳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枚圆柱形金珀扳指,高2.5厘米,口径3.2厘米,通体透明,颜色为深橘黄色,表面光滑无纹饰,内部含有多道裂纹。所谓金珀,其实是琥珀的一种,是几千万年以前松柏科植物分泌的树脂被掩埋于地下经石化作用而变成的透明状化石。由于琥珀的硬度很小,跟人的手指甲硬度差不多,如果把它戴在手上,无论如何也不能支撑强有力的弓弦,所以,这枚扳指极好地证明了自己已经完全失去勾弦拉弓的实用功能,只能作为装饰用品。

▲金珀扳指(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收藏界的人士把扳指分为文武两种:武扳指为素面,无纹饰,显得干净利落,简约大方;文扳指常常雕刻有诗句或者花纹图案,带有浓厚的书卷气息。
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有一枚极具文艺范儿的碧玉刻诗扳指,上面不仅雕有金地萱花和山石,还有乾隆帝的《御题萱花诗》一首:“叶绿与花黄,无情自在芳。持将赠屈子,定是不能忘。”

有时候,扳指上面还会镌刻“戒酒”“戒赌”等字样,或者用于赠送晚辈和朋友,以起到劝诫的作用;或者自己佩戴,用于自省。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枚金錾扳指,直径2.8厘米,宽2.5厘米,周围镌刻的“同心欢乐,万年戒酒”八个字极为醒目。

佩戴扳指有讲究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衣食住行都有严格的标准,就拿扳指来说,有些扳指是御用之物,有些则是御赐之物,还有些只能是王公贵族使用,另外一些才是普通百姓使用的,这其中虽然有价格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则是等级制度的约束。
通常而言,最受人欢迎的玉扳指,以鲜翠欲滴的翡翠和洁白无瑕的白玉为主,但使用范围有所不同。其中,翡翠属于硬玉,一般为珍珠光泽或玻璃光泽;白玉属于软玉,一般为油脂或蜡状光泽。相比之下,白玉的韧性较好,用它制作玉韘的历史久远,后来白玉就成为深受普通八旗子弟喜爱的扳指材料;而翡翠更致密坚硬,光泽也更加明亮,价值更高,通常为皇室成员和上层贵族专用的扳指材料。
现如今,扳指已经没人戴出来炫富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加时尚雅致的戒指。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曾经盛行了几千年的玉韘和扳指结束了它们的辉煌,即使祖辈保存下来的一些老古董,基本上或是走进了博物馆,或是被收藏家纳入手中。不过,伴随着它们的演变过程,传承至今的悠久历史文化会永远流传下去。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2021.02A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抖音号:918587080

(0)

相关推荐

  • 他自称乾隆七世孙,手指戴祖传上亿大扳指,专家建议上交被其回怼

    我国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历史事件,第一次是1271年忽必烈建元,第二次则是1636年清兵入关.这两个民族有很多共同点,同为游牧民族.皆善骑射,马上功夫和弓箭都曾称雄于世. 清朝作为我国 ...

  • 大拇指上有乾坤

    扳  著手愧生频 挽强今异著 指 韘,玦也,能射御则带韘       --扳指 王侯将相 扳 指 风雅贤德 Finger Wrenching 武能搭弓立战马,文能雕琢诵铅华. 扳指,冠于指上的戎马,经 ...

  • 大拇指上藏着3个养生穴,不会使用,太可惜了!

    不论是手还是脚都有连接着身体各个部位的穴位,这些穴位如果我们了解并且经常按摩,或许能够治疗和预防疾病哦,今天为大家介绍大拇指上的三个穴位,能够缓解眼睛干涩和疲劳,效果非常好哦. 首先,伸出你的大拇指, ...

  • 大拇指上暗藏的中风信号, 一旦出现赶紧就医!

    教你识中草药,中草药知识大全. 中风多发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这一疾病有致命的危险,即使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中风对大脑造成的伤害是也无法修复的.大部分幸存的中风患者会失去自理能力. 所以,心血管 ...

  • 大拇指上暗藏的一个中风信号, 一旦出现赶紧就医!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 如果觉得不错  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好朋友哦 中风多发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这一疾病有致命的危险,即使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中风对大脑造成的伤害是也无法修复的.大部分幸存的中风 ...

  • 神奇!从你的大拇指上,竟能看出你的退休状态!太准了!

    你的退休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放下手机,一起伸出右手的大拇指,观察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的长短,就能知道你退休后的生活状态了!据说超准哦~ A:上面比下面长:为爱献身型. 退休后,你需要继续照顾家庭,因为爱 ...

  • 大拇指上暗藏的中风信号

    大拇指上暗藏的一个中风信号, 一旦出现赶紧就医! 中医养生2021.04.10  土豆微信 ●  多梦是臓腑出了什么问题? 阅读 1037分享  收藏赞14在看22

  • 大拇指上暗藏的中风信号,一旦出现赶紧就医

    中风多发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这一疾病有致命的危险,即使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中风对大脑造成的伤害是也无法修复的.大部分幸存的中风患者会失去自理能力. 所以,心血管不好的朋友一定要重视预防中风的发 ...

  • 大拇指上暗藏的中风信号, 一旦出现赶紧检查!

    中风多发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这一疾病有致命的危险,即使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中风对大脑造成的伤害也是无法修复的.大部分幸存的中风患者会失去自理能力. 所以,心血管不好的朋友一定要重视预防中风的发 ...

  • 大拇指上有一个“ 护眼奇穴 ”,可快速恢复你的视力

    一老伯老花及近视,做这个穴道按压半年后去验视力已达1.2,现在他已不带眼镜. 八种养目方法 让眼睛更明亮 1.惜目:用眼不要过度,无论男女老少,都要注意节约用眼,一般40~60分钟左右即休息5~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