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学小白到亲手挑出大珍!

与古币结缘还得从我表哥说起,在我还在读初中的时候,一个暑假,表哥拿着一本《标价古钱目录》书来我家寻找古钱。翻出爷爷奶奶留下的两大串子古钱,我们俩对照了半天也没发现太值钱的。临走表哥拿走了几枚,我央求着把他的书留了下来。就这样我第一次知道了古钱币可以换钱,甚至可以卖成千上万元一枚。从此我与古钱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启了古钱收集之路。
咸丰元宝 宝巩 当千
那时候没有多余的钱去买古币,只好去同学家里换,或者亲戚家里找。大约2010年前后我工作了,手里有了闲钱,就开始在网上买古币。开始主要集清钱,因为手里有一些清钱好配套。康熙乾隆为主,偶尔买几个雍正。那时古钱知识只停留在书面上,也没什么想法就是乱买一气,感觉便宜就买,大部分都是小尺寸的康熙、乾隆、嘉庆,就是图便宜,也不懂大样、也没追求黄亮品相,现在都在后悔,那时本地钱币店有位卖家都是黄亮的康熙大样背字,字口很好,通走10元一个,手里有几千个,好几次找我买几百个,我都没要;顺治那时三四十元雍正七八十,可惜那时都没买几个。
后面开始迷上咸丰大钱,当五十当百都买了一些,那时候也不懂那么多,看到喜欢的就买,结果买了好多次自己看不准,就找人帮着掌眼,发现很多都是假的,找卖家退货卖家不肯退。古玩行当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收藏品没有稳定价格,超过三天的东西无论真假都是很难退掉。后来同行指点买之前先找人看图片,看好了再下手。

苏百撇咸

有一段宋钱热,跟风学着玩宋钱。还买了一本《北宋铜钱》天天学习。宋版可不比清钱那么好区分,看书看得头大。那会网上流行开筒子,就是原坑连着的古钱。这东西跟买彩票一样,因为你不知道长长一串古钱里面中间部分都是什么钱。我看北宋铜钱看的一知半解的,就想买些原坑一边看手气一边认版别。这么想其实也没错,只是自己没啥目标又随波逐流同时也追求挑原坑的刺激,在原坑风行的年代把大部分钱币预算都投给了原坑,刚开始一年买几十斤,多的一年买上百斤原坑,结果是亏得惨不忍睹。

正隆元宝

不过原坑还是给我很大乐趣,从2016下半年开始给自己定了个规矩,就是每年买原坑1-2次,每次不超过30斤,而且只在几个老卖家手里买,心态也很平和,就是享受原坑的乐趣。不过几年下来倒时不时有惊喜,18年夏天买了二十几斤原坑,出了33个大定,挑的时候在散钱里面就挑了3个大定,后来在筒子里面又挑了两个大定,最激动人心的是有一个长串子,大概四十多联,出了28个大定,这是目前最有趣的一次原坑经历。19年有位老哥有两个小坑一个金代一个辽代,总共三十斤左右,出了一个篆书重和,可惜品相一般;还有一个折二元丰非常精整,按照现在标准可以归到母钱类了。

宋辽古钱

五代古钱

从2016年下半年到现在开筒子也有四年了,几年下来好钱币出了很多,但是都没能攒下来,基本上都随开随卖了。筒子出过的五代十国钱币,乾亨通宝、乾封泉宝,乾亨重宝、唐国背星、通正背星月,天福,通正,大唐,汉元近,周元,天汉等等。辽钱里面出过应历和统和,下八品开出的更多。但我不喜欢辽钱,这么多年辽钱的价格一直没有上来,这与辽钱铸造粗糙观赏性差有很大关系。开筒子出的最多的还是北宋钱,宣和元宝开出几个,重和篆书隶书都开出过,靖康也亲手挑出过两枚。我看北宋钱币经常看不懂细微区别,也没有耐心和时间进行细微区别的研究。只知道一些特别有名的大版别,甚至有些大版别都不认识,玩到现在宋版也只是入门水平(本文摘自网络且供参考
(0)

相关推荐