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闲扯五积散

(0)

相关推荐

  • 半夏厚朴汤加减方有哪些?半夏厚朴汤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

    半夏厚朴汤 牛夏厚朴汤紫苏,茯苓蒌枣图一炉: 降逆消痰疏郁气,咽中梅核杈能除. (一)半夏厚朴汤的组成与功效 半夏厚朴汤由半夏.茯苓各12克,厚朴.生姜各9克,苏叶6克组成.水煎服. 本方具有行气散结 ...

  • 【五积散:通治内外妇儿表里阴寒积聚症瘕】

    五积散:通治内外妇儿表里阴寒积聚症瘕所致一切病证的方 这个方子就像一张网,能将一切病一网打尽,这是古人说的.清代著名医学家汪讱庵称之为"解表温中除湿之剂,去痰消痞调经之方,一方统治多病,惟活 ...

  • 五积散

    五积散   三汤二散是五   去二物加二物 五积是指寒积.湿积.气积.血积.痰积,以寒积为主.五积散首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该书云:"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治脾胃宿冷,腹胁 ...

  • 中医奇人独门一派——《初氏五积万用方》总论初建忠(五积老师)主讲

    初氏认为人体病症的特征大致认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八十年代前以虚症居多,一个是八十年代后以实证居多. 八十年代以前,一个补中益气汤可以横行天下,那个时期粮食歉收,吃不饱.穿不暖,稍微补益一下,身体立即壮实 ...

  • 【十病九寒:五积散-寒湿圣剂,寒湿气血痰五积主方】2

    五积散 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 治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 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 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并 ...

  • 一个最善于排毒的方子,寒、湿、气、血、痰五种积滞通通排掉

    小郎中一直以为疾病的发生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比如说在八十年代以前,那时候的人们吃不饱,穿不暖,严重的营养不良,患的疾病都是以虚症为主,所以那时候的医生一剂补中益气汤就可以行走天下,并不是因为补中益气汤 ...

  • 五积散证

    五积散证

  • 顽固咳嗽经方效果好

    ​  麻黄附子细辛汤半夏厚朴汤治疗常年咳嗽 侯某,女,54岁,四川成都人,2020年10月22日就诊. 长期反复咳嗽20多年,加重一个月来就诊.现症如下:咳嗽,白色的痰,粘痰,痰很少,很难咳出来.咽喉 ...

  • 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青山几度变黄山',人间沧海桑田,世界成住坏空,人心生住异灭,人生生老病死,一切都在变异,都是无常! '世事纷飞总不干',如果你能证悟真如本性,找到自我,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那么无论世事再怎么翻云覆雨 ...

  • 心上无事,一切如意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紫雨为你悦读 文章来源:渡兰(ID:dulantea) 主播:紫雨(ID:ziyuyuedu_5555) 片尾曲:赵照  飞来飞去 生命刚开始时,就像一个空杯. 人生,不过是往杯子里放 ...

  •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曾有人戏言:"人活于世,便是'人活于事'." 世间人千千万,人间事万万千. 有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有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q ...

  • 中医五积散推荐处方 生麻黄10 g...

    中医五积散 推荐处方 生麻黄10 g,肉桂10 g,白芍10 g,制半夏10 g,陈皮15 g,枳壳15 g,苍术40 g,白芷10 g,川芎10 g,炙甘草10 g,当归10 g,茯苓10 g,桔梗 ...

  • 胡盼:无视即无事?无事即无视!

    存在即合理. 这似乎是一个很合理的命题.但是,很多的存在却又有着它特有的而且极具杀伤力的特性.比如教育孩子的问题. 前段时间,因为我自己的很多原因而辞掉了班主任.说实话,从初一开始带了他们(学生)两年 ...

  • 没钱多读书,无事早点睡,有空多锻炼

    我时常在想,一个人活着的最好的状态是怎样的?在文章中读过一段话,觉得说得特别有道理: 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是:经济独立,精神自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个爱你和你爱的人. 不用巴结和讨好谁,不用羡慕 ...

  • 无事也能生是非——白秀英之死:情绪管控很重要(之一)

    能否妥善控制自己的情绪,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一个人不能有效地管控自己的情绪,放任自己的情绪如春天里的野草那样任意疯长,那么往往就会无事也能生是非,小节也会酿大错.<水浒传&g ...

  • 人口普查有没有“数据调整阶段”? 统计局:无事后调整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张毅表示,人口普查是全面调查,七人普按照统一标准.在统一的时间范围内对所有普查对象进行逐人逐项登记,采用电子化方式采集数据, ...

  • “有事就借事练心,无事就借境练心。”这个...

    "有事就借事练心,无事就借境练心." 这个"境"指的是内在心灵的境界. 比如境界来了自己是否心动? 比如恐惧.欢喜等等, 看自己的念头是如何起, 从哪里起, 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