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凡事学会从自身找原因

大家

自省是内心的修养...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他每天都要从多方面反省自已,反省他与别人办事怎么样,与朋友交往怎么样,功课复习的怎么样。

人生来都不都是圣人,过错是难以避免的,有了过错能够自我反省,这是莫大的欢喜。【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一个人若是在过错面前不逃避,懂得“三省吾身”,那么他内心的修养一定很高。

唯有自省,人才能获得长足的进步,自我得到不断的提升,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

自省是内心的修养

俗话说:“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生活中,有的人总会把锅甩给别人去背,自己的错误自己不愿意承担。这样的人,你跟他交往的时间久了,他的本性就会暴露无遗。

虚情假意是引起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根源,有真情实感之人绝不互相推诿,而是承担起责任,这是一种难得的修养。

晚清的曾国藩把自省修炼到了极致,就如同每天的吃饭和穿衣一样,已经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通过两种方式来反省自己,一是以每天记日记的方式,反省自己的过错,他记日记的习惯,一直坚持到了临终的前一天。

二是练习“静坐”的功夫,每天不管何时,静坐一会 ,把自己的心静下来,内心踏实安稳的去反省事情,他描述此种状态为“如鼎之镇”。

有一次,曾国藩考上进士进入翰林院不久,他的父亲也跟着他住到了北京。曾国藩的父亲病了,他的同乡郑小珊主动登门来给他的父亲看病。

看完病后,他们坐在一起闲聊起来,不知道曾国藩跟郑小珊说了什么,郑小珊很反感,两人当场吵了起来,郑小珊拂袖而去。

事后,曾国藩静下心来,越想越觉得自己不对,后悔万分,在日记里反省道:“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此之不知,遑问其他?谨记于此,以为切戒!

曾国藩去郑小珊府上赔礼道歉,郑小珊也是个豁达之人,当即原谅了曾国藩,于是二人和好如初。

曾国藩的一生经历了三次转折点,每一次他都是通过自省来“获救”,最终他的修养使他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自省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修养之法,懂得自省的人,不刻薄待人,不推诿责任。

自省才能进步

赵国的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有功,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本就看蔺相如不顺眼,这下看他被封上卿,立马就火冒金星,不服气了,并且暴跳如雷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狠狠羞辱他!”

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

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觉得蔺相如说的很有道理,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有了问题,不要得过且过、怨天尤人,因为这些都是无用功,人要反躬自省,这样才会取得进步。

清朝名臣曾国藩,之所以被后人誉为“古今第一完人”,不是因为他不会犯错误,而是因为他懂得时刻反省自己,通过反省,不断修身,自然会成为完人。

曾国藩一直秉持着“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的原则,这让曾国藩在官场上稳步青云。

这里的耐烦,指的是不怕麻烦,善于反省的意思。

自省可以改变人的命运,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客观规律的利用。希望我们都可以行大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自省才能自明

鲁迅说:“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怎么得到这个知识?唯有通过自省认识你自己。

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一个人在生活中不懂得反省,无论如何都过不好自己的一生。

有一个老太太,多年来他一直抱怨,说自己看不惯对面邻居的一个太太。

她经常说:“这个邻居非常懒,懒得不得了。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你看她晒在外面的衣服,脏得都是斑点。我真的不敢相信她怎么连衣服都会洗成这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她有一个朋友非常细心,拿起了抹布,把老太太窗户上的灰迹全部抹掉,让她看到,然后跟老太太说:“你看,现在衣服干净了吗?”

老太太定睛一看,才发觉是自己家里的玻璃窗脏了,而不是邻居的衣服脏了。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每个人都会犯错。

自省就像是面前有一面无形的镜子,可以让人更清晰的认识自我,对自己的言行做精准的把控。

懂得自省,是真正的智者,敢于自省,是真正的勇者。自省,是通往成功的桥梁。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

(0)

相关推荐

  • 当你要发脾气时, 谨记王阳明4句话, 人生将越来越好

    每个人都会遇到不顺心的时候,有的人会调节自己,遇事冷静地想解决问题.或者换个心态去面对.但有的人就会变得狂躁不满,进而对身边的人攻击,把这个坏情绪延续下去. 小明出差的时候,在车站被行动不利索的老伯弄 ...

  • 玉不琢不成器”之评点

    ​"玉不琢不成器"之评点 传统格言中有"玉不琢不成器"之说,世人奉之为经典. 朴玉者,未经雕琢的原始玉石也.朴玉经人工雕琢之后方可称之为玉器.器者,成形之物也. ...

  • 曾国藩的自省: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中国古代从论语开始,就有曾子的修身格言:"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说的是:"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是否有不尽心之处?与朋 ...

  •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深刻)

    陕西法制网04-09 19:28 人无完人,事无完美, 只要是人,都有不足. 事情发生了, 一味抱怨和指责,只会将矛盾扩大: 懂得包容和让步,才能将大事化小. 足够聪明的人, 凡事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

  •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

    作者:渡兰君 来源:渡兰(ID: dulantea) "我不是故意的": "我也只是一时口快": "本来不会这样的,都怪--": " ...

  •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

    作者:国文 来源:国学生活(ID:gxsh789) 大家好,我是元思. 人生在世,只要与人接触,难免都会出现一些磕磕碰碰. 当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是无处宣泄地怨天尤人,还是常思己过反躬自省呢? & ...

  •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作者:洞见Allergy 弱者抱怨,强者自省.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简宁朗读音频 曾经有人问一家知名公司的高管,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这位高管说:"我没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只是20年来 ...

  •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没想到会这样" "我只是一时口快" "这事不怪我,怪就怪--" "多大点事,干嘛兴师动众?" 找借口处理问题, 不但 ...

  • 稻盛和夫:真正内心强大的人,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稻盛经营哲学 1932年1月30日,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出生于日本鹿儿岛.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说: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公众号 ...

  • 真正能成大事的人,从来都是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文/墨然 在这个社会,很多人,都会急着去成功,想要一下子就做成什么大事. 可是成功从来都是没有秘诀的,也从来不是一天造就的.真正成功的人,都会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你试着去观察,那些真 ...

  •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个人最顶级的修行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机敏的人,善于忖度别人:智慧的人,懂得分析自己. 人生在世,皆有因果,与其向别处投石,不如向自己问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